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03|回复: 14

喜迎<<华侨网>>创建两周年华诞(征帖)

[复制链接]

1489

主题

34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60
发表于 2013-5-17 06: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 &quot;文革&quot;中的趣闻轶事

        重启人生
              一九六七年十月,当&quot;文化大革命&quot;的风暴席卷全国之时,我们这批在扶余农场的归侨,
      接到中央关于重新分配工作的指示精神,经考试合格后,陆陆续续的离开了这里,踏上了
      新的工作岗位。
               当时,我是孤身一人,被分配到了隶属于白城地区管辖的偏僻小镇一一乾安县。
                乾安县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风沙干旱盐碱区。它也是全国仅有的一个村镇地名, 称
       谓用&lt;&lt;千字文&gt;&gt;依序择字取名的县。
       人口稀少,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农业落后,地方工业又无生息,人们的生活极
       度贫寒。又赶上动荡地文化大革命,更使落后贫穷的小县雪上加霜。
                时间荏苒,似水流年。我就在这个人生地不熟小小的县城里,度过了我人生痛并快乐
       的年轻时光。
                这些年来我夙兴夜寐,从企业到机关,从工人到干部,从归侨到一名党员。经历了风
       风雨雨,坎坎坷坷。其间,有汗水也有泪水,有苦涩也有无耐。虽然那时受极左路线的影
       响,在对归侨升迁的问题上,原则上&quot;只能使用,不能重用&quot;,但我终究感到更多的人生旅
       途上的满足和快乐,因为我为此而努力过,也奋斗过。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也动摇过怀疑过,也曾想离开这个穷乡僻壤,但面对错综复
      杂和人心不古的社会,我也曾不断的提醒和鼓励自己, 安慰自已,&quot;不能轰轰 烈烈干一凡
      业,何不平平淡淡过此一生&quot;!
                 三十多年过去了。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眨眼之间,年少不在,哀叹岁月不饶人。
       如今,乾安县经过改革和开放,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更由于油田的开发,给全县带来
      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人们的生活和收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各个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的沙石路变成了宽敞的油漆马路,低矮的土平房,如今大楼鳞次栉比。由于政府的重视,
      鸟瞰城外固沙防风的林带,绿树成方,组成道道屏幛,再很难见到风沙漫天的恶劣景象  ......。
               乾安旧貌换新颜。
               如今之际,偶拾往事,仍迟暮难忘,历历在目。

       新来乍到
             乾安这里不但经济落后,老百姓生活贫穷,自然条件也十分恶劣。风大,是出了名的。
    去之前,就听人这样介绍说, 乾安&quot;一年四季两茬风, 一刮就半年&quot;。&quot;风三儿,风儿, 一刮就
    是三天&quot;。甚至形容说, 大风一来,铺天盖地,飞沙走石,路人&quot;走一步,退三步&quot;。当然,这都
    是我去以前&quot;道听途 说&#39;&#39;罢了,我还真有点不相信。可是我去乾安报到的那一天,还真就赶上
    了这个鬼天气,生生给了我一次下马威,也狠狠的教训了我一顿。
               那是星期四的下午,当我从前郭旗客运站买上去乾安的车票,坐(其实是站着)上&quot;客车&quot;时(大
    &quot;解放&quot;敞车代替客车),大起的沙右打在脸上火辣辣地,抬不起头,睁不开眼。我只好背对
     着前行的客车,死死住车厢拦杆不放,生怕被大风刮倒。车上的人东倒西歪,加之年久失修,
     坑坑洼洼的土公路,凹凸不平。(后来据说&#39;&#39;文革&#39;&#39;期间这段破损的公路曾在&quot;美国之音&quot;广播过)。
     其实从前郭旗到乾安只不过有六十二公里,正常不到两个小时的路程, 结果,用了四个多小时
     才到了乾安城。那车感觉不是跑,而是在往前爬行,路难行可见一斑。
             当我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已满嘴沙子,脸上脖子上,耳朵眼里的土足有铜钱那么厚。衣帽不
      整,扛着个行李卷,看这熊模样, 比一个讨饭花子好不了多少。当司机喊着到站时,我完全被
      眼前的景象楞住了,我怀疑是不是下错了地方?远处低矮土平房,狭窄的沙石土路,路两旁的
      墙面上张贴着厚厚的大字报,被大风卷起的碎纸哗哗响。大街上寥廖无几的几个人影在晃动着。
      沉沉的大街上,只有造反派的大喇叭车,在大中声嘶力竭地喊叫,给荒凉的小镇平添了阵阵恐
      惧。
                 望着这残景破象,我的心阵阵发紧。一股凄凉和无助涌上心头,我暗暗地骂了一句;
       &quot;这是什么鬼地方&quot;!
               还有人告诉我说,乾安很多人&quot;牙黄&quot;,偶尔在大街上还能看到弯腰驼背走路的老人。
        &quot;罪魁祸首&quot;就是这个地方的地下水含氟严重,给方圆的老百姓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放下行李后,由于一路颠簸,一身沙尘,我赶紧来到洗漱间,好想干净,彻底,通快地洗一
       洗。可使我不解的是,我用去了大半块香皂,结果,脸是算洗干净了。可不知 是什么原因,头发
      上的沙尘不但没洗下去,反而,是越洗越粘,越洗越埋汰。长长的头发全粘在了一 起,按当地人
       说法叫&quot;赶毡&quot;了。在我大惑不解的时候,一名服务员笑着走过来,递过来一块白色的东西说,这
       里的水都是浅井水,水中含氟量大,(由于这里的人长年喝含氟的水,年轻人牙黄,老年,特别妇
       女驼弯腰的多,严重的从此看不到天日)所以,在这里洗头,洗衣服必须用这个一一碱。你新来
       到的 ,以后就会慢慢的知道了。服务员指着手中的白块,用它才能洗的干净。她指指手中的火
       碱,是说道。
                我照此法洗了,还真挺好使,头发洗开了,也干净了许多。
                从此后,在这生活就没离开过 它一一碱。它给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更多的是给人们带来的无
        耐。(当时此种情况受到党中央的非常重视,特派李德生为组长的治氟领导小组,经过几年的改造
       现己根治。全县从农村到城镇早己喝上了自来水,再也没有上述病人的发生)。新来乍到,我就领
       教了这里风和水的厉害,可真不是什么虚传。
                                                                                                                                                                (待    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3-5-17 08: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焕兄文中提及的乾安县我曾去过多次,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七十年代的乾安县自然等条件与盘锦差不多,县城不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不解的是火车站与县城那么远?
       2007年我去松原市顺便又去乾安县看望姑姑,现在不同了,通往县城的公路宽敞,两侧景观带也不错,县城现在叫市了,城区的环境也与以往不同了。听当地居民讲,由于临近吉林油田,将来乾安很有发展前途。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295

回帖

3972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972
发表于 2013-5-17 08: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王永焕) 的帖子


     别说到那里去生活,恶劣的环境难以让人想象,应该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发表于 2013-5-17 08: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王永焕) 的帖子

你吃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9

主题

34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60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1: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梁森培) 的帖子

乾安火车站为何修在离县城那么远?原因是这样的,文革前铁道部部长是吕正操。当时
修这条铁路主要是通大庆专输石油的战备铁路。那时根本没考虑长远,如铁路路经县城
就出现之字形了。关健这条铁路是为战备而修而不是客运两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9

主题

34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60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1: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刘贤一) 的帖子

是的,条件是很差的。特别是咱们从山区过来的人真很难适应。不过,当时
能有一个工作就很不错了,没想那么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9

主题

34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60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1: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鞠保福) 的帖子

卫国,我和你不能比。一开始你就分到了大城市,而那时也不兴&quot;走后门&quot;
头脑也简单,分哪儿就扎根在哪儿。回想这一生,也是命运的安排吧!
卫国,那两幅插图是你加上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655

回帖

7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
发表于 2013-5-17 12: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王永焕) 的帖子

看了您的文章我也想起,在当时那个时代里我在内蒙古突泉县是经历过的,前年我旧地重游时发现街道两旁都栽上树了,变化很大,计划下个月还要去一趟,谢谢!!

那两幅插图应该出于张志德或者梁森培的手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9

主题

34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60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5: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楼(孙国华) 的帖子

突泉县文革时我曾去过。那时突泉县还属于白城地区,我曾到那里开过会。当时的
的突泉县还不如乾安县,也是个穷县。现如今可能变化就大了。关于插图,如果是
画龙点睛之笔,为文章增色不少,我是非常乐意看到的。但必须注意的是,不能搞
乱此帖句字的格式,使帖子杂乱无章就不好了。为此,我又重新返回整理了一下。
但还是能看到改动的痕迹。谢谢你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1240

回帖

18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5
发表于 2013-5-17 15: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王永焕) 的帖子

        期待下一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5 18:42 , Processed in 0.04447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