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420|回复: 12

〖网选〗

[复制链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发表于 2017-5-1 09: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用优雅的姿态度过五一假期? 2017-04-29 20:08
当五一撞上读书节

五一小长假你要做什么?

出去玩耍,淹没在人山人海?

宅在宿舍,疯狂刷剧?

或许你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来到图书馆或者找一个安静的咖啡馆,

品一杯茶、看一本书,

这个五一其实可以不太一样~

  

正值学校读书文化节,我们通过微博面向全校征集大家最喜欢的一本书。

经典之所以值得传送是因为他总是会赢得更多人的青睐,

在此小编为大家挑选出了征集过程中推荐频率较高的11本书,

如果你还没读过这些书,

那就快行动起来吧!

五一书单

1

  

《活着》

作 者:余华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它讲述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作品评价: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时代》周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09: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凡的世界》

作 者:路遥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作品评价: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给中国文学创造的神话,不仅是一个呈现在眼前的小说世界,以及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活在我们中间,而且还打开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人生格局就此改变:空阔、宽容、坚硬、柔软、写实,这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

——吴建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09: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

作 者:曹雪芹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它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作品评价:

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

——鲁迅

  

4

  

《挪威的森林》

作 者:村上春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恋爱小说。

  

作品评价:

《挪威的森林》“以纪实手法和诗意语言”注重表现“少男少女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对于纯真爱情和个性的双重追求……”超出了一般爱情描写的俗套,而具有更为深刻的人生意义。

——白烨

  

5

  

《飘》

作 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也是惟一的作品。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斯佳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通过对斯佳丽与白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作品评价:

横看全书,是一部老南方种植园文明的没落史,一代人的成长史和奋斗史;而纵观全书,则似一部令人悲恸的心理剧,以戏剧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在与内心的冲突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看《飘》,就犹如走进原始森林,越深越美。

——杨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09: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飘》

作 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也是惟一的作品。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斯佳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通过对斯佳丽与白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作品评价:

横看全书,是一部老南方种植园文明的没落史,一代人的成长史和奋斗史;而纵观全书,则似一部令人悲恸的心理剧,以戏剧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在与内心的冲突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看《飘》,就犹如走进原始森林,越深越美。

——杨绛

  

6

  

《百年孤独》

作 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作品评价:

我对《百年孤独》有非常真实的、崇敬的感觉。这样的作品会不停地卖,一代一代的人都会读,是畅销书。我没有办法预测如果重新出版的话是否会轰动,当年文学青年几乎人手一本。

——苏童

  

7

  

《三体》

作 者:刘慈欣

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第一部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作品评价:

这样一个没有英雄也没有希望的黑暗时期不禁让人想起了《悲惨世界》。但相比之下,《三体》少了一份绝望感,也并没有那么理想化,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未来主义与硬科学、现世问题交织在一起,让人拍案叫绝。

——《科学》杂志

  

8

  

《我们仨》

作 者:杨绛

出版社:三联书店

《我们仨》是杨绛在92岁时所著。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作者为读者讲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全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作品评价:

跟随杨绛先生哀而不伤的笔触,与他们一同欢笑流泪,体会一种积极愉快的家庭生活氛围, 感受他们三人之间,包含了各种表现形式的深厚而诚挚的感情,进而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好的理解。

——网络

  

9

  

《追风筝的人》

作 者:卡勒德•胡赛尼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小说。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讲述了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追风筝的人》清新自然,以新写实的笔法,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

  

作品评价:

极为动人的作品……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篇章……细腻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无须图表与诠释就能打动并启发吾人。作者对祖国的爱显然与对造成它今日沧桑的恨一样深……故事娓娓道来,轻笔淡描,近似川端康成的《千只鹤》,而非马哈福兹的《开罗三部曲》。作者描写缓慢沉静的痛苦尤其出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09: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追风筝的人》

作 者:卡勒德•胡赛尼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小说。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讲述了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追风筝的人》清新自然,以新写实的笔法,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

  

作品评价:

极为动人的作品……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篇章……细腻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无须图表与诠释就能打动并启发吾人。作者对祖国的爱显然与对造成它今日沧桑的恨一样深……故事娓娓道来,轻笔淡描,近似川端康成的《千只鹤》,而非马哈福兹的《开罗三部曲》。作者描写缓慢沉静的痛苦尤其出色。

——《华盛顿邮报》

  

10

  

《人间失格》

作 者:太宰治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是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而三篇手记与照片对应,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述了叶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丧失为人资格的道路的。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可耻的一生”。

  

作品评价:

无论是喜欢太宰治还是讨厌他,是肯定他还是否定他,太宰的作品总拥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宰笔下生动的描绘都会直逼读者的灵魂,让人无法逃脱。

——奥野健男

  

11

  

《小王子》

作 者:埃克苏佩里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作品评价:

我不会试图去解释《小王子》中的哲理,就像人们不会对一座大教堂或布满星斗的天穹进行解释一样。我也不会无知和狂妄到要给天穹写序,所能做的仅是借这个机会,再一次表达我对圣艾科苏贝里的这部天才制作的崇拜的热爱。

——莫洛亚

  

  

正如一个同学在微博评论里说到:

“永远没有最爱,只有更爱。”

众多的书单、不同的风格,

相信总有一款适合你。

选一本自己还没读的,

或者选一本自己还想读一遍的,

这个五一,

你也可以从书中看到一番不同的大好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09: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人做官做事,范仲淹都做到了极致。



范仲淹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1046年,范仲淹应老朋友滕子京的邀请,写下了《岳阳楼记》。在这篇著名的文章里,范仲淹发出了千古绝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个政治家对治国实践和历史规律的深刻思考,也是一个政治家超越时空的浩然正气,光烁古今,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宝贵财富。



远眺岳阳楼(资料图 图源网络)

尤其令人称颂的是,范仲淹之后,范氏家族创造了我国的一个家族传承奇迹,近千年而不衰,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家风纯良。

范仲淹是个流芳千古的政治家,无论得势还是失意,无论在朝主政还是将兵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为国为民,忠心耿耿。后人论宋朝人物,甚至“以范仲淹为第一”。

范仲淹出身穷苦,当了大官,却从未理所当然地要给自己、给家人什么补偿。他对物质的要求很低,要求家人也这样,一心只为国家、百姓着想。在范氏家训中,他叮嘱后人要志存高远、勤俭节约、遵守规矩、和气做人、清白为官,比如他在《告诸子及弟侄》中写道:

“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只与同官议,莫与公人商量,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汝看老叔自来如何,还曾营私否?自家好,家门各为好事,以光祖宗。”

范仲淹有四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四个儿子皆德才兼备,当了朝廷重臣,口碑极好。除纯祐因病早逝外,其他三个儿子均高寿以终。范仲淹曾评价说,纯仁得其志,纯礼得其静,纯粹得其略。“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范仲淹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没给子孙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留下的“先忧后乐”思想,又怎么是金钱能够衡量的呢?



范文正公祠(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宋史》记载,一次,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自苏州运麦至四川。范纯仁回来时碰见熟人石曼卿,得知他逢亲之丧,无钱扶柩返乡,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他,助其还乡。范纯仁回到家中,没敢提及此事。范仲淹问他在苏州遇到朋友了没有,范纯仁回答说,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扶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感到高兴,并夸奖他做得对。范纯仁后来做到了宰相。《宋史》评价说:“纯仁位过其父,而几有父风。”

有一个小故事:范仲淹回到苏州后,买了一块地皮,准备自己盖房子。盖房之前,请风水先生来看。风水先生看后高兴地说,这块地风水很好,在这块地皮上盖了房子的人家,今后世代都会出大官。范仲淹听后表示,如果真是这样,好处不能让范家一家独得。于是,他把这块地皮捐出来,造了一座学堂。

范仲淹临终时,《遗表》一个字也没提私事,空着手来,空着手去,但他依然活着,泽被后世,这是他不朽的生命!



范仲淹墓(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老虎山下有一座范家大院。200多年前的清朝雍正年间,范仲淹的第二十代孙范养源携家人迁居至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家道中兴,买下田产,修建了这座大院。范家从此在这里开枝散叶,如今,散落在罗江的范氏后裔已有两万多人。

千百年来,以“廉俭”为核心的范氏家风一脉相传。范家大院石柱上镌刻的“自喜奂轮光世泽,还崇廉俭绍家风”楹联,映射的正是范氏家风中“以俭养廉,以俭助廉”的思想精髓。

“千载家风应未坠,子孙还解爱青山”,范仲淹得偿所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09: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年,舍卫城里举办一场广受欢迎的庆典。庆典期间,许多年轻人用灰土加牛粪涂抹在身体上,然后在城里到处闲荡、喧哗。而且他们会停留在别人家的门口,直到那些人给他们钱才会离去。这些行为对城里的居民,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成为大家头痛的人物。

当时,舍卫城里有很多人是皈依佛陀的信徒,为了不使佛陀及比丘们受到干扰,这些信徒就请求佛陀在七天之内,不要进城托钵,他们会直接将供养品送到精舍去。同时,他们自己也尽量留在家中,不要外出。等到第八天,庆典结束后,佛陀及弟子们才再度受邀入城说法应供。

信徒们告诉佛陀那些年轻人在庆典期间所做的幼稚举止,佛陀便对信徒们开示说:那些年轻人因为无明,所以才做出如此缺乏庄重的举止行为来。接着劝诫佛弟子们,切切不可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更不可以沉溺在感官欲乐上面。应该时时提起正念,精进不放逸,这样才能够获得幸福快乐,最终证得究竟喜悦的涅槃大安乐。

于是,佛陀宣说此二偈言“暗钝愚痴人,溺于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莫溺放逸,莫嗜爱欲乐,警觉修定者,始得大安乐。”信徒们听完佛陀的慈悲开示后,非常欢喜信受,对佛法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

无常,不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任何人都无豁免权。也正是因为生命无常,所以我们更应该把握时间,好好精进努力。但要一般人精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心情好的时候就努力用功。心情不好的时候,对于修行这回事总显得垂头丧气、不屑一顾,甚至会暂放一边,总是凭借着情绪在修行。有句谚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样的道理,当一个人好不容易能够精进的时候,遇到任何状况都要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持续保持这份精进的心。不要借口过几天再来努力,因为人只要懈怠懒惰下去,心一旦放逸了,想再培养精进心回来,又要花一段很长的时间,有些甚至很难回到当初的发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09: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狂欢已经终止了。我们的这一些演员们,我曾经告诉过你,原是一群精灵;他们都已化成淡烟而消散了。如同这虚无缥缈的幻景一样,入云的楼阁、瑰伟的宫殿、庄严的庙堂,甚至地球自身,以及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将同样消散,就像这一场幻景,连一点烟云的影子都不曾留下。构成我们的料子也就是那梦幻的料子;我们的短暂的一生,前后都环绕在酣睡之中。”——《暴风雨》中的普洛斯彼罗如是说。



莎士比亚小说《暴风雨》 资料图片

在《暴风雨》这部封笔之作里,在普洛斯彼罗放下他的魔杖告别奇幻岛屿之际——莎士比亚说出了这段通透也最能予以人慰藉的独白:任何一个熟悉莎士比亚的读者,或者说作为一个有阅读经验的读者,总是会在《暴风雨》里看到属于作者自己的东西。莎士比亚作为一个闻名的剧作家,《暴风雨》作为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作品里对以往主题的再现(如同《皆大欢喜》的放逐继而回宫的设置、《麦克白》弑君夺位的情节),“地球本身”(The Great Global Itself)这样的表达就是会让读者想起泰晤士河南畔那所属于莎士比亚自己的剧院。所有这些来自梦幻的东西又会回归到它最初的样子,莎士比亚并没有想到400年之后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他的作品被一次一次地复排演出,他当时想的东西只能更加实际,当他作为剧作家的生涯结束,他需要来自观众的首肯。

“因着我法力无边的命令,坟墓中的长眠者也被惊醒,打开了墓门出来。”这是写在《暴风雨》的故事里却没有被普洛斯彼罗展现出来的一幕。但是这个形容仍然让我们想到了作者本身。在莎士比亚的作品里,他召唤了老国王哈姆雷特的鬼魂,召唤了苏格兰高地上的三个姊妹。而其实是,伊丽莎白时期奉行新教,鬼魂这个说法或者这个观念已经不存在了,那么这种背景下的鬼魂更加像一个“踪迹”,“踪迹”无法成为这个现行体系的一部分——但它仍然存在,它是我们写下的字上覆盖着的那把叉,它指向了更深的结构:经历过巨大动荡的人们的不适应和焦虑,曾经能够给予安慰的仪式现在已经失去了合法性,这给了莎士比亚这一代人心理上巨大的空洞,他早逝的儿子和哈姆雷特的名字仅有一字之差,无疑他将这份感情带进了他的作品,但是现行宗教并没有许诺他一条能和死者通话的路径,于是他在作品里召唤起了鬼魂。哈姆雷特在摇摆,在延宕,在自责,莎士比亚同样;而英格兰也早在1542年就已经明令禁止使用巫术,但无论如何莎士比亚仍然把三姊妹带上了苏格兰一场政变的中心。麦克白的弑君之心究竟是先于女巫的存在抑或是被女巫们激起,已经不得而知,《麦克白》后续许多情节并没有集中在女巫身上了,反而是通过三个模糊的女巫形象指向了某种暗涌,在哪些不可见的地方——我们的对于得失的恐惧会扎根会肆意生长,莎士比亚带给我们的仅仅是,动机的多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外在物,又多大程度来自于自己本身,这一片“程度”空间究竟如何丈量的问题,却不是答案。莎士比亚在一场腥风血雨之后仍然安慰了每个读者:不要用和你去爱的同等程度去悲哀,因为那样会无穷无尽。这就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创作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普洛斯彼罗就像莎士比亚的另我,他所有作品的精粹都在这个小岛上一一展现:他是神,但是他的魔力仅限于这个小岛上,就像莎士比亚仅在他的作品中一样:他们企求观众原谅他在戏剧中所做的一切,就像这些魔法会让“一阵空气”的爱丽儿也能“感觉到它们的痛苦”一样,至于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里他甚至召唤了上一个时代的幽灵,煽动了这一个时代的焦虑,他同样需要为这些“舞台上两点钟的悲欢离合”向所有他的观众祈求认可以及原谅。(文/蒋思洁)返回腾讯网首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09: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要]文人们写山,不仅在于写景,更多的在直抒胸臆,借山寓情,借山明志。

人间草木,原本生长在遥远而清冷的山上。




图源自网络

《诗经》中的山,有崔嵬、高冈、南山、首阳等等,质朴而厚实。《楚辞》中的山,有椒丘、空桑、灵丘、九疑等等,柔和、朦胧而神秘,富有浓重的神话色彩。

文人们写山,不仅在于写景,更多的在直抒胸臆,借山寓情,借山明志。

南朝谢朓傍晚登上三山,遥望京师,看到“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唐代王维描写终南山,也说“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可见终南山的巍峨壮丽的气象。

南北朝的庾信,登山赏景,看“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游山》),满心都是愉悦。



图源自网络

岘山,是襄阳的一处名胜,晋代羊祜在镇守襄阳的时候,常常与友人登岘山,有一次,他对友人感慨道:“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逝世之后,襄阳百姓便在岘山羊祜生前游憩的地方建碑立庙。因为这一典故,后代文人写岘山,难免会想到羊祜,也难免有历史兴亡之感。唐代的张九龄,曾两次登上襄阳的岘山,心情也是截然不同,于是感慨“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登襄阳岘山》)。张九龄如此,孟浩然亦如此。唐代的孟浩然就在登临岘山、见到羊公碑后,凭吊羊祜,怀古伤今,“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与诸子登岘山》)

李白独游敬亭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鸟尽天空,孤云独去,青峰历历,兀坐怡然,有遗世独立之感。

文人们游山登山,往往还有更为深刻的人生感悟。王安石曾经在辞职回家途中游览了褒禅山,深有所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09: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头条国内国际图片社会娱乐健康时尚军事科技汽车体育财经人文更多  
游戏 星座 家居 天气 滚动 .广告头条看世界
国际 东方头条  >   国际频道  >  正文 亲,暂时无法评论!
这个部落人身高不足1.5米 成人礼要被鞭打2017-05-01 09:05 睹图 我要报错0评论 .....

俾格米人(Pygmy)是指成年人身高不到1.5米的人种,这类部族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但是人口密度最高的Pygmy部族生活在刚果东北部的伊图里雨林中。摄影师Paul Salopek来到这里记录了他们的生活。
Pygmy男孩必须要接受男子气概的训练,这是一种成年仪式,每天早晨接受鞭挞,然后到深林中打猎或钓鱼,整个训练过程持续5个月。(照片中的男孩眼睛瞎了,但是他仍然需要接受训练,跑的时候,他将双手搭在前面孩子的后背上。)
5个月后,他们即将独立生存并养活家人。就像特种部队一样在训练时期用三根火柴和一个叉子在丛林中生存一个星期,但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未来这样的境遇不是训练,而是余生不断遇到的生存考验。(孩子们跟随善于撒网的猎人去丛林深处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6 02:56 , Processed in 0.0456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