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712|回复: 12

文心探微---《毛主席纪念堂前催人泪下的一幕》[转载]

[复制链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发表于 2016-9-9 02: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心探微之三】
     毛主席纪念堂前催人泪下的一幕[转载]
                            ——陕北婆孙俩瞻仰毛主席遗容记
                              佚  名
推荐导语
       这是几年前流传于虚拟空间的一篇文章,几经转载已经无从知晓原作者的名讳,也许是
故意隐去。在此谨向作者致敬!
       作者以洞察的目光、哀婉的笔触记录下来的、发生在特殊日子里、产生于朴素人间中的
感人至深的一幕,读来使人泪迸,心生敬畏,情感的闸门难以自制。
       罔论作者是50后抑或60后,关键是作者体恤民情,伸张正气,如若这种人多起来,主政
一方,将会是黎民百姓的福分。
       在下亦曾数度前往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几度高山仰止、每次都有叩击心扉的收益、
悟朴素民众内心涌动的激流及强大内涵。
       无声的、缓缓的、漫长的、肃穆的滚滚人流……
       虔诚地、仰慕地、淳朴地、理性地浩荡人群……
       队伍中不乏身着蓝灰土布、面呈古铜的解放老区人民……
       队伍中杂陈身着西装革履、同样顶礼膜拜的外籍人士……
       ——还有什么场面比这壮观?还有什么情感比这赤诚?还有什么精神比这纯粹?又还有
么超越时空比这众心归一?
       下面不妨摘取网上几段文字作为本“导语”的归宗:
       “总有一天,这个民族的良心会发现:我们曾经拥有过那么扬眉吐气的日子,一个旷古
未有的伟大民族英雄,以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洗雪了1840年以来的所有耻辱和伤悲”;
       “总有一天,这个国家的历史将会记载:我们曾经谱写过气壮山河的诗篇,一个农民的
儿子,在落后农业国的土地上,用社会主义创造了属于全体人民的工业-农业体系”;
       “总有一天,中国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将会承认:这个从来不缺少帝王将相的古国,曾
经拥有一位真正的人民领袖。这个被无数敌人咒骂、妖魔化的人却没有一个私敌,除了‘毛
泽东思想’,也没有遗产,但他有一张牺牲者的名单——从杨开慧到毛岸英”!
       “我们相信会的,总有那么一天,我们将代代传颂这个人的名字:人民领袖毛泽东!他
永远是我们心中不落的红太阳”!
       “千古公者,民族脊梁,人民永远怀念自己的领袖”。
       谨以此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冥辰四十周年。                                                                                                                                                                                                                              萧 辉 政
                                                                                                                              2016.09.09  于北京

以下为原文。谨作个别标点文字改动】
        很久没有在这个难忘的日子前去毛主席纪念堂了。虽说每次回北京,不论工作有
多忙,我也总是让司机在黄昏的时刻驱车去天安门广场。默默地围了广场转上一周,
向那背附着天边绚丽红霞的雄伟建筑投去深情的目光。那门楣上的金色大字仿佛是一
种力量和象征,使我心中升起无限的壮志豪情和沉思遐想,然后又默默地离开。
        于是,每年的这个日子,只要不在京,我总是委托我的学生或部属代表我,手捧
一束洁白的菊花早早地赶到纪念堂把花献到老人家的汉白玉座像前。他们出来后总是
拍些当时的照片寄给我,让千里之外的我能目睹9月9日的纪念堂前那条或在烈日下,
或在风雨中前往瞻仰的长长队伍。
        今天我特地起了个早,决定独自前往。这是一种心结,更不如说是一种信仰。
        在广场上,意外地看到一位年迈的婆婆带着一个小女孩,目光茫然地站在那儿。
她们的衣着陈旧,脸刻风霜。显然是从边远贫困地区来的祖孙俩,与节日大典前的繁
华氛围是那样地格格不入,已经引起了在广场值勤的武警、公安甚至于城管们的注意,
七八个人围着这对祖孙俩七嘴八舌地盘问个不休。那老婆婆更加迷惘,害怕得操了口
西北方言一个劲地解释,并不时地指点着纪念堂。
        我在旁边停下了脚步,听了半天,似乎能听到在说什么毛主席之类的话。那帮制
服人员已全然没了耐心,提起已经检查完的破提包想把她们带离广场,分明是要把她
当成上访人员处理(先和颜悦色地哄骗到一边再说)。这番又是盘问又是检查,弄
那祖孙俩更是战战兢兢,小女孩紧紧地抱了奶奶的腿不放。我上前分开那帮人,问她
道:您是想去毛主席纪念堂吗?她一听连连点头,对着我诉说起来。我细致耐心地听
了一下,连听带猜地算是明白了怎么回事。回头对那帮制服人员解释,这位老婆婆是
当年土改时期的妇女干部,她们祖孙俩人走了近一周的时间,从陕北的一个偏远贫困
之地专程赶来看毛主席的。
        有位制服人员颇有些不耐烦地上下打量起我来,竟问我是干什么的,要查看我的
证件。我一言不发冷冷地看着他。他说,穿成这个样,你敢带她进纪念堂?又有人接
言,她们要是上访的,出了什么事,你能负得起这个责?我差点大怒。人家这样大的
年龄了,连走带挤地赶到这,就是为了了结一个心愿,你们有什么权力非要将她当成
上访的处理?你们就没有在农村的亲戚吗?别人要是这样对待你们的亲人,你们又会
有怎么样的感受?我掏出证件,强克制住自己没摔到那个人的脸上。那帮人看过证件
后总算给了我个和谐的脸色,想解释。我说,不用您们费心了,我亲自带她进纪念堂。
        在存包处,我才发现在那个破旧的、印有毛主席头像和“毛主席万岁”口号的人造
皮革包里竟装着几块分不清是什么食品的面团团。老人告诉我,她和六岁的孩子就是
吃着这种干粮来到北京的。她都已经七十三了,她的三十多岁才结婚的独子死在外面
工地上,尸体不见、连个赔偿费也没有、媳妇也改嫁;老伴因病无钱治疗而过世,就
剩下她和小孙女相依为命。乡里看在她是老土改干部的面上一年给她们四十二元的补
助,她的身体有多种疾病,就是为了了结此生唯一的心愿,来北京《毛主席纪念堂》
看看毛主席! ——她为此省吃俭用了近年。
        我的泪水差点没掉下来。遂打电话找了个陕西的部属,让他带点钱火速赶到这里,
我身上是很少带超过二张以上的百元大钞。我把那些干粮放进我的挎包里,给老人和
孩子买了水和面包,那老人摇手拒绝了我的这些食品,一个劲催我快带她们去看毛主
席。我骗她们说纪念堂还没开门,让她们再等等。直至那个部属赶到,见到他们用家
乡话的交谈,那位老人的脸笑得格外明亮。部属告诉我,老人命运坎坷,曾两次嫁人;
在毛泽东时代,在党组织的关怀下,送医下乡的专家们治好了她的妇科病,四十多岁
才有了一个儿子。当得知马上就要去纪念堂时,老人倒了点矿泉水在手心,先在孩子
脸上擦了擦,又将自己的头发抿了抿,跟着我们站到了那广场上长龙般的队伍里。
        我从部属那里先借一千元钱,打算在出门时给她,并嘱托部属参观结束后将她们
带到我们单位的招待所找个房间,先让这祖孙俩住下,再给她们买上回乡的车票。在
门前的售花处,老人看到了不少人都去买花,她也要上前,我让那部属去,她死抓那
部属不放,非得自己亲自去。我看着她从贴身的衣内取出一个粗布小包打开,取出十
元钱(那是她小包里零碎小票里唯一一张最大面额的钞票)颤巍巍地买来二枝白菊花
和孙女各持一枝,伸长了脖子往前不断地张望着。
        衣着鲜亮的我们与身边这位老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起了旁人的注意。我不由
注意起瞻仰队伍中的人们来,看得出,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民众,他
们衣着朴素简单,甚至有些还称得上是破旧,但整洁。他们脸上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虔
诚和向往让此刻的我感到震撼。那老人在向她的孙女低声说着什么,我听不太明白,
便问部属,那孩子告诉我说,老人一直在向她的孙女说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之
类的话。那孙女颇为懂事地紧紧拉了奶奶的手似懂非懂地把头点。
        队伍在缓慢行进时,工作人员连连招呼让瞻仰者们掏出身份证,部属问了问老人
后为难地告诉我,她们没有身份证。我想了想说,没事,我俩有就行了。果然,那些
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忠实地体现在了以衣看人上,我俩的证件连扫也没扫一眼就让我
们过了。那检查的重点明显是在那些衣着朴素的普通民众身上。我那证件看来还是有
点份量,没费什么口舌,就使我带着这祖孙俩顺利地进入了纪念堂。
        我的眼有了点泪,透过有些模糊的目光,我看到那老人蹒跚着带了孙女毕恭毕敬
地把花献到主席汉白玉的塑像前,久久地、久久地不愿离开。在瞻仰大厅,突然一阵
女人的大哭声划破了宁静,我们看不到那痛哭者面容和身影,就听得在叫:“我要见
主席!------,我要见毛主席呀!------”
        人群起了点小小的骚动,那女人的哭声也很快由高化为了无。我估计这真是位上
访者,看到纪念堂工作人员熟练地、极快地处理好这个突发事件的手法,估计此类事
件在此已不少见了。
         当伟人那张安详的遗容出现在老人眼前时,她顿时老泪纵横,拖着孩子一下跪在
水晶棺前,双手紧紧地抓住栏杆,把皱纹密布的额头紧紧地抵在栏杆上,嘴角无声地
在颤动,却听不到一丝哭泣声。行进的队伍停了下来,那些工作人员也一时没了言语。
众人都静静地看着这位老人,她带了孙女只跪在那默默地流着泪水。我上前轻轻扶起
老人,部属抱起孩子,我的心是那样的疼痛,感到一种从没有过的压抑猛地向我撞来。
        在礼品服务部,我给老人买了尊主席的小立像,又把二枚像章分别佩戴在她们的
胸前。那老人紧紧地抓住那尊像扣在胸口上,回头望了渐渐远离的瞻仰大厅一屁股坐
在台阶上放声大哭起来。周围的人们都看着这老人无不闻声动容落泪。在门外,当我
把准备好的钱塞到她的手中时,老人连连推阻,死活不收。我因有别的事必须要先离
开。我把那钱交给部属,吩咐他要好好地按我的话接待这位老人,那孩子红了眼连连
地让我放心。我说,你得把她当成我们自己的母亲,家人来接待。千万!千万!
        我目送着老人离去的背影,看着老人远离的背影让我想了很多很多,让我在脱离
了那些行行色色的会所、办公室、商会、音乐厅等场所,认识到了另一面我曾经熟悉
却现已陌生的群体生存的现状。感受了这些曾为我们这个国家的兴盛做出巨大贡献的
民众们朴素的行为和思想的平凡与伟大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9

主题

34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60
发表于 2016-9-9 06: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今天(9月9日)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四十周年,四十年前我们为失去伟人而感到悲痛。
四十年后我们缅怀心中永远的丰碑而感到骄傲。毛主席的英明不倒,他的丰功伟绩,他的
思想也永远扎根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勤劳和善良人民的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050

回帖

897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74
QQ
发表于 2016-9-9 10: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四十年前的今天,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人们无限悲痛!人们永远怀念自已的领袖!毛主席永远是我们心中不落的红太阳!谢谢!

[s:144][s:144][s:144][s:144][s:144][s:1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发表于 2016-9-9 15: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s:144][s:144][s:144][s:144][s:144][s:144][s:144][s:144][s:14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发表于 2016-9-9 15: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敬佩文章的作者。也感谢辉政学兄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6-9-9 20: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思想风范和精神永存!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321

回帖

522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16-9-9 21: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主萧老师的帖子
    中国人民怀念毛主席,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s:144]     [s:144]     [s:144]     [s:144]     [s:144]     [s:144]     [s:1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4: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王永焕) 的帖子

正如作者文中所说,“感受了这些曾为我们这个国家的兴盛做出巨大贡献的民众们朴素的行为和思想的平凡与伟大的魅力”。民心所向,民心无坚不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4: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陈淑美) 的帖子

永远不忘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坚决拥护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主席永远活在亿万人民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04: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鞠保福) 的帖子

吃水不忘打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5 20:20 , Processed in 0.04802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