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214|回复: 17

侨史录:〔转载〕《偶然的选择  毕生的追求》

[复制链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2-6-27 09: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
        陈香兰,朝鲜归侨,祖籍山东蓬莱。1947年出生于朝鲜清津市。朝鲜平壤中国人高中第七届学生。1966年毕业于朝鲜国立艺术大学(现平壤舞蹈艺术大学)。1967年1月回归祖国,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国家一级编导,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历任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省对外友协理事、吉林省歌舞团副团长、吉林省歌舞剧院艺术总监。现任吉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省侨联常委、吉林省歌舞剧院艺术中等职业学校校长。
       陈香兰作为朝鲜归侨中的佼佼者,从事文艺事业四十多年,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业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表演艺术人才。
       此篇回忆录系2010年8月24日由中国侨联林晓东、乔印伟、李章鹏三位同志采访,陈香兰口述,李章鹏同志整理完稿,发表于“中国侨联网”《侨史掠影》栏目。原文共六个部分,第四部分仅有一段,编者未作任何删改予以转载。
       按照于贤淑大姐6月26日倡议,愿以此篇回忆录献给成功举办朝鲜华侨中学师生联谊会一周年纪念活动!

                                                    偶然的选择  毕生的追求

                                                                                 陈香兰

       首先感谢中国侨联有这一个策划,为我们归侨写史。我能被省侨联选来接受采访,感到十分荣幸。

                                                                                       一

       我既与我们省别的归侨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我是朝鲜归侨,吉林省大多数归侨原侨居国都是朝鲜,这是与他们一样的地方。我的家庭比较特殊,我母亲是朝鲜人,父亲是山东人,这是与其他归侨不太一样的地方。
       我母亲是济州岛的一个海女。生活不太富裕,加之我姥姥、姥爷有矛盾,九岁的时候,我母亲就随我姥姥出来,学习游泳,做海女。济州岛的女人主要以做海女为生,男人在家种种地。16岁的时候,我母亲被清津市日本人开的一家株式会社招工做海女。由于我母亲形象好,长得比较漂亮,公司的老板娘看中了我母亲,让我母亲做她的贴身佣人,为她送送单,跑跑洗衣房。不久,日本人在朝鲜强征随军慰安妇,要求没有结婚的女人都要前去应征。我母亲非常害怕。洗衣房的两名工友(她们是叔伯姐妹),与我母亲的关系比较好。她们为我的母亲和父亲做了媒,我母亲很快就嫁给了我父亲。
       我父亲的老家是山东登州府蓬莱县崮寺店清河屯。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16岁那年闯关东到了朝鲜。我们村的人,闯关东一般都先到朝鲜仁川,很少有到东北的,因为我们老家离仁川要相对近些。此前,我们村有个人去了朝鲜,辗转到了清津,立住了脚。跟着他,我父亲也到了清津。到清津后,我父亲开始学做木匠。
       我父母共生了八个孩子。我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由于我父母亲生他们的时候,比较年轻,没有经验,生下来不久,他们就得病去世了。我是我们兄弟姊妹中幸存下来的老大,实则是老三。我下面还有四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我大妹妹叫陈香美,工程院院士,是解放军三0一医院肾脏病科主任医师,全国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我三妹妹陈香林现在吉林省侨办工作,任外联处处长。
       1947年农历8月20日,我出生于咸境北道清津市,清津是朝鲜一个比较大的港口城市。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志愿军来到了我们清津市。稍稍长大后,还没有上学前,我便跟随志愿军战士学跳中国舞,我尤其喜欢学跳腰鼓舞。这段时间的经历,对我后来从事舞蹈艺术很重要。1987年,我应松山芭蕾舞团清水正夫先生的邀请,到日本体验日本芭蕾舞的训练,观看森下洋子他们演出芭蕾舞。在日本,我拜访了东京的华侨联合会。华侨联合会把我介绍到山手中华学校。在山手中华学校,我了解到国务院侨办正组织海外华侨中小学生艺术录像展演。我自告奋勇,为他们编排了腰鼓舞,获得了国务院侨办颁发的优秀奖。其实,我在吉林省歌舞团没有接触过腰鼓舞,在中国,腰鼓舞是大连旅大歌舞团的看家节目。这时,我把小时候学过的东西拣了起来,还获了奖。几十年前学的东西,现在派上了用场。
       我的大姑父,在苏军解放朝鲜期间晚上喝醉酒,走在大街上,被流弹打死,死得很冤枉。我的大姑(我父亲的姐姐)便带着两个孩子寄居我们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因为她的缘故,我从小受的是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我们的生活习惯、所使用的语言基本上都与我父亲、姑姑一样。

                                                                                             二

       战争期间,不能集中上学,志愿军战士随机选择一户人家,作为教学点教导周围的华侨孩子识字。战争结束前夕,清津市中国人学校成立。学校设在一个山沟里,偶尔还会拉起防空警报。我虽然很小,不够年龄,但还是每天跟着邻居家的孩子去上学。尽管战争停止了,但志愿军没有撤走,志愿军战士教我们唱歌、跳舞,而我们学校的文化教师则多由华侨担任。
       1958年末,我到平壤中国人高级中学校上初中。平壤中国人高级中学校,设在普通江畔半山坡上。条件虽然艰苦,但我们华侨学生都非常向往这所学校,都想到这所学校上学。当时,全朝鲜的中国人中学只有平壤这一家。
       我们的班主任马德荣,蒙古族人,是抗美援朝期间从中国派过去的老师。校长叫王衡敏。马老师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头,头发有点自来卷,鼻梁高高的,非常善良。他教我们化学。我们班同学,除了田秀兰比我小两个月之外,都比我大,我是我们班最小的学生之一。刚离开家来到平壤时,由于想家,不好好学习,整天地想吃爆米花。朝鲜政府曾号召养兔子,我们学校各个班级开展了养兔子比赛。有一天晚上,我们几个女生想逃学,不上晚自习。我们跑到宿舍,把门关上,拧下电灯泡,躺到床上,用床单蒙着身子。马老师找到我们宿舍,大声喊我们名字,我们不答应。他把门打开,摁开关,电灯不亮。马老师可急坏了,不知道我们跑到哪儿去。这时,有个同学实在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马老师才发现我们躲在宿舍里,便让我们去上晚自习。我们从宿舍里出来,又躲到兔子窝旁边的干白菜串堆里,与马老师玩起了捉迷藏。就是这样,马老师也没有骂我们,他用他的爱心感动了我们。
       我还记得,上初中期间最为愉快的是,每逢中国节日都组织活动,唱中国的歌曲,讲中国的故事,说中国的快板,演中国的活报剧。那个时候看过的中国电影,唱过的中国歌曲,现在我都记得。相反,回国后学过的歌曲倒不一定记得。
       初中一年级后,朝鲜的中国人初中分在三个地方办学,一是平壤,一是清津,另一个是新义州。我回到清津继续上初中。
       日本投降后,我父母亲在清津与别人合伙开了家饭店。赚了点钱,买了一栋三层的小楼。朝鲜战争期间,清津市虽然属于后方,但美国飞机也经常来轰炸。有时我们正在玩耍时,美国飞机就过来了,俯冲下来一阵狂扫,连路边的牛都不放过。那个时候也不觉得害怕,似乎觉得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朝鲜战争结束时,我们家三层小楼被炸得只剩下半个烟囱。后来,我们家在仁谷洞马路边上盖了一个平房小院,前面有三间房子和一个大厅,中间是厨房,后面也有三间房子。我父亲又开起了饭店。1958年中国实行公私合营后,朝鲜也搞起了公私合营。饭店不能开了,我父亲只好干起老本行,到商业局器械制作所做木匠。我们家房子也就空了下来。
       清津中国人初中,由于是以原来小学为基础改建而成,所以刚开办时,校舍和宿舍都不够用。于是,学校把外地的学生分派到各个华侨家中。我们房子比较多,所以分派的学生也就相对多些。我们家离学校很近,过一条铁路线就到。我的母亲虽是朝鲜人,但对中国华侨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家屋后是自由市场,我母亲与卖海货的人很熟,我们家经常买螃蟹等海货煮来吃,凡是住在我家的同学都有份。有谁生病了,都是我母亲带他们去看病。这些同学在我们家住了半年的时间。现在我们同学聚会时,都问我母亲好,总是回想起当时吃螃蟹的场景。

                                                                                           三

       1961年,我初中毕业,又考到平壤上高中。高一结束后,有一天我们几个人到平壤外国人商店去买东西。当我们走到商店前,从马路对面传来音乐声和敲鼓声。我被这些声音吸引住,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平壤舞蹈学校。平壤舞蹈学校的前身是崔承喜舞蹈学校,解放后收归国有,改成平壤舞蹈学校。后来,舞蹈学校改成平壤艺术大学。过了几年,又改成平壤音乐舞蹈大学。
        到舞蹈学校后,对那里的生活不太习惯,所以周末还经常回到母校去。“十一”中国国庆时,母校曾让我跳一段舞。人们一般认为,舞蹈学校的学生应该很会跳舞。殊不知,进了舞蹈学校后,老师们让我从头学起,我原来会跳的舞蹈,不是这儿跳得不对,就是那儿跳得不对,搞得我不会跳舞了。所以,在母校只跳了课堂上学过的一个舞蹈组合。虽然动律还谈不上,但形体有点像专业了,同学们对我大加鼓励。
       我妈妈是朝鲜公民,可以自由出行。我则拿着毕业证,如遇到检查,就说是到江边的姥姥家探亲。我们分散上火车,分散出站,来到图们江边,被姜叔叔接到家里。

                                                                                         四

       1974年,单位派我到北京,学习样板戏,以前根本轮不到我。回来后,我扮演了几个主要角色。

                                                                                         五

       1978年国家拨乱反正,落实侨务政策后,我在单位愈加受到重视。我先是编了一出《春意正浓》,1979年又编了一段三人朝鲜族舞《节日的金钹》。《节日的金钹》,主要表现的是三名朝鲜族少女在庆祝粉碎“四人帮”的日子里轻松愉快、热烈奔放之情感。这个舞蹈打破了以往朝鲜舞蹈内在、优雅、含蓄的形象,在我国舞蹈界亮了一下。我们单位组织舞蹈专场,在全国巡回演出时,黑龙江省伊春市舞蹈家协会主席观看了我编的节目后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舞蹈》杂志上。
       我的作品《节日的金钹》演出后,中央歌舞团邢波(谷建芬的爱人)老师经人介绍来找我。他想编导一个大型朝鲜舞蹈《宝石姑娘》,但苦于自己对朝鲜舞蹈掌握得不够,便找到我,别人介绍说,我是在朝鲜学的,要比延边歌舞团地道。于是,我被借调到中央歌舞团,在那里呆了八个月。这个作品,在国庆三十周年文艺汇演里获得了二等奖。
       在中央歌舞团的八个月,我学了不少的东西,如老编导的编排手法等等,在文艺创作上,我有了很大的提高。1980年全国舞蹈比赛在大连举行。这是第一届全国性的舞蹈比赛,倍受舞蹈界的重视,一大批有才华的老师(如贾作光老师等)的作品都来参演。我的作品得了编导创作二等奖。
       北京舞蹈学院的许淑英老师,舞蹈教育家,刚从“牛棚”里解放出来,带着东方歌舞团的老演员、舞蹈家崔美善到延边艺术学校采风,想为崔美善编一出独舞《丰收的喜悦》。回程路过长春时,被我们团长“扣”下,为我们上课。当我跳了几个基本动作时,许老师激动得从板凳上跳了起来,高叫“我找到了”。原来,延边歌舞团、延边艺术学校对朝鲜舞作了改革,把原来的乡土气息改掉了,他在我这儿找到了。于是,他让崔美善跟我学。一学,就学了整整两天,以至于差点儿误了已预订好的火车。
       许老师没忘了我。1981年夏天,许老师把我叫到北京,带我去见贾作光老师。贾老师见了我后不久,就让我到北京舞蹈学院代课,给进修教师教朝鲜舞,我的教学获得了老师们的肯定。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呼气在朝鲜舞蹈中的重要性,便写了一篇文章《试论朝鲜舞蹈中的呼气》。这篇文章,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后来中国古典舞也注意到息气的运用。
       1982年北京舞蹈学校开设舞蹈编导班,我报名参加入学考试。我编的《蒲公英》获得了贾作光老师的好评,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于是,我一边学习,一边还讲着课。在舞蹈学院,我学了很多很多,了解到各种民间舞蹈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想象力,同时学习了编舞技法。更为重要的是,我更为清楚地认识到搞舞蹈艺术首先必须学会做人。在舞蹈学院学习的两年半,从艺术到人生我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曾想留在北京,我丈夫方起东也想调到北京工作。我丈夫是省博物馆的考古专家,研究高句丽古代历史,他有好几篇研究舞蹈的文章发表在《中国舞蹈》等杂志上。我帮邢波老师编完《宝石姑娘》后,中央歌舞团曾到我们省调我。在舞蹈学院学习后我也机会留下来。但两次都被我们省挡下来,我们省的主管领导特别爱才,他认为我和我丈夫是个人才,不想让我们走。从北京舞蹈学校毕业后,我被任命为省歌舞团副团长,省文化厅还在高知楼中分给我们一套房住房。
       做副团长的一年,我非常辛苦,分管的那摊子事什么都要我管,真的牵扯精力,不能专心地去干专业创作。一年后,我到日本,在日本呆了近一年。回来后,正逢改选,我请求领导不要再选我了。这样,我又能专心地搞我的创作。
       1989年.我创作了一台舞剧《人参女》。这是我们省第一台自编自演的大型舞剧,受到广泛的好评。北京亚运会期间,该剧曾到北京参演。1991年,到俄罗斯演出。1992年,文化部创设文华奖,我们拿着录像带前去参赛,获得新剧目奖。1993年,获得吉林省文艺界最高奖项——长白山文艺奖。
       由于连续两次获得大奖,1992年起我被国务院授予特殊津贴,我获得的是100元档的津贴。年终,省委省政府给我颁发了特殊贡献奖,涨了一级工资。
       那几年干得确实不错,干得轰轰烈烈。这与我在北京舞蹈学院学习有关,也与我两次到日本、两次赴韩国开了眼界有关,更与祖国、共产党对归侨的关爱分不开。我母亲常说,不能忘记共产党,不能忘了根本。
       1995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我又回到了平壤音乐舞蹈大学——我的母校考察、学习。在那里见到了许多老师和同学。

                                                                                           六

       后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我们歌舞团的事业陷入低谷。我们团在大院里盖起了大型的娱乐场所,我们领导让我从中学生里招收学员,培养他们做舞蹈演员。没几个月,我们领导决定转行,要经营游戏机。这批孩子被害惨了,不能上学,也找不到工作。家长找到我,要我把他们组织起来,多少要给他们碗饭吃。于是,我想法设法让他们在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做演艺人员。
       单位一没有事,各种矛盾就会出来。我不喜欢勾心斗角,一气之下决定自己干点事,但我从未离开过省歌舞剧院。我是省政协委员,当了18年的政协委员,与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主委梁植文比较熟。在他的介绍下,我利用中华文化学院的牌子办起了舞蹈班,做了校长。干了两年,干得很好。
        我们歌舞剧院有所歌舞学校,办得很差,欠了大量外债,想停办,家长不愿意,想转让又转不了。我们省歌舞剧院领导找到我,让我来办。我提了个条件,必须让连续我干十年,而且财务、人事要自理。2008年1月,我在团里办理了退休手续。但根据协议,我还继续担任吉林省歌舞剧院艺术职业学校的校长。我现在可以说是退而不休。
       在我的领导下,学校很快就还完了债。我们学校学生参与的节目,经常被中央电视台各个频道播出。如江阴举办的“日出江花”晚会,上海世博会启动仪式文艺晚会等,邀请我们学生前去表演,这些晚会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播出。各专业艺术团体对我校毕业生的工作评价较高,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工作就业不成问题。
       我丈夫去世了,有这么个学校,把我给救了,我现在很忙。有这么个学校,把我妈妈也给救了,她天天跟我上班。学校就是我的家,我很爱我的学生。毕业生只要一回校,总是提着果篮等礼品来看我。这时,我感到最幸福、最知足。
       总结我这一生,从逛商店那天起,无意识中跨进了艺术天堂。这一路走来,虽有曲折,但还是干出了不少成绩。临近晚年,我还接掌艺术学校,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舞蹈专业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发表于 2012-6-27 10: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陈香兰同志,您是朝鲜归侨杰出的代表。向您致敬,祝您全家幸福快乐!
[s:141] [s:141] [s:141] [s:141] [s:141] [s:141] [s:141] [s:141]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发表于 2012-6-27 10: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归侨精英,理应讴歌!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248

回帖

45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5
发表于 2012-6-27 14: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陈香兰,你是朝鲜华侨的典范,是归侨的楷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祝贺你的成功[s:151] [s:151]

[s:143][s:143][s:142][s: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248

回帖

45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5
发表于 2012-6-27 15: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谢谢你的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6: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鞠保福同学贴:谢谢您对此贴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6: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萧辉政兄贴:谢谢您的关注!我们应当弘扬任何一位在各自事业上取得显著成效的朝鲜归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6: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王庆莲学姐贴:
       谢谢您的关注!我如同您一样期望在事业上取得辉煌业绩的朝鲜归侨越多越好!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6: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7月15日陈香兰在长春师生联谊会上致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发表于 2012-6-27 20: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谢谢你的转载。陈香兰同学业绩突出,为我们广大朝鲜华侨争了气,为母校争了光,应该大力宣扬。 [s:152]  [s:151]  [s:150]  [s:141]  [s:143]  [s: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8 06:27 , Processed in 0.04366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