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94|回复: 11

病中的感悟

[复制链接]

60

主题

774

回帖

6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
发表于 2011-12-9 16: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中的感悟
      一九九八年八月,我患了脑血栓。这真是晴天霹雳,祸从天降!在此之前,我一直健康,兢兢业业,一心扑在工作上,当时正值工作总结阶段,是出成果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疾病一下子把我击倒,来不及做任何准备,甚至连做思想准备的时间都没有。那年,我五十八岁。
       我躺在病床上,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此前常听人说,人生如朝露,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话虽听懂了,但远没明白其中的含义,尤其没有和自己联系起来,面临死神的不期骤至,我突然明白了,但一切都来不及了。
       我之所以认为末日来临,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我看了不少有关脑血栓病的介绍,其死亡率致残率之高,让我不敢有侥幸的想法`;其次,我父亲病逝的过程,历历在目,他老人家就是在这个年龄患这个病去世的,我的一切生理特性都和他如出一辙,可能逃脱他的命运吗?再者,医院的大夫的言谈举止,无不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认为我求生的欲望太奢侈。他们一方面夸大脑萎缩的症状,一方面对我的要求冷言冷语,甚至说:‘就这么的吧’干脆判我死刑!另外,自己当时的感觉,虽然有生的欲望,确有不久人世之感。
       回忆起我这次生病,真让我不寒而栗。自患病起至今已是第五个年头,整整历时四年半,直到如今仍在康复中。总体来看,头两年是相持阶段,以后是恢复阶段。刚开始患病时,自我感觉走路有点异样,发飘,就像踩棉花,软绵绵的。由于对父亲患病时的深刻印象,我直观感觉就是脑血栓。到医院找大夫说明情况,但大夫否定了我的看法。第二天,,症状依旧,我又去了医院,向大夫说明症状,要求给与解释。于是作了脑CT,才确诊为脑血栓。当时如果有好大夫,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效果就会完全不同。由于当时误诊,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加之治疗不得法,以至于一直拖下来。初期,按大夫的说法,是保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加重,两个疗程之后,就成了一个彻底的病人。
       我这脑血栓忒不典型,没有左右之分,这也是造成诊断失误的重要因素。两条腿都僵硬,走路迈不开步,双手也不灵便,写不了字,全身麻木,浑身难受,再加上脑萎缩的确诊,精神恍惚,说话口齿不清,吞咽困难,小便频繁,视力也受影响,看不了书。总之,综合了脑血栓患者的所有症状,简直就是喘气的僵尸。我的感觉是几乎全身所有功能,包括运动系统,思维系统,语言系统都受到破坏,就差一口气了。
       作为‘中风’的一种,我感觉最突出的是身体各部分不协调。各系统之间不协调,各器官之间功能不协调。举例来说,跳绳对正常人来讲,是很简单的运动,但对我来讲,却无法完成,跳起的时间和绳子通过脚下的时间不一致,即手和脚的动作不协调,无能为力。又比如投掷,本来我的投掷是很准的,但患病以后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想的和实际做的南辕北辙,至今无法解决,也不知道能持续到何时。
       宏观地看,脑血栓之所以可怕,并不在其疼痛,而在于其持久地无休无止地折磨。患病伊始,对工作对生活对亲友充满了留恋,想到就要离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真是难以割舍,生的欲望促使我顽强地和疾病作斗争。难就难在其顽固上。一个症状,往往持续用药,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无休无止,却总不见效。就像跌进无底的深渊,无边无际,看不到希望。我的腿迈不开步的症状就是如此,停一会儿就僵了,走一阵子,活动开就好一些,人总不能一刻不停地活动吧,就这样,整整持续了三年。头脑恍惚的症状是持续了三年半。
       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话说得千真万确。治病的过程中,伴随了症状的不断变化过程。今天好些,明天又差些;这些日子见强些,过些日子又不好;一些症状好了些,另一些症状又加重,总之, 病愈的过程是一个螺旋过程,一个反复的过程,一个循环之后,兴许能好一点,但有时觉察不到是好一些了,还是更重了。换句话说,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考验。但经过半年一年或两年之后才能感觉出总体趋势,所以我说,是好十步,退九步的过程。
       在病中,我从没停止活动。也就是说,从没达到动弹不得的程度。除了点滴输液和吃饭的时间外,不停地走,只要能动弹,坚持参加一切力所能及的活动。例如一九九八年底到广州,当时心里很矛盾。按当时的身体条件,长途旅行是难以想象的,但我想,如其这样呆下去,不过如此,事实已经证明;改变一下环境,也许会应了“树挪了死,人挪了活”的古语,死里逃生呢,于是就来了广州。在公园各种运动中,我发现‘六通拳’挺适合我,于是开始练上了。从此‘六通拳’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刮风下雨,不管春夏秋冬,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一天一遍,雷打不动。
       孩子们的关心和帮助对治病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在查阅相关资料,认清病情,解除思想负担,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方面,作用不可替代。另外,通过电脑练习、打字,和日本、鞍山的孩子们互通电子邮件,一方面让我得到锻炼,另一方面让我享受到现代通讯手段,心里充满喜悦和自豪,情绪上获得满足。心想如果孩子不具备这种条件,如果……那么,这种享受,满足和自豪将被焦虑和忧愁所取代,后果将是另外一个样子,难以想象。我暗自庆幸自己,命不该绝,难怪有人羡慕我培养了三个杰出的孩子。
       通过这场病,我深深地体会到‘垂死的力量’的强大。平时我们对残疾人所表现出的毅力和才华赞不绝口。实际上,这种才华来自毅力,而毅力来自绝望,来自垂死的挣扎。对残疾人来讲,通过艰苦的努力,掌握一种力所能及的本领,是唯一的生路,否则将无法生存。这就是绝望的力量,垂死挣扎的力量,也就是说被逼出来的。这种力量力量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实际上,任何经历都是人生的的重要财富,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这本身就是福。让人回顾品味人生,使之升华,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场病是我人生实践中的一次考验,是一次难得的经历。通过这场病,我觉得积累了一笔无形的财富。无论是人生观、世界观还是价值观,都上升了一个层次。人生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这包括你本身。在和疾病搏斗的日子里,我感觉一直走在生死线上,这么长的时间能坚持活过来,是我的幸运,使我有了老年,有了一个完整的人生。也许不会长,甚至是短暂的,但关键是拥有,我会珍惜自己的老年岁月,珍惜今后生活中的每一天。尽管不太明显,尤其外观上不明显,但后遗症依然存在,例如走路困难,脚步挪动异样,而且可能伴随终生,需要我认真对待。而且脑萎缩带来的神经方面的疾病,更是难以克服的。对此我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一方面积极应对,豁达地生活,即使是不治之症,我也会从容对待,而不会像初次得病时那样惊慌失措。
       生病是真假朋友的试金石,尤其是这种难以治愈的病,这是病中最深的体会。常言道‘酒肉朋友千万个,落难之中无一人’。严格地说,这种‘酒肉朋友’不能算作朋友,只是在工作生活中认识而已,结交你的目的仅仅在于利用你。一旦你得了重病,非死即残,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关系也就终止了。与此相反,真正的知心朋友则急你之所急,想你之所想,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地帮助你,哪怕是帮不上忙,关键是心情和你息息相通。通过这场病,真假朋友昭然若揭。(2002年初第一次脑梗塞后    于广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321

回帖

522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11-12-9 20: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霖龄同学看了您写的"病中的感悟",很感动,很敬佩您,您能写出如此满含人生哲理的文章,说明您已经完全康复了,由衷的祝贺您!希望您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锻炼,健康长寿,享受生活每一天。为您有三位有才华和孝顺的儿女和贤慧提体贴的妻子而高兴。
  [s:151] [s:142]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1-12-9 20: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病中的感悟》一贴,对我感触深刻,学兄与病魔顽强抗争的毅力和精神感染了我,对诊治期间的不幸(误诊)表示同情和气愤,快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非常钦佩。祝福学兄安康、幸福!
    学弟 礼![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1240

回帖

18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5
发表于 2011-12-10 07: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赵霖龄) 的帖子

赵霖龄同学您是一位意志坚强的人,各种艰难困苦也都顽强地战胜了,并总结了非常有价值人生哲理,相信您已经逐渐转向康复,望您保持乐观心态,量力、适当坚持锻炼,延年益寿。

同学聚会之后,您又接着到黄山、张家界、韶山旅游,精神感人至深,是同龄人的榜样,向您学习、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2298

回帖

5611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5611
发表于 2011-12-10 08: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病中感悟悟出了人生哲理,敬佩你的毅力!祝贺你早日康复。[s:151] [s:143] [s:1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053

回帖

898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84
QQ
发表于 2011-12-10 09: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病中悟出有价值的人生哲理. 敬佩您.

       有孝顺儿女和体贴妻子. 坚持适当的锻炼. 恢复健康.

       祝您早曰康复.  延年益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774

回帖

6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5: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各位的称赞与鼓励!看来发表还是对的。公开与否,我犹豫了很长时间,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事情。大家没有见笑,到底是老同学!得病之后多次得到郭麟恭同学的关照,记得和安相珪老师相见的聚会上,当时你的话胜过专业医生的医嘱,非常到位,让我很感动;这次联谊会上又叮嘱我多说话,这的确也是很重要的锻炼。一方面说明郭主席对我的关爱,也说明了保健养生知识的丰富到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321

回帖

522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11-12-10 19: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霖龄同学:同学间直呼名字最亲切,主席对我来说已是过去时了。在学校时,霖龄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我们的班长。记得学校社劳青组织的一次报告会上,霖龄同学向同学们介绍他的学习方法和体会,对大家影响很大,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虽然几十年过去了,这一切还历历在目,好像是昨天的事。您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章,就说明了一切。希望看到您更多的文章和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1-12-11 08: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麟恭学兄的帖子,知悉霖龄学兄在学校的一些情况,我在阅读学兄的文章时有感觉,霖龄学兄的文字综合素养很高,文章语句精炼,主题突出,感染力也很强。在不影响您安康的情况下,渴望能够经常看到不同题材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774

回帖

6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09: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这么多同学的衷心祝福和良好祝愿,战胜疾病的信心倍增,扬起生活风帆的勇气更足了。愿我们在朝鲜华侨网这温馨家园里,茁壮成长,共创美好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7 23:56 , Processed in 0.04297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