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的战争只能摧毁、破坏人间生活设施和夺走人的性命,但对信仰及精神意志,却无能为力。在恶劣的环境中人们会更加坚定信仰意志,为实现理想而在奋发努力去战胜困难……。
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爆发了,朝鲜各地的华侨学校不得以停课,提前无定期放假,来自各地的学生都陆续乘车回家了。此后,各地方的华侨小学校也先后停课‘放假或随家长转移到远离城市的乡下,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实际上朝鲜的华侨教育并没有停止,各地中国人学校依然存在。
四面环山的小村庄有许多华侨在这里暂时避难,为了孩子们的学习,老师也跟随华侨在一起居住在小山庄,坚持给我们上课。没有校舍,农家大院就是我们的教室,也是比较不错的操场。当地老乡们风趣地指着我们说:“……真像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子,为了避开日光暴晒,一会儿在树荫下,一会儿又到围墙旁,老师领读课文孩子们七嘴八舌跟着念起来……”下雨天就在老乡家里屋里的火炕上上课。
敌机的轰炸次数逐渐增多,连乡下也不放过,开始对我们住的村庄进行机枪扫射了……。我们再也不能在农家大院活动了,如果被敌机发现,不仅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老乡家的房屋也将被轰炸,于是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北山新挖好的防空洞,让给我们使用。朝鲜的电站、供电设施全都被炸毁,全国没有电,黢黑的山洞里无法上课,只能做防空避护,洞外山坡上有一片松树林,空气散发着松林的清香,就是上课学习的好地方。 祖国排遣来的李达生老师,配有一杆枪,课间还叫我们大把、射击等知识。为了安全每天值班同学轮流到山顶上站岗放哨,哨所旁的一棵大树杈上吊挂一个大炸弹壳,就是学校的大钟,发现有空袭情报,值班同学就用木棒紧敲炮弹壳,叮当!叮当!叮当!随紧急钟声全体同学和老师迅速进山洞躲避,当敌机轰炸完毕离开时,值班同学敲解除钟,钟生很慢,当!——当!——当!全体同学从山洞里出来,又开始上课了。
虽然环境艰苦,相对同学们变得成熟、坚强,而且还意外学会很多知识。能分别各种能吃的野菜、怎样在野外做饭以及什么花草可以用来做简单的药材使用等。另外还知道哪种飞机是侦察机,哪种是轰炸机,飞机在什么位置我们不用躲避、在什么位置时必须赶快进山洞躲避等等。
当时李达生老师年龄只有二十多岁,为了华侨的教育事业,千里迢迢从祖国来到朝鲜,和我们住在一起……。
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朝鲜停战,开始进入战后恢复时期。华侨教育事业得到迅速恢复,老师带领我们从山沟又回到了久别的吉州城,城里是一片废墟,原来的华侨学校早已经不存在了,整个城市唯有几座没有被炸毁的房屋,据说是美军妄图再回来时作为兵营而保留下来的。
在朝鲜政府的关怀下,一座古式大瓦房分配给华侨作教室。广大华侨师生和家长不畏困难,亲自动手修复并加盖了好几间简易房。
九月一日吉州中国人学校正式开学了。由于城市里的住房还在建设中,大部分华侨还不能返城,临时分散居住在山区的华侨家的许多学生,不得以要到学校住宿,暂时没有宿舍,我和老师们就住在邻近的华侨家里。每天分(半天)两班上课,这样便可以半天上课,半天国参加修建校舍劳动。当时学校有孙正先校长和李达生两位老师,后来又有平老师、李老师(朝鲜族)、林昭芳老师以及朝鲜政府派来的教职员工也陆续到位,吉州中国人学校开始日日兴旺起来。住宿生都是来自咸镜北道个地,有的比较远,很不方便。在朝鲜政府关怀下,咸北道镜城郡又新建立了朱乙中国人小学,一九五三年冬我跟随李达生老师转校到朱乙上学了。
一九五四年李达生老师调回中国,上级又派来王崇诘(女)校长、惠广菊(女)老师。全校学生只有二十几名,有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
一九五五年的一天,据说有重要任务,让我们抓紧排练节目,过了几天王崇诘校长、惠广菊老师带领我们演出队和部分家长,乘车来到朱乙温浦疗养所,参加慰问演出,演出后,何香凝老人家会见了我们并共进午餐,午餐后座谈会上何香凝老人家给我们讲了好多话,广东话我们都听不懂,何老人的随身工作人员一边给我们拔果皮边做翻译……。何香凝老人家非常关心华侨儿童成长,已经超越了会见时,还恋恋不舍并和我们一起合影留念。从那时起在我的幼小的心灵里开始明白了,伟大祖国多么关心华侨的未来!为不辜负老人家的教导开始更加努力学习……。
(长春聚会时,全国侨联主席郭麟恭和延边大学教授慕德政老师的倡议 而写的一点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