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801|回复: 11

〔转载〕到平壤做华侨工作

[复制链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2-8-1 06: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平壤做华侨工作
      
       1946年秋天,我接到朝鲜劳动党中央的调令,让我到平壤任朝鲜劳动党中央侨务委员会秘书长。我到平壤后首先向朴一禹同志报到。朴一禹又名王巍,曾是中共党员,担任过我解放区的县委书记,参加过党的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我党对他很信任。回到朝鲜后,他当选为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48年建国后出任内务相。
       北朝鲜华侨工作,受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我东北局驻平壤办事处双重领导,实际工作与我办事处的关系更为密切。1946年11月,继劳动党中央侨务委员会成立不久,北朝鲜华侨联合总会(下称华联总会)也宣告成立,由王静野同志任委员长,王斐同志任秘书长兼组织部长。他们原是我华东解放区的干部,由利民公司推荐而来。总会还缺少宣传部长等一些骨干,各道分会也缺乏领导干部。我向朱理治同志汇报了华联总会和各道分会急需干部的情况后,朱理治同志果断地决定:“你去趟大连吧,找大连市委书记韩光同志,跟他要几名干部来如何?”
       既然建立了新机构,配备好干部自然是当务之急。朱理治同志为我写好了介绍信,我即离开平壤乘车西去。大连山清水秀,是座安静的海滨城市。日本人在这里经营了40余年,城里的中心地带以及滨海的风景区,筑有不少漂亮的洋房,那是日本人给自己修建的安乐窝。我找到了韩光同志,他答应从路经大连的解放区干部中留下几位同志,分配到平壤,出任华联总会的宣传部长、平安北道分会的领导等职务。干部配齐之后,北朝鲜华联总会和各道分会相继成立,北朝鲜的华侨工作从此开始走上正轨。
       那时的朝鲜半岛,约有五六万华侨,其中北朝鲜有两万余人。他们多以种菜和开饭馆为业,也有少数人经营杂货店、裁缝、理发等行业。以前,他们也有自己的行业团会等组织,但多各自为政,互不关连。由于长期受敌伪反动宣传的影响,他们不单对朝鲜劳动党和政府存在许多错误认识,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更缺少认识。加之日本帝国主义多次制造排华事件,在华侨和朝鲜族人民之间挑拨离间,彼此存有很深的敌对情绪和民族隔阂。这样,做好华侨工作,无论是对朝鲜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还是对支援我国的解放战争,都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为此做了大量工作。
       随着我军在东北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到1948年春,国民党军队已被我围困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城市里。北朝鲜华联总会决定组织华侨回国慰问。消息传出,华侨们争献礼品,纷纷赶写慰问信,制作锦旗、锦像及慰问袋。慰问团一行四十余人带了四个车皮的慰问品经图们市直抵哈尔滨,受到我党政军领导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哈尔滨市政府为此召开了欢迎大会,市长朱其文亲临讲话。慰问团到医院看望了我军伤病员,并听取了解放战争的形势报告。这次慰问活动,使代表团成员受到了深刻教育,并大大激发了北朝鲜华侨的爱国热情。
       通过上述各项工作,广大华侨的政治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华侨中,从拥护国民党的占优势转变成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占优势,华侨和朝鲜人民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大多数华侨都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加朝鲜的建设事业。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不少华侨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当向导和翻译,有的还参加了志愿军。
       东北全境的解放日渐临近,华联总会的几位主要负责干部王静野、王斐、彭光涵等同志于1948年5月前后奉调回国,我又兼任了华侨联合总会的委员长。10月间,朱理治同志离开平壤,奉命带领部分干部回国。随着辽沈战役的结束,东北全境获得解放,东北局驻平壤办事处完成了历史使命,于当年底宣告撤销。在原办事处的基础上,留驻朝鲜的同志又奉命组建了东北行政委员会驻平壤商业代表团,主要任务是继续加强中朝友好关系,负责中朝双方经贸协定的谈判、签署和执行,接待过往人员等。

      说明:资料来源于《丁雪松回忆录》节选

     下图:1949年3月丁雪松与朝鲜各道华联会委员长合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06: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丁雪松是重庆巴南人,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延安抗大和延安女大高级班学习,并担任抗大女生队队长。1940年后,任陕甘宁边区绥德米脂选举工作团副团长、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先生秘书、中共中央西北局研究室研究员。1945年经中央批准与郑律成同志赴朝鲜工作,在朝鲜劳动党黄海道党委宣传部工作,曾任朝鲜劳动党中央侨务委员会秘书长、朝鲜华侨联合总会委员长,中国驻朝鲜商业代表团第三代表、新华社平壤分社社长。1951年起,任中联部朝鲜处副处长,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秘书组组长、秘书长等职。1971年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副会长。1979年任中国驻荷兰大使,1982年任中国驻丹麦(兼冰岛)大使。1994年6月离休。201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丁雪松生前为朝鲜华侨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向她表达敬意的同时,对于她的逝世再次表示沉痛哀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1240

回帖

18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5
发表于 2012-8-1 07: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梁森培) 的帖子

[s:151][s:141]
势如破竹的爱情!延安时期的“跨国婚姻”

    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和其丈夫郑律成(朝鲜族)。
    郑律成(1914—1976),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光州。后加入中国国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作曲家。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从事音乐创作,其作品耳熟能详,被广为传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曲作者。

    丁雪松是延安革命文艺工作者……。
    丁雪松于1941年12月调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的秘书,差不多同时,她与郑律成结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050

回帖

4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0
发表于 2012-8-1 08: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朝鲜华侨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丁雪松同志流芳千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370

回帖

25

积分

骑士

美好的明天

积分
25
发表于 2012-8-1 09: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梁森培) 的帖子

[s:151]  [s:151]  [s:143] [s:143]  [s:150]  [s:1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491

回帖

30

积分

骑士

积分
30
发表于 2012-8-1 11: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好材料。新中国一代女豪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774

回帖

6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
发表于 2012-8-1 12: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的帖子

谢谢你提供的资料,让我明白了这一时期朝鲜华侨联合会的组织情况,真不愧为优秀的侨务工作者!
[s:143] [s:143] [s:143] [s:141] [s:141] [s:1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发表于 2012-8-1 12: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s:151]  [s:151]  [s:141]  [s:141]  [s:143]  [s:143]  [s:142]  [s: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发表于 2012-8-1 15: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s:151]  [s:151]  [s:141]  [s:141]  [s:142]  [s:142]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655

回帖

7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
发表于 2012-8-1 18: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丁雪松和其丈夫郑律成
[s:151] [s:151] [s:151] [s:151] [s:151]
[s:141] [s:141] [s:141] [s:141] [s:141]
[s:140] [s:140] [s:140] [s:140] [s:1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8 12:03 , Processed in 0.04723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