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296|回复: 18

《渐行渐远的故土  常温常新的乡音》

[复制链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发表于 2013-4-1 08: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望穿秋水 1
       渐行渐远的故土  常温常新的乡音
                     ——故 乡 龙 岩 浦 散 记 之 一
                       萧 辉 政
        每一个人都会有牵肠挂肚的故乡情结,尤其是诀别故土许久却不得见,其情演绎得更为炽烈、尤为虔诚。
        我们今天已是耄耋之躯,焉能不出其右乎?        
                                                                                                                                   ——题记
       我的家乡,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远在天边”,是因为她置于异国,没有非凡的理由、天赐良机,一般情况下很难再次踏上这方热土。这是迄今许多归国老华侨感同身受的心路历程、共同面对的纠结尴尬,都在默默地承受“剪不断、理还乱”、难以割舍的情感折磨。当举目远眺渐行渐远的故土、曾经熟悉的市井家园,不禁泪眼模糊,不免心尖颤动,虽独怀情愫,却莫之奈何。
       我已有将近四十个年头再也没有闻到家乡的泥土芳香了。
       ——“近在眼前”,则是指故乡虽然刻在异邦的版图上,却与我毗邻、一衣带水,近在咫尺、一江之隔。我居江之北,君在江之南,共饮一江水,咫尺似天边。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向鸭绿江口南岸望去,凭借肉眼尽可以搜索到家乡的朦胧轮廓,就像是飘在蓝天上的一朵浮云,可望而不可及。面对爱恋的故乡,儿时的乐趣、先人的艰辛、世事的沧桑,犹如山洪暴发般地袭上心头。现实的冷酷,历史的无奈,注定我们堕入维谷,功败垂成。面对缺少柔情、冰雪充盈的界河,唯有望云逐影、扼腕兴叹了。
       望穿秋水,故乡明月何时圆?……
       这就是我萦绕于怀、朝思暮想的故乡——鸭绿江口南岸——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北道龙川郡龙岩浦劳动者区(直译。意译为工人区)。
       这是个上世纪朝鲜千里马时代鼎盛期给家乡缀上的具有新鲜蕴意的区划名称,足以体现国家对这个地区的倚重。之前,则称之为“里”,简单而又普通,相当于我国的镇或乡。
       从新义州西去有一条国家级公路,沿着鸭绿江入海的走势直通西海岸(我们称之谓黄海)。龙川郡仅有的三个劳动者区依傍这条公路一字排开,龙岩浦居中,纵横捭阖,举足轻重。其东面是“北中劳动者区”,这里有著名的北中机械工厂,是朝鲜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之一;以西是“辰兴劳动者区”,临江傍海,有着天然良港和规模不菲的造船厂,作为新义州的远海港口而名噪一时。一线连三区,构成了朝鲜西北角的经济主动脉,因为地处朝鲜纵深,成为发展工业和农业、渔业的战略基地。
       朝鲜是个山地之国,仅有的几块平原大都分布在西海岸,龙岩浦就坐落在最北部的“龙川平原”上。这里幅员辽阔,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季风频仍,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田里生产的油汪汪的优质大米和父辈们种植的特色蔬菜,尤其是绿似翡翠的大白菜,每年都会源源不断地被“特征”进入平壤,端上党中央的餐桌。
       龙川大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公元1413年设郡立市,1896年隶属平安北道。日伪时期,俄国与日本为争夺霸权,驱兵东满,发生了半岛史上著名的“龙岩浦事件”;朝鲜光复不久,苏联曾出兵镇压龙岩浦地区的学生运动,导致当时北朝鲜一号人物曹晚植下台、“失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与美国空中霸王进行了闻名的“龙岩浦空战”,“米格”对“佩刀”,空中飞行几十小时对上千小时,志愿军空军取得了骄人战绩。(当地华侨亲昵地称志愿军银鹰为“小燕飞机”,蔑称美国佩刀式飞机为“黑老鹞子”)。龙岩浦历经了历史的风雨飘摇,多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福泽龙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经参加过广州起义、担任过黄埔军校区队长的朝鲜第一次帅崔庸健委员长就是诞生在这里。我国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上两军对垒,相持不下,解放军屡屡退而就其次来到龙岩浦地区休整、战略转移。当地华侨青年革命心切,意志坚决,纷纷报名参军。鞠新宽、万树青等堪称楷模,结伴参加东北野战军,驰骋疆场,杀敌立功。告别年轻妻子及幼子的鞠新宽气贯长虹,血染沙场,成为龙岩浦华侨的英雄和骄傲。另外,由山东老家来到朝鲜求学的我的叔祖父,龙岩浦小学毕业后又到汉城(今首尔)光华中学读书,在革命感召下,毅然弃笔从戎,与同伴一起从这里走出参加了解放军。同伴汤华川参加了空军,后来曾抗美援朝,是一名飞行大队长;我叔祖父萧岚则留在了部队政治部,建国后曾在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社、武汉军区政治部《战斗报》社工作,在湖北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任上离休。那时龙川郡辖区广袤,掣肘西朝鲜湾,是朝鲜西北部政治经济的活动中心、百里海防的屏障。1952年时,龙川郡将其南半部析出,另外成立了“盐州郡”,俗称“南市”。1988年,又将漂泊在黄海的孤岛划出新置“薪岛郡”。
       若上溯到日本统辖朝鲜的殖民地时期,这里的战略地位尤显重要,面江临海,公路铁路交通便捷,同时又有舟楫之利。而且江北也是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遥相呼应,得天独厚。当时的朝鲜无军队,无政府,全由日本殖民者统治。当时设龙岩浦为郡町所在地,称龙岩浦邑,所谓“邑”,泛指郡政府驻地,一郡只一邑。日本统治者在这里纵横修筑了两条国级公路,一条铁路,并将铁路辐射到鸭绿江边,在江边就势建造了“制钢所”(即冶炼厂),便于他们疯狂掠夺殖民国家的矿产资源,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鲸吞殖民国家的铁证。于是乎制钢所高高的大烟囱就成了进入龙岩浦地界的著名地标。
       进入龙岩浦地界,首先会看到残留日本统治印记的“吉田山”,这周围有散落的华侨人家。进入城镇生活区后,一条北南走向、垂直于鸭绿江的龙岩浦第二条大道,在与新义州西行的主干道交叉后迤逦南伸,绕过“弥勒山”通向铁山郡、盐州郡。由于道路东侧地势明显偏低,所以这条道路通过城镇生活区的街道统称为“东岗”。进入东岗,一直到西边堤坝围堰,就是龙岩浦的中心地带了。
       中心地带北边、靠近鸭绿江南岸的地方有一孤独的山丘,当地华侨称之为“北山”,因上面曾建有志愿军烈士陵园而名闻遐迩。其西侧是一马平川的稻田地,想当年我就是通过这里潜入鸭绿江边、从此在故乡销声匿迹、搭乘舢板回到祖国的。北山的东麓,有一方方正正的日式建筑令人瞩目,此乃昔日郡町办公之处,门前一条平整而宽阔的大道通向主干公路,道路两侧排列着整齐的日式套院,此处人称“日本街”。朝鲜光复伊始,郡町曾被闲置多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排上了用场,当做了野战医院。一时间穿白大衣的军人多了起来,胳膊缠绕着夹板、绷带,以及拄着双拐的朝鲜人民军伤病员充斥着街道路巷,好像是向周围的人们诉说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医药垃圾、废弃的假肢、报废的医疗器材充塞了医院楼边的池塘,带血的绷带、药棉飘上了树梢、挂满了灌木丛,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消毒水味……幼小的心灵过早地蒙上了一层阴影、凭空带来了一丝恐怖。战争是罪恶的渊薮,战争的孽债谁来偿还?
       横亘中心区的主干道是带动龙岩浦经济的主动脉,街上罗列着各种商号、客栈、饭馆、小作坊。路南有华联会、中国小学、朝鲜中学;旁边有露天集市、粮食加工厂……。我们老家就座落在中国小学的房后,打从朝鲜光复前直到平壤上高中一直生活在这里。后来,小学搬迁、华侨住户锐减,不得已易宅中国街了。
       在西部围堰堤坝的中段有一密集的居民区,史称“中国街”,清一色的山东方言、浓厚的民国遗风,构成了在异邦国土上的典型华人社会,多数以编席为业。再往南,阡陌纵横,又是一处华侨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南园子,蔬菜种植则是这里的主业。
       越过堤坝围堰向西见一巍峨的高山,因其上有指引航向的灯塔而名之曰“灯笼山”,成为陆地与大海的屏风,将人们的视线屏蔽,无缘见大海。山下为低矮黄土丘陵,上栖数户华侨人家,被喻之为“西山”。实际上它早已逸出了龙岩浦地界,是辰兴里管辖地段,由于紧邻,又有华侨居住往来,更为重要的是西山是老去的华侨先祖、因病夭折的英灵栖身安息之所,因而成为龙岩浦华侨赖以生存、延续香火的精神寄托。故此,华侨将这里也当作龙岩浦的地缘。
       纵观家乡龙岩浦,东边从制钢所大烟囱、吉田山,西边到西山、灯笼山;北边从鸭绿江边、北山,向南直到南园子、弥勒山,方圆十几里,是当地华侨活跃地带。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开业挑幌、闭店打烊,左右着当地的经济生活,提振了当地的和谐与文明、友善与和睦,有力促进了华侨社会的自身繁荣。华侨在龙岩浦举足轻重、不可或缺,华侨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乡逐渐淡出视线,尽管不可名状的情感纠葛不断袭扰,可严酷的现实已经提醒我们故乡渐行渐远;而操纵当地华侨社会的山东特色方言,却随着几代人的颠沛、迁徙仍然保持前人的风范,豪爽大气,乡音不改,却常温常新。
       孟春三月,万物复苏。抬眼窗外,猛然间见到绿色已悄然袭上树梢,甬道两旁的篱笆墙业已泛起油油的青光,——春天,已经不折不扣地、大踏步地走来了。
       春天已来,我们的“梦”还会远吗?
                                   

                                                                                                                2003.3.30 完稿于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3-4-1 09: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念故乡,思绪万千,往事让人留恋,永远留住美好的回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发表于 2013-4-1 10: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s:143]  [s:143]  [s:141]  [s:141]  [s:143]  [s:143]
《龙岩浦的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发表于 2013-4-1 12: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您的这篇文章和永焕同学的《望故乡》,麟恭同学的《望故乡想故乡》一样,都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对此我深有体会,我是在归国27年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了趟元山,把父亲的骨灰请了回来。前天,我见到了在罗津做大生意的华侨张洪典,问他有没有门路帮助同学们回故里看看。他只能出去罗津的邀请函,其它地方爱莫能助。看来机会不会像今春来的这么快。多多保重,来日方长,机会总会有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248

回帖

45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5
发表于 2013-4-1 13: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咱们朝鲜归侨都有同感,老了更加回忆故乡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655

回帖

7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
发表于 2013-4-1 15: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望故乡,念故乡,往事让人留恋,是永远的美好的回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9

主题

34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60
发表于 2013-4-1 16: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情结,这是因为那里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不管离家多长多远
它永远是我们眷恋和挂念的地方。哪怕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故乡永远会在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295

回帖

3972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972
发表于 2013-4-1 17: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您的记述,让我顺着笔锋重新漫游在思念的故乡,“吉田山”下是我小时候的家园,无限的遐想从那里开始。
    北山上的烈士陵园,我年年去玩,忘不了烈士陵园迁坟时,其中一个棺椁里有水,朝鲜老大爷从水里捞出一根根骨骸,还有锈迹斑斑的军用搪瓷茶缸。
    西海岸的灯笼塔,我曾爬上过好几次,登高望远,威风凛凛。
   北中机械厂曾经是我父亲的工作场所,后来又转到了“制钢所”,海外游子,始终不忘归国后尚有一技之长,有趣的是我父亲讲述飞机打架,相当精彩,因为观看,不顾穿鞋,稍纵即逝,我们家还拣到过美国飞机扔下的汽油桶,把油桶的前端加工后在水井里打水,一直用到七十年代。

“弥勒山”去过几次,还曾给持枪核弹的朝鲜人民军当过“俘虏”
“中国街” 清一色的山东方言、浓厚的民国遗风,构成了在异邦国土上的典型华人社会,多数以编席为业,

   怪不得从我记事时就看到我母亲编席,我还曾帮助推过石滚子。
   昨夜我们这里下了一宿大雪,直至今天中午,没想到清明时节,回家乡转了一圈,谢谢您的文章,但愿我们的梦不会太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616

回帖

5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58
发表于 2013-4-1 21: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每当想起我的故乡,就想起了望不到边的大海、开着金达莱花的山坡,好想好想到那里看看。谢谢你! [s:143]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2: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梁森培) 的帖子

思念故乡,人之常情,有些东西失去以后才感觉它的珍贵。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5 18:42 , Processed in 0.0443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