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76|回复: 4

离家出走的一段经历

[复制链接]

196

主题

1240

回帖

18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5
发表于 2011-11-15 18: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从一九四九年九月开始进入吉州中国人小学读书,到一九五八年小学才毕业。
一九五零年,由于朝鲜战争爆发而被迫停学,当时我才八岁,全家随部分华侨转移到山区避难,为了生计大部分家长冒着枪林弹雨在外做事,留在家里的只有妇女、老人和儿童。生活很苦,一家人每顿饭是一把黄豆面拌在一大锅野菜里,作成又黑又苦的干粮块,这期间,我就成了每人管的野孩子啦。有一天我顺着大河往下游走,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叫“무남”的村庄,天快黑了,当地的朝鲜老大娘看我是中国小孩儿,就送我去了一个地方,那里好像是兵营,但他们都说中国话,像是大官的人,问我:“小鬼!家住哪里啊?为什么不回家啊?”我只是摇头不说话……。他们无奈只好暂时留我住下了。让一位叔叔带我去吃饭,雪白的大馒头,我三口两口吃下去,叔叔笑了,饭后给我画报看,还给我讲故事,并指着画报上的小朋友说:“在咱们中国(祖国)向你这样的小鬼,都在上学念书……”“叔叔他们脖子上的红布条是什么呀?”我的指问下,志愿军叔叔摸着我的头说:“那是红领巾”我摇摇头表示不懂,“你看,他们脚上还穿漂亮的这球鞋,不像你光着脚丫……,等我们赶走了美国侵略者,你也会像祖国儿童一样,也能过上幸福生活……”那位叔叔哄着我给我花生吃,让我高兴。第二天来了一位大官,大家都称呼他政委,还有一位会说朝鲜话的,好像也是官,他一会儿跟我讲朝鲜话,一会儿又跟我讲中国话,原来他是翻译官。政委知道我的来历后说:“应该把小鬼送回家,或给他家人联系一下,别让家人惦念”那位叔叔敬了个礼:“是!首长……”。可是翻译官在旁边插话,意思是:先跟家长联系一下,让我在部队玩几天,因为翻译官要随同首长到别处去执行重要任务,这里与当地(朝鲜)老百姓的交往,翻译就有我来帮忙了。就这样我每天跟志愿军叔叔在一起,可开心了,有时候到老百姓家去买鸡蛋,有时候找村委会了解修路民工,安排好了没有。还有时跟邻里的老乡做工作;如果有困难可以讲出来,我们会尽量帮助,晚上再不要到部队伙房里偷馒头了……,那馒头是战备用的,一旦有任务可以带上立即出发……。
跟志愿愿军叔叔在一起只有二十多天,原来他们是工兵连,这里的工程结束了,就要转移到别的地方,我恋恋不舍与部队分手了。回到家后,非常害怕,怕妈妈打我屁股,但是妈妈没有责怪我,只是说:“……肚子饿就跑了?吃饱了又回来了?”原来志愿军部队早已派人来过我家打了招呼……。
一九五一年,村里要发放、分配来自中国的救济品,和粮食,我家分得几件中国人民捐赠的衣裳和一小袋救济(面粉)粮。救济粮食虽然不多,但隔几天村里就分配一次来自中国的捐赠物品,饥饿的战争难民有救了,特别是华侨,可以用领来的面粉饱野菜包子吃、三分之一面粉加三分之二野菜做成的救命野菜饼吃起来真香。但是,只会做米饭的当地朝鲜老百姓,得到了救济面粉却不知道如何做成食物吃,不少朝鲜老乡都把面粉拿到华侨家来加工馒头,后来就自然形成了由华侨组成的馒头加工点,做好馒头还可以拿到远处去买。有一次妈妈做了好多甜豆包,和我一起越过一座大山,来到一个风景优美,四面环山,还有一个废弃的铁路隧道,是朝鲜铁道兵的住处,有个朝鲜人民军,让我们在隧道外等一回,他就回去报告消息,不一会来了好多当兵的,围过来把馒头全包了拉。边吃边说我们没有钱,但不会白吃你的馒头,一个领头的,从每个人手里接过一张小纸片,然后将这些小纸片,交给我们说;这是军用粮卷,军人出差时可以用它到地方粮站免费领粮,也可以凭此粮卷到任何食堂(饭店)吃饭。粮卷后面有我们军人的名字和部队番号。老大娘!您放心……。一堆馒头换来几十张小纸片,回来后拿到村里找人看了,并询问使用方法。离村庄不远处,为了防空,隐蔽在树林里两间小房就是战时的粮食供应站,在那里我们第一次领到二三十斤粮食,还有部分面粉,从此,每天都跟着妈妈到处卖馒头,直到一九五三年停战,接到华侨联合会通知,我又回到吉州城住宿舍,又开始接着上小学二年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321

回帖

522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11-11-15 20: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德同学:已在网上看到您的几篇回忆文章了,感到很温馨,很熟悉,惊叹您的记忆力好、故事多,希望继续看到您的文章。      老同学   郭  麟恭      11、15                                                            
     [s:151]  [s: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1240

回帖

18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09: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郭麟恭) 的帖子

郭麟恭同学:您的话使我感到亲切,好像又回到我们在一起学生时代,你的表扬确实不敢当,因为在咱班里我的文学很差,华侨网建立时受陈淑梅同学约稿,为支持网站的开通,就在同学面前献丑,而开始写了几篇,就算抛砖引玉吧!希望发动更多人来到网络平台相互交流。
当看到张洁(张荣芝)同学的文章时,感到欣慰,终于引出一支“凤凰”,我立刻打电话给张洁同学,表示祝贺并鼓励、交流,遗憾的是她对电脑不熟识,两篇文章在联谊会期间通过书信邮寄到长春,让同学代发帖子,所以拖延很长时间。
最近又高兴地得知;兰洪德、魏凤美同学,到老年大学学习电脑,很受鼓舞。所以我就放松频率,延长发贴字周期,目的是留出空间让更多人参与交流
感谢老同学的关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1-11-17 07: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德学兄记忆很好,学生时代的往事历历在目,朝鲜战争期间朝鲜华侨同样历经艰险和困苦,昔日的艰难经历也锻炼了人的意志,使人不畏惧任何艰难困苦。实践证明,人在世上要面对千难万险,要生存就要奋斗、拼搏。
       学生时代是幸福美好的,最值得留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2298

回帖

5611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5611
发表于 2011-11-20 06: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s:1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6 03:45 , Processed in 0.0402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