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992|回复: 9

战火中的金化华侨们(二)

[复制链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发表于 2013-4-17 15: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离开金化,毕大叔和她的朝鲜妻子带着女儿小秋先行一步,失去了联系。杨学周四叔一家去了法首岩村躲避,剩下的几户华侨共21人一起夜行昼藏,说不清晃荡了多少天,总算接近了目的地五成山,时值夜晚,突然,多架飞机呼啸而至,瞬间,照明弹把地面照的如同白昼。大家本能地讯速散开隐蔽到山脚下,爹妈带我钻进了朝鲜人的菜窖(农民顺山根盖起的储藏洞),最后跑来的账先生孙逢彩大大因为太胖,洞口又小。只钻进了上半身,臀部卡在洞口外,我抓住他的胳膊拼命往里拽,但是无济于事,只觉得他像筛糠般的在剧烈的抖动。可能是没发现目标,飞机盘旋了一阵就飞走了。我们爬出了满是潮虫和青蛙的菜窖,继续赶路。提心吊胆地走到半夜。忽然从前面传来了“口令”声。原来我们摸黑走进了志愿军x军部防区。当哨兵们看清来了一帮大小中国人时,态度缓和下来,立即打电话请示,经批准让我们进了村(听大人说村名叫居亭)。疲惫不堪的我们住进了一户没上锁的大空房子里,我一头栽倒在凉炕上,直睡到第二天早晨被妈妈叫醒。出外一看,这是一个小山下的村庄,山外还有山,一山比一山高。远望最高的山坡上有人活动的身影。后来听说那里是军部的指挥所,我们曾见过他们的李军长,他非常喜欢我们这几个中国小孩。
        不一会儿住在山坡小房里的房东来了,交谈中得知她的丈夫在朝鲜人民军作战中牺牲,公婆在种地时被飞机炸死,只剩下她和背着的小孩子,因为房子大空的慌,背小孩跑着躲飞机又太不方便。索性搬出去住。只见她头发几乎掉光,后背上的孩子面黄肌瘦,一副让人可怜的摸样。我们拿出毛本缎被面和袜子跟她交换了小米.大麦.土豆和大酱等食品 她还告诉我们山坡林子里有个大窝棚,可以进去躲飞机。这可帮了我们的大忙。
        孙大大精神恍惚,一直睡不着觉,闭上眼一会儿就喊:“我地妈妈呀,遮天了”,只见他满头大汗,刚睁开的双眼充满了恐惧的神情,第三天开始就高烧昏迷不吃不喝了。我父亲连夜跑了七十多里路也没买着个牛黄清心丸,吃其它小药阿司匹林和大压镇(大白片的消炎药)毫无作用。孙大大走了。头一天,他清醒了一会儿,说出了自己的两个心愿。一是死后想法给他弄口薄皮棺材,千万别把他扔到土里,他害怕。二是给他的五弟写封信通报一声。战火连天的前线,哪里去弄棺材,最后还是用被褥和炕席裹着把他掩埋了。这在当时已是‘厚葬’啦。可怜的孙大大,知书达理,忠厚善良,闯了一辈子外,结果就这样把骨头丢到了朝鲜的五圣山下。停战后,我父亲曾按他留下的地址写了一封信,可是没见回音,我记得地址是四平的xx帽子铺,收信人叫孙逢瑞。
        埋葬了孙大大以后,我们这些人相继都病倒了,无一幸免。据说是伤寒病。统一的症状是高烧不退,寒战,昏迷,说胡话。好了以后,全身象蛇脱似的退了一层皮,而且耳聋了好一阵子,连来飞机的声音都听不见。病情最严重的是坚持到最后倒下的我的母亲和金淑同学的母亲刘大娘。多亏进村休整的支前担架队中的一位土郎中救了她们的命,记得,他给患者头上扎满干针。又用布带勒紧胳膊,然后往外放血。只见紫黑色的血液,阵阵从患者体内射出,我吓地连忙捂上了眼睛转过身去,直到郎中说‘好啦’,才敢转过身来正视妈妈。只见妈妈和刘大娘先后吐了口气,然后缓缓地挑开了眼皮。旁边高度紧张的亲人们一下子缓过神来,惊喜的喊叫声和激动的感谢声交汇在一起,驱散了林中窝棚里死气沉沉的气氛。
        病愈新生的我们,又像往常一样,利用清晨和晚饭前没有飞机的当当,去山坡和地里挖野菜,有一天跑的远了点,我们在沟里的草丛中竟发现了一具完整的骨髅,腰上的皮带圈顽强地支撑在那里,证明生前他是一名军人。我们吓得跑出了老远,待停下脚步,抬起头来望见对面山岗和山坡上的大片志愿军烈士墓地时,心里猛然想到,这位是否也应该睡在那里。回家后,我们把这个情况通过大人转告了志愿军叔叔。
        没过几天,飞机来的越来越频,而且大炮也轰过来了。无奈我们又踏上了逃难的新征途。
        可怜的华侨们啊,在异国他乡硝烟弥漫的火线上,东躲西藏,哪里才是我们安生的地方?


          战火中的金化华侨们(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9

主题

34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62
发表于 2013-4-17 16: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于贤淑) 的帖子

你对身临其境战争避难的场景,叙述的淋漓尽致,犹如把我们也带进了那战火纷飞的那个
年代。虽然,那时我的年龄较小,但有些事情我还记得起来。特别父母健在时,也没少讲
述这些事情。所以,我们这茬人真要讲起那个年代,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故事。让我们慢慢
地去回忆吧,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为背叛"。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
苦难,让和平永远在我们身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295

回帖

397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978
发表于 2013-4-17 17: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于贤淑) 的帖子


    我的妈呀,这哪是人过的日子,炮火连天,瘟疫肆虐,九死一生,这都是战争带来的罪孽。
    这篇血泪史,刻骨铭心,应当让现代年轻人广受教育,让他们知道幸福来之不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285

回帖

4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4
发表于 2013-4-17 17: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于贤淑学姐:
       战争的时代烽火连天,充满了血腥与罪恶。孩子为失去了父母而在无声地哭泣;失去了孩子的父母伤痛欲绝。许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让和平永驻人间。
       文章写的很好,情文并茂,通俗易懂,希望能在网上看到您的更多的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248

回帖

45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5
发表于 2013-4-17 19: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于贤淑) 的帖子

大姐的记忆力真好。长遍文章写的也好,住在前线附近都活出来了,命大啊!大姐一定 能长寿。[s:142]  [s:142]  [s:141]  [s:1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3-4-17 20: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贤淑大姐的记忆力很好,朝鲜战争的经历描述的淋漓尽致,是一篇很好的史料。战争是残酷的,但愿朝鲜半岛不再爆发战争,祈祷世界永远和平,让百姓安居乐业!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1240

回帖

18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5
发表于 2013-4-17 22: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于贤淑) 的帖子

        你的回忆比较真实,咱们都经过那场残酷的战争,被战火下蒙了的百姓不知往哪里跑,没有方向只是奔山上跑,结果跑到离三八线最近的的《五圣山(오성산)》下。所以能侥幸遇到了部队。
        路上遇到敌机盘旋,吓得大家往菜窖里钻,百姓哪里知道那是侦擦机,如果不是侦擦机不会轻易飞走,就会往离你们不远处的目标,扔炸弹或机机枪扫射,那就更可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2298

回帖

5611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5611
发表于 2013-4-17 23: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于贤淑的帖子

于贤淑同学的这篇战争纪实文章,是亲身经历的真实写照,是一篇记述文的小说,金华是战争时重点轰炸目标,清津也是海港城市,也炸的很厉害,我也经受了同样的经历,把这些讲给儿孙们听,使他们了解长辈们的苦难经历和战争的残酷,更能感受到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幸福,为实现中国梦,尽应尽的责任,发挥正能量,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7

回帖

12

积分

侠客

积分
12
发表于 2013-4-18 07: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于贤淑学姐:
        您用朴素的语言,流畅的笔法,详尽地描述了您所经历过的朝鲜战争,让我们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尸骨遍野、血流成河的战争场面中去。谢谢您。
       战争是残酷的,它给全人类带来了共同的灾难。远离战争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愿世界和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8: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各位同学们的回帖


        谢谢各位同学在百忙之中关注此帖。谢谢大家的回帖和鼓励。志德同学回帖中分析的非常到位,我们大人孩子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在后退,现在看来都是在火线的不同山根下,胡躲乱藏。侥幸地活了下来。
        这几个帖子的内容都是根据我和金淑同学的回忆写出来的,全是我们所见所闻和亲历的事实,没有虚构。需要说明的是帖子里写到的小村庄名很难准确,地图上没有标记,只是根据当时大人们的叫法写了进去。请同学们见谅。
        再次谢谢志德同学。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9 00:34 , Processed in 0.0488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