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539|回复: 16

纪念华侨村成立五十周年

[复制链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6-8-12 06: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8月,是盘锦市东方红华侨村成立五十周年日,8月10日我与几位原华侨村的老归侨、老同学结伴而行故地重游,专程看望华侨村的乡亲们,纪念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

       东方红华侨村,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王家乡西部的辽河三角洲。全村耕种稻田5000多亩,共有朝鲜归侨、侨眷143户、403口人,是辽宁省朝鲜归侨居住集中的重点侨乡,也是辽宁省唯一以“华侨村”命名的行政村。

       华侨村始建于1966年8月,前身是东方红大队、东方红华侨分场,2004年经上级政府部门批准更名为东方红华侨村。五十年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华侨村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归侨、侨眷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摆脱了困境,走上了共同富裕奔小康的道路,老年归侨、侨眷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六十年代的盘锦,是一片芦苇丛生的荒草滩,荒无人烟,被称为辽宁的“南大荒“,条件十分艰苦。华侨村的地域原是一片荒草地,1966年8月接待安置首批朝鲜华侨20多户、100多口人。之后,1966年10月至1967年5月,先后有朝鲜归侨400多人从丹东市华侨接待站被安置到这里,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安家立业、开荒种田,开始了新的生活。

       当时,鉴于回国时的历史背景,他们放弃了在国外的所有财产,回国后一贫如洗、一无所有,生活处境艰难、窘迫。为了安置好这些朝鲜归侨,使得他们能够安居乐业,1966年8月,在盘锦地区大洼农场新成立了集中安置朝鲜归侨的东方红大队,国家调拔了专项资金和物质,新建了归侨住房。同年12月,组建了3个农业生产队,添置了生产设备,为归侨们提供了必要的生产条件。为了使归侨种好稻田,农场选派了技术人员指导和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帮助归侨加强稻田管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了广大朝鲜归侨爱国热情和建设祖国的积极性,他们发扬朝鲜华侨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精神,在生活艰苦、条件差、生产设备简陋、不懂稻田生产技术的情况下,怀着满腔热情,艰苦奋斗,开荒造田,修筑水利工程,动用土方五万多立方米,开垦出水田近千亩,当年插上了秧苗,秋后水稻单产400多斤。第一次水稻收获,广大归侨倍受鼓舞,使他们坚定了信心,鼓足了重建家园的勇气。

       五十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关心和支持华侨村的开发建设,为了支持发展农业生产,投入了大量的生产资金,帮助华侨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多门路、多途径加快致富步伐。近年来,华侨村的发展得到各级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先后投入专项资金800多万元,帮助华侨村实施农村秸秆工程、修筑村路、环境整治、亮化工程、村屯绿化、文化广场建设、文化中心、稻田养蟹工程、居民改厕、房屋平改坡等项目建设,使华侨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十年巨变,2015年华侨村水稻总产量近800万斤,人均收入达到13000多元,创历史新高。如今的华侨村,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有了可喜发展,归侨、侨眷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派欣欣向荣的的发展景象。华侨村已经成为盘锦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联系点,远近闻名的朝鲜归侨、侨眷生活示范村。一个各业发达、繁荣富强的华侨村将重新展现在盘锦辽河三角州的大地上。

       五十年了,华侨村的归侨、侨眷们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许多归侨长辈长眠在这块土地上,他们的业绩历史将铭记!当我再次踏上这片故土,回首往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分,深情怀念曾朝夕相处,同甘苦、共患难的父母家人、归侨长辈,他们像是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我心中!


图1、原华侨村老归侨、老同学合影留念。




图2、老归侨、老同学在华侨村办公大楼前合影留念。




图3、纪念华侨村成立五十周年老归侨、老同学合影留念。




图4、老归侨、老同学举杯纪念华侨村成立五十周年。




图5、原华侨村老归侨在侨乡七彩庄园景区合影留念。




图6、新落成的华侨村便民服务中心全景。





图7、华侨村老归侨新居(1))。




图8、华侨村老归侨新居(2)。




图9、华侨村整洁的村街。




图10、华侨村丰收在望的稻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9

主题

34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62
发表于 2016-8-12 06: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在党的政策感召下,华侨村由原来的荒草滩,如今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欲村,看到漂亮的
房舍,幸福洋溢的归侨笑脸,真为他们高兴。旧貌换新颜,祝贺东方红华侨村成立五十周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616

回帖

5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58
发表于 2016-8-12 19: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东方红华侨村建的很好。 [s:141]  [s:141]  [s:141]  [s:143]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248

回帖

45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45
发表于 2016-8-12 20: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s:151]  [s:151]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s:141]  [s:1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053

回帖

898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84
QQ
发表于 2016-8-13 08: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整齐的街道、漂亮的房屋、丰收在望的稻田,五十年来的变化,感恩党和政府对归侨的好政策,使华侨村的朋友们受益匪浅!祝福他们!祝贺老弟在华侨村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和老同学、老华侨相聚快乐!谢谢!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943

回帖

283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33
发表于 2016-8-13 11: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五十年沧桑,旧貌变新颜,换了人间。
华侨村从荒凉落后的原野变成了今天的人间天堂,鱼米之乡,靠的是政府的关怀,还有广大归侨的辛苦奋斗,看着整齐的街道,漂亮的房屋,真为他们骄傲。谢谢森培学友在五十周年这个值得记念的日子里去看望那里的归侨们,照片里看到了李延政的身影,请代向他致以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2298

回帖

5611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5611
发表于 2016-8-13 17: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梁森培》的帖子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归侨们奋发图强,
    使华侨村发生了翻天伏地的变化。为华侨村
    的归侨们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321

回帖

522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16-8-13 22: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主梁森培同学的帖子
  
  华侨村的50年,记载着朝鲜华侨艰苦创业的历史,传承着朝鲜华侨一段伟大的传奇。50年过去,华侨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成了物产丰富,风光秀美的人间乐园。
  祝贺盘锦市东方红华侨村成立50年!向华侨村的朝鲜归侨和侨眷表示问候,祝您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据森培介绍,当年那里安排了143户403人的朝鲜归侨,这是北方的一个重点侨乡,我为在职的时候,没能去看看大家,至今深感不安和遗憾。看了您的报导和照片,看到生活在那里的侨胞,身体健康,生活富足,心里感到释然了一点。谢谢森培!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09: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王永焕) 的帖子

是啊,华侨村的变迁,得益于各级党和政府及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照,进一步体现了侨务政策的英明!谢谢您关注侨乡建设!祝初秋好!

图:华侨村牌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6-8-14 09: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卢顺志) 的帖子

谢谢大姐关注华侨村成立50周年资讯。祝您初秋愉快!


图:华侨村标志碑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8 01:15 , Processed in 0.0409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