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135|回复: 7

朝鲜华侨中学沿革

[复制链接]

30

主题

0

回帖

1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7
发表于 2011-7-1 23: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朝鲜半岛上仅有一所华侨中学-汉城光华中学。

解放后,在中共东北行政委员会和北朝鲜华侨联合会以及广大华侨知识分子、侨界知名人士的努力下,1947年8月,在朝鲜首都平壤成立了朝鲜第一所华侨中学-平壤华侨中学,校长由从国内聘请的崔成志老教育家担任。

1949年初,当时的中共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朝鲜境内各地的华侨学校,包括平壤华侨中学在内,全部移交给朝鲜政府管理,当年4月1日,朝鲜政府全部接管了华侨学校,并将校名改为《平壤中国人中学校》。

1949年夏,由于小学毕业生增多,在新义州又成立了一所华侨中学,《新义州中国人中学校》,校长由平壤中国人中学校调去的王辛逸老师和朱子芳老师担任。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平壤和新义州的两所中国人中学先后被美军飞机炸毁,学校停办,中国教师回国,华侨学生失学。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后,1951年初,将美李军赶回三八线,北朝鲜全境解放,为了朝鲜华侨子女的教育,朝鲜当局和华联会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在一些地区恢复了中国人学校,由中国政府从国内选拔优秀教师,派到中国人学校任教,成为“抗美援朝老师”。

1951年7月,被炸毁的平壤中国人中学校和新义州中国人中学校合并,在平北道新义州市重办了一所中国人中学校,校名成为新义州中国人中学,校长由原平壤中国人中学校的张启昌老师(战前中中国派来的中国老师)担任,由中国选派的高洁文、彭世辅、高凤岐、周诚、胡佩兰等五名老师负责主要课程的教学。

1952年夏,在靠近中国吉林临江的朝鲜中江镇和朝鲜咸北道清津市各设一所中国人中学,分别成为中江中国人中学校和清津中国人中学校,从国内大学毕业生中选出第二批中国老师来校任教。

1952年秋,朝鲜战争处在相持阶段,美帝的飞机对朝鲜城乡进行野蛮轰炸,广大华侨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中国政府动员华侨回国定居。1952年2月,新义州中国人中学校学生只剩下32名,1953年2月,学校宣布暂时停办,学生可转至中江和清津两校继续读或者回国求学。中国老师高洁文调去清津,彭世辅调到中江,其他老师全部回国。

1953年7月27日停战后,将清津市中国人中学校和中江中国人中学校两所华侨中学搬到平壤,两校合并称《平壤中国人中学校》,校长由原清津中国人中学校长王建智(抗美援朝老师)担任。

1955年7月,平壤中国人中学校有了第一届初中毕业生。为了提高朝鲜华侨文化素质和为初中毕业生提供深造的机会,1955年8月,平壤成立了中国人高级中学,其实就是在原平壤中国人中学校内设立高中班,并将校名改为平壤中国人高级中学校。1958年7月,首届高中毕业生共13名成了朝鲜华侨学校自己培养的最高学历的人了。

这期间各地中国人人民学校(小学)毕业生增多,急需入初中学习,朝鲜当局和华联会决定在平北道新义州市、慈江道江界市和咸北道清津市各成立一所中学,分别称《新义州中国人中学校》,校长孙范伍,《江界中国人中学校》,校长周静涛,《清津中国人中学校》,校长卢振琪。

到1961年为止,由于中朝两国政府大力支持和关怀,以及华侨联合会和广大华侨的共同努力,朝鲜华侨学校有了飞跃发展。全境内共有中国人民学校(小学)53所,中国人中学校3所,中国人高级中学校1所,初高中在校生有1300名。平壤中国人高中至1966年,共有11届毕业生,9届高中毕业生,共有400多名。

到去年(2010)为止,朝鲜共有4所中国人中学校,即:平壤中国人中学校、新义州中国人中学校、江界中国人中学校和清津中国人中学。9所人民学校(小学),分布在:平壤寺润、大咸山、义州、盐州、尤川、满浦、元山以及咸兴(无中国人老师)。

                                                                                                                延边大学华文教育基地名誉主任 教授 慕德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45

回帖

37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70
发表于 2011-7-2 08: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文字可真是很长,花费了我很长时间才输入完成!

不过还是非常值得的,了解了母亲当年求学的艰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321

回帖

522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11-7-2 11: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朝鲜华侨中学沿革的回函

慕德政、王发美老师:看到您发的照片和文章,感到很亲切,好长时间没见面了,一切都好吧?当年的慕老师是那样英俊箫飒,王老师是那样年轻漂亮,您们从学生时代开始相依相恋,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五十年,真是可贵,祝两位老师健康长寿,期待着在长春见到二位老师,希望在网上看到更多的老师的文章和照片。          学生   郭 麟 恭       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3

回帖

419

积分

骑士

积分
419
QQ
发表于 2012-3-10 18: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s:141]  [s:141]  [s:141]  [s:141]  [s:141]  [s:141]  [s:141]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学习历史[s: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1240

回帖

18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5
发表于 2012-3-16 14: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管理员) 的帖子

目前为止,朝鲜华侨教育史的唯一版本,就是慕德政教授撰写的《朝鲜华侨中学沿革》其他任何小道消息均不可信。这是国家经过严格把关后,选入《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www.hudong.com 请广大华侨相互传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发表于 2012-6-13 05: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慕德政) 的帖子

今晨打开网站,您的"生日会员"赫然在目。值此您77寿辰到来之际谨致最衷心地祝福!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气宇永冠白山黑水!顺致王发美老师安好!
                                                                                                        萧辉政
                                                                                                        于美云       恭贺
                                                                                                                                 2011年6月13日于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13-12-14 17: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慕德政) 的帖子

新义州中学校长应是王秉忠后期才是孙范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4

回帖

443

积分

骑士

归侨联盟

积分
443
QQ
发表于 2017-5-8 08: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前辈们的共享朝鲜中国人学校的发展历史, 我做为70后, 对于我的母校建校到发展阶段的历史
今日总算了解了. 希望我的母校能够长期发展, 并且能够培养更多的华侨子女.
快乐无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5 12:24 , Processed in 0.0427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