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225|回复: 10

地震

[复制链接]

7

主题

147

回帖

12

积分

侠客

积分
12
发表于 2012-4-21 22: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九七五年二月四日,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立春,也是小年的第二天。那时,我还在辽宁省盘锦地区大洼农场东方红大队。也就是现在的王家乡华侨村。
        村里有百十户人家,大约四、五百余人,除了几户当地人家和五、六十名沈阳知青,其余的都是朝鲜归侨。
        晚上七点半左右,我刚把已经睡着的女儿放到炕上,正在端详着她那张可爱的小脸-----
        突然,我听到外面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同时家中的玻璃窗也在嘎嘎作响。抬头一望,只见棚顶上吊着的灯泡象秋千似的荡了起来。怎么回事?我还在纳闷,没容我多想,就感觉整个炕面也在上下抖动、左右摇摆起来。不好,我“嗖”的一下,抓住一床大棉被连同女儿一起抱在怀里,快速地冲了出去。就在我冲过门口的瞬间,门框晃动的非常厉害,以至于身体失去平衡差点摔倒。  
       这时,外面已是漆黑一片,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整个村子象开了锅似的,鸡鸣狗叫,人声鼎沸。大人孩子地哭喊声、惊恐地尖叫声,再加上一声声“救命啊!救命!”地喊叫声交织在一起,在漆黑的夜里响成一片,不绝于耳。
       三妹、五妹、还有小弟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他们急促地喊着:“大姐!快跑!地震了!咱爹咱娘让我们来喊你,全家都在前面等着。”就这样,除了我大弟弟和丈夫战希德不在家外,我们兄妹八人加上我怀里抱着的女儿和父母一家11口随着东方红的大队人马向东边的王家跑去。
       几乎是所有东方红大队的人都跑出来了。在大队长、副大队长的带领下,家家都是扶老携幼、惊慌失措的沿着那崎岖不平的泥土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跌跌撞撞地奔跑着。
       一路上,只见四周弥漫着一团团白茫茫的浓雾,闻到一股股刺鼻的硫磺味,又听到一阵阵哗哗的流水声。有人大喊:“不好了!冒岩浆啦!”
又有人大喊:“快跑啊!海啸啦!”一听说海啸,恐慌的人群更加不知所措。因为东方红往西大约五、六十里地就是渤海。求生的欲望促使他们跑得更快,几乎是一路狂奔。
       半路上,碰见了往回跑的大弟弟,我们又一起几乎是一口气跑到了王家东边的公路旁。这是一条南北贯通的公路,北到沟帮子,南到营口。这时,公路两旁已是黑压压一片。大洼农场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们都跑来了,影影绰绰可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不停地骚动着,一片嘈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压抑的气氛。人们冒着刺骨严寒,挥舞着冻僵的双手,疯狂地喊着“救命啊!救命啊!”他们心急如焚、望眼欲穿,怀着一丝残破的希望——希望能有一辆车把他们载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一辆又一辆车过去了,都是急驰而来,呼啸而去。车上满载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他们奉命前往重灾区救援。那里灾情严重-----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还是没有盼到一辆车把他们拉到安全地带。人们心中的希望破灭了。他们只好听天由命又回到了东方红大队。这时已将近半夜,我们一家和部分人来到了二队场院。凛冽的寒风扑身而来是如此的刺骨,好在场院有一垛垛的稻草,大家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开始点起一堆堆火取暖。就在火光亮起的瞬间,我看到母亲眼里噙着的泪花。这泪花,浓缩着母亲心中多少辛酸苦辣。我鼻子也一酸,想起了战希德。那时,他在盘锦化建公司上班,离家很远。也不知道他那儿情况怎样?他是否安全?
        来势汹汹的地震把人们都吓懵了,现在依然惊魂未定,余悸未消。其实,地震当天下午大队开会传达了要地震的消息。只是人们从未经历过地震,对地震一无所知,没有引起重视。当地震来临时,脑海一片空白,心中一片茫然。来回白跑了十五、六里地,折腾了大半夜,又回到了东方红大队,感到还是这里比较安全。人们默默不语,内心五味杂陈,只是不停地往火堆里添着稻草。渐渐地,人们感觉暖和了一些。我们这些年轻人开始轻声唱起了【映山红】。“夜半三更哟 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 盼春风------”我们唱着,唱着;一遍,又一遍地唱着。在这滴水成冰,寒气逼人的严冬,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歌声传得很远、很远------
       天亮了,人们往家走去。老远就听见有人在喊:“华侨同志们!乡亲们!请不要进屋,现在还很危险,还有余震!”这天的报纸也都刊登了“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发生7.3级地震------”   虽然我们离震中较近。所幸的是生命财产没有受到损失,只是地面有许多裂缝,有的地方还在汩汩往外冒水。战希德也回来了。震后重逢,那份喜悦、那份激动,在我们心中流淌着,一切尽在不言中。
       家家都搭起了简易棚。我们家也用稻草、苇子、木杆-----搭起了一个简易棚,垒起了锅灶。吃住都在外边。这一年的春节都是在外边过的。坐在简易棚里,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其乐融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十几天后,我们才搬回屋里又开始了平静的生活。
      这次地震,很多地方的生命财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惊无险,毫发无损、安然无恙 ,真是不幸之中的大幸。如果-----如果------没有那么多如果-----只有,如果没有国家给我们盖了这么结实的砖房,后果不堪设想------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朝鲜归侨的关怀。
       地震一个月后,我分配到了“大洼县印刷厂”,这是落实侨务政策的结果。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再次由衷的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归侨的关怀。
       三月底的一天,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离开了东方红大队,踏上了新的人生征程。站在村口,我伫立良久,一股不舍之情涌上心头。望着那熟悉的村落,心里默默的喊着:“再见了!东方红!我生活和战斗了八年的地方。这里留住了我的青春,洒下了我的汗水;再见了!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想当年,我们怀揣同一个梦想,坐着同一条船,渡过了同一条江,从朝鲜回到了祖国。来到了辽宁的南大荒——东方红。在这片广袤的盐碱地上,我们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地震时我们又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一起逃命,一起度过了那个难忘的不眠之夜,迎来了新生的曙光。我不会忘记你们,我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再见了!再见!”   

                                                                                                                            张守兰
                                                                                                                                          2012年4月2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发表于 2012-4-22 06: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看完守兰同学这篇文章时,已是老泪纵横,激动之情无以言表。无奈又到做饭时间,只好暂时忍痛割爱。
    守兰同学,太辛苦你啦。[s:152] [s:151] [s:141] [s:143] [s:143] [s:142] [s: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2-4-22 09: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守兰《地震》一贴,将当年遭遇大地震的经历描述的淋漓尽致,意义深刻,是一篇很好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张守兰继《鲜花献给最可爱的人》之后又一篇力作,谨表祝贺!谢谢!
  
         [s:141] [s:1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050

回帖

4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0
发表于 2012-4-22 10: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张守兰) 的帖子

这篇记述文写的真好,让我联想到了汶川那场惊天动地的大地震。如果不是《地震》这篇文章,我都不会想到你也经受过这么一场天灾。地震无情人有情。虽然是多少年前的事,但一提起地震,我至今仍心有余悸……。
    全文写景生动、词雅文练,文章的语言也很流畅、通俗易懂,写出了你的真实感受。本文是你继《鲜花献给最可爱的人》之后的又一篇好文章,值得庆贺。期待你的更多力作!
  [s:141] [s:141] [s:143] [s:141] [s:1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2298

回帖

5611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5611
发表于 2012-4-22 11: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地震的情景只是从文字和电枧里有所了解.你把你的親身经历都描绘出来,那么长的文章,辛苦了.
  你经历了大自然的灾难和对親情的感受和牵掛,同時也体验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祖国的温暖.过去的已成为记忆中的往亊,而今要愉快地享受幸福的晚年.[s:151] [s:151] [s:143] [s:143] [s:141] [s:1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774

回帖

6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
发表于 2012-4-22 12: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主(张守兰)的帖子

继《鲜花献给最可爱的人》之后,又一次看到你的力作,很是享受。我没有过这么强的地震经历,但看了你的文章之后,感同身受。你的文章描写细腻,文笔流畅,情节生动,仿佛身临其境,真的独具风采!
    当时我还在朝鲜元山,盖好房子以后正在糊炕,忽然感觉地面晃动,墙上挂件也在晃。因为相距较远,只是有晃动感就过去了,以后才知道是营口海城地震。今天通过你的文章知道了当时的情景。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1240

回帖

18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5
发表于 2012-4-22 12: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非常好!地震那天,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是我女儿的生日,当医生(邻居) 在我家接生时,房间的灯泡突然晃动起来,女儿也来到这个世界了。从哪天起, 我们都住在外面防震棚里。  那时我虽然不在辽宁省,全国都动员起来,那时我在印刷厂上班,参加年轻人、民兵抢险队,待命都住厂里里……。今天我不在家,使用女儿家的电脑,不太顺手,只写到这里吧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321

回帖

522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12-4-22 12: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75年2月4日盘锦地震发生那时,我生活在吉林省辽源市,住的是一间平房,建筑质量很不好。那天,吃完晚饭坐在炕上,忽然发现电灯泡晃起来了,一会,又听到房梁嘎吱嘎吱响,不知是什么原因?第二天早晨听广播才知道辽宁盘锦发生了地震。万幸我们离得远,要不我那破房子,非倒不可,所以,我对那场地震,记忆也是很深刻的。
  守兰校友的文章【地震】,把地震发生时的景象,和人们在突发灾害面前的本能反应,描写的淋漓尽致,令人感动,也是一篇防御自然灾害的好教材。
  守兰校友在网上发表的两篇文章【地震】和【鲜花献给最可爱的人】,都写得很好,由此可知您在读书时一定是一位好学生,一定是非常喜欢文学,希望看到您和您先生战希德校友更多的文章和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491

回帖

30

积分

骑士

积分
30
发表于 2012-4-22 16: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了一趟门,回来看了网上。目不暇接。
尤其这篇地震,描述的让人如身临其境,心情也随之起伏。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才华横溢,难得好文章。[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s:141] [s:1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053

回帖

898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84
QQ
发表于 2012-4-23 17: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s:151]    [s:151]    [s:140]    [s:140]    [s:142]    [s:142]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8 01:15 , Processed in 0.04434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