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于贤淑

战前我的父母和华侨前辈在金化

[复制链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发表于 2013-3-26 20: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父亲于文轩,17岁离开山东老家到朝鲜江原道金化郡扑奔我大爷爷,开始了他的异国谋生路。在餐馆里帮助打了一年杂后,开始学徒。三年满徒回老家成了亲,返回国外,再也没能回来。他在生命垂危之际,嘴里反复念叨“老天爷呀,保佑我好了吧,我好回老家”。
      
       打中国人那年,我大爷爷他们买卖收庄回了老家。我父亲跟着新掌柜刘丰泰先生当跑外柜的伙计。三年后,刘掌柜把自己的积蓄和下面两个
伙计的工钱(除去已支出的生活费)作为股份,合伙开起了一个中国料理“裕盛和"那年我母亲也来到了朝鲜。在附近租了2间朝鲜人的草房住了下来.。由于生活费上控制得很严,每集买1捆带叶的松树枝要坚持烧到5天后的下一个集。为了用最少的柴火做熟饭,她把灶坑里垫上石板,缩短和锅底的距离,松树毛燎尽后,就用手擎着松树枝燎锅底。一天只做一次饭,就点咸菜抹点酱,喝口凉水,每天就吃两顿。妈妈说这比他们的上一辈闯高丽国时过的日子可强多了。当时其他几户华侨的生活也不宽裕,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半年后经掌柜的同意,母亲到后厨去帮助刷碗,洗菜,打零杂,白吃白干,不用担心吃烧,使她心满意足,越干越来劲。生下我不到两个月就把我背上去干活。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到四十年代初,金化郡的两家中国料理已初具规模,它们就是《裕盛和》和《益盛德》后者是由从金刚山布匹庄撤回来的几户华侨合伙开的。
        日本鬼子倒台前,米面相当紧缺,馆子里靠卖盐水煮白菜帮子勾面欠维持了数日,最后还是关门停业了。父亲和华侨乡亲们还摆了一段时间的地摊。
        8.15解放后,在朝鲜的华侨,不再是三等下人了,从此过上了舒心的日子。解放初期,大批苏联红军的进驻,使客流量大增,加上朝鲜政府对华侨的政策有所放松,金化的华侨们如鱼得水,很快弥补了日本鬼子垮台前造成的亏空,收入大大提高。到朝鲜战争爆发前夕,华侨商铺由原来的两家扩展到七家,分布在金化郡的主街面上,郊区毕大叔家开的菜园子里种植的各种蔬菜,占领了金化的主市场。华侨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
        他们像广大旅朝华侨一样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梁俊远叔叔和刘金兰大姐代表金化华侨精心绣制的锦旗“毛主席人民的大救星”受到朝鲜中央华联会的表彰并载入了朝鲜华侨史册。
        虽然金化郡几户华侨艰苦创业的历史只是整个旅朝华侨史中淡淡的几笔,但是从中也不难看出:我们的前辈们和旅居其它国家的华侨前辈一样,都是智慧勤劳的群体。他们本来可能也会走进成功的殿堂,享受幸福的人生。是万恶的朝鲜战争剥夺了他们的一切,毁灭了他们的梦想,,把他们驱赶到拖老带小逃亡避难的路上,使他们变得一贫如洗,甚至是家破人亡。
       “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呼声。
        让战争贩子们见鬼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20: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我操作不当,出现发帖错误占位。只得请管理员帮忙删除,为保持发帖内容的连续性,我把上个帖子的大部分内容加进这个帖子中,内容的重复出现。浪费了大家宝贵的时间。
         敬请见谅。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1240

回帖

18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5
发表于 2013-3-26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3-3-27 05: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贤淑大姐父辈的经历,如同千万朝鲜华侨的先辈们一样,背井离乡到异国他乡谋生,经历曲折、艰难和坎坷,谱写了朝鲜华侨艰辛的创业史,先辈们为朝鲜华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事迹可歌可泣,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将永远铭记,并继承和发扬光大!
       值此,告慰先辈们的在天之灵安息,也祝愿朝鲜华侨事业继往开来、进步发展!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295

回帖

397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978
发表于 2013-3-27 05: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于贤淑) 的帖子


    万恶的清政府腐败堕落,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致使我们的先辈流离失所,跑到朝鲜,没想到从屎窝挪到尿窝,二狗子 穷高丽翻脸不认人,迫使朝鲜华侨不得不重新返回祖国,造成了两代人背井离乡,坎坷的经历,在我们每一位朝鲜归侨的心灵上,刻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07: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张志德) 的帖子

        志德同学:我在你展示于网上的地图里看到了金化郡,铁原和昌道郡的位置,非常兴奋。谢谢你的苦心,谢谢你赐教。等有空我写朝鲜战争那段时,更得多麻烦你。深信你会继续无私地帮助我。再次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0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梁森培) 的帖子


        森培同学:谢谢你关注此帖。正如你所说,咱们朝鲜华侨前辈们艰苦创业的事迹,我们将永远牢记。
        没有朝鲜战争,就不会有后来的穷朝鲜华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08: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刘贤一) 的帖子

贤一同学:感谢你能关注此帖。
         国际风云变幻莫测,错综复杂。习主席在坦桑尼亚的演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咱们中国一贯如此。我们62年前后跑回来的归侨都曾有过亲身体会,政府是那样的珍惜用鲜血凝成的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等有机会写“艰辛爱国路”时再叙。我想:各个国家和每个人一样,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度,而真挚的情谊是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南非是我国患难之交的真诚朋友。随着我国经济地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地日益提升。真诚的朋友会越来越多。你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053

回帖

898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88
QQ
发表于 2013-3-27 09: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于贤淑) 的帖子

读文有同感。我父亲六岁时爷爷去逝,十六岁时随大伯父和三伯父一起到朝鲜谋生。生活的磨难可想而知。是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我们要铭记并发扬光大!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616

回帖

5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58
发表于 2013-3-27 10: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于贤淑) 的帖子

我的父亲也和其他千千万万华侨前辈一样,受尽千辛万苦(背井离乡),最后在朝鲜去世。他们那一代人经历了太多的磨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9 13:09 , Processed in 0.04778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