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533|回复: 3

辽宁“南大荒”的垦荒者—盘锦市朝鲜归侨

[复制链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1-7-22 14: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七十年代是朝鲜华侨归国定居的高峰期。盘锦市是我国安置朝鲜归侨比较集中的重点地区,除了吉林省松原市的扶余县就是辽宁省的盘锦市。建市前1973年6月统计:盘锦地区大洼、盘山两区共有不同时期回国的归侨290户、1270人。
        1984年6月5日盘锦建市,1985年3月统计:全市共有归侨1299人、侨眷702人,归侨中朝鲜归侨1292人,占总人数的99.5%。截至1989年3月,全市有归侨578户、1483人,侨眷429户、702人。截至1994年底,全市有归侨1095人,侨眷1507人。截至2004年底,全市共有归侨901人、侨眷1858人。归侨人数在全省位居第三位,是辽宁省的重点侨乡。
        盘锦市的朝鲜归侨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六十年回国的,按照中央确定的“农业安置为主”的原则,1966年至1969年间,先后有1280人被安置到盘锦地区,其中1966年192户、1001人,1967年30户、198人,1968年79人,1969年2人,主要分布在大洼、新兴、清水、新立、坝墙子5个国营农场。大洼农场为了安置回国定居的朝鲜华侨, 1966年2月成立东方红大队,同年8月28日、10月28日和1967年5月9日,先后三批共接受安置朝鲜归侨150多户、450多口人,成立3个生产队,垦荒耕种稻田900多亩。后期陆续安置来盘锦的30多户归侨,分别被安置到大洼农场的姚家、九号、王家3个大队,单独成立华侨生产队,队长均由归侨担任;二是七八十年代持护照回国安置的,基本上被安置到城镇,1979年至1985年间,全市共安置朝鲜归侨113户、293口人。
        朝鲜华侨在国外从事各行各业,回国后由于受文化大革命运动“极左错误”的干扰,被“一鞭子赶”安置到盘锦,没有考虑其个人的职业因素,全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此,1967年开始许多归侨多次赴省和进京上访,要求解决工作安置等问题。1968年,根据中侨委指示精神,对归侨中的技术工人、教师、医生等亦作了第二次调整性安置,使回国后被安置到农村在国外有正当职业的近百名朝鲜归侨被调整安置到盘锦地区的盘山、大洼、田庄台镇和所在农场的企事业单位工作。
       目前,盘锦市老一代归侨大多已经逝去,第二代归侨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第三代归侨已崛起并融入当地社会。近年来,由于国内归侨安置政策的调整,安置来盘锦市的朝鲜归侨寥寥无几。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归侨安享晚年,人数逐年减少并将退出历史舞台。
       四十多年来,盘锦市朝鲜归侨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来到辽宁的“南大荒”垦荒造田,开发建设盘锦,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许多往事和业绩将永远载入史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发表于 2011-7-24 07: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粱森培同学。[s:1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11-8-4 11: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s:1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2298

回帖

5611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5611
发表于 2011-11-20 06: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s:1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6 03:39 , Processed in 0.0400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