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鞠保福

学习三中全会公报。

[复制链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发表于 2013-11-13 14: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三中全会公报看点有哪些,一张图让您读懂。
图解“三中全会”系列:
【之一】图解: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三中全会
【之二】图解:1978年以来三中全会公报高频词 “改革”提116次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 中国改革路线图
系列策划:
【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台前幕后
【之二】十八大以来中央释放的改革信号
【之三】改革发展,"中国信心"从何而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4: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解: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三中全会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2013年08月29日17:23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今年11月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下面通过一张图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三中全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发表于 2013-11-13 18: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鞠保福) 的帖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人心,我一定要和同学们一道努力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保福同学为在我们的网上课堂掀起学习热潮开了个好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3-11-13 20: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拥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我们也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2020年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6: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去春来”之会——邓小平春天里的宣言书

1978年12月18日,即将迎来冬至的北京异常寒冷。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日子,一个特别的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却使中国从此走向了春天。
春天里
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公报》一开头,就专门写了一个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在全会前,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为全会做了充分的准备。”原定20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却从1978年11月10日一直开到了12月15日,延长到了36天。3天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为期5天。有太多出乎意料、超过预设的改变出现在那次中央工作会议上,看上去似乎有些偶然。历史,总喜欢用这样偶然的联系,拼接必然的进程。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978年11月10日,北京京西宾馆,中央工作会议开幕。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再次走上中国领导人岗位的邓小平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法新社当晚发出的消息这样描述:邓先生似乎并没有由于他去年受到贬损而有什么改变,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年轻10岁。这次复出后,邓小平站在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他开始承担起那个被每个中国人铭记的角色——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此次会议一个核心议题:“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就是由他提出。
邓小平的“宣言书”
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邓小平文选》收入这篇讲话时作了这样一个注释:“邓小平同志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在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详细]
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

“一鸣惊人”之会——陈云扔出6颗重磅炸弹

“文革”中受到冷遇,长期“养病”
1962年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给陈云沉重的打击。毛泽东称陈云为“老右倾”。这样,虽说陈云的职务仍是中共中央副主席,但是他不再主持中国的经济工作了。陈云受到冷遇,长期“养病”。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陈云的名字虽然出现在222名的主席团成员名单之中,但仍只是中共中央委员。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央工作会议的前两天,议程按部就班,气氛波澜不惊。陈云坐在会议室面朝主席台的席位上——当时的他仅是一名中央委员,没有任何实职。
“六颗重磅炸弹”
11月12日,会议开到第三天,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分组讨论的东北组发言了。陈云提出了6个问题:一、“薄一波等61个叛徒案”,他们出“反省院”是中央决定的,不是叛徒。二、对于那些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定为叛徒的同志应给以复查,如果并未发现新的有真凭实据的叛党行为,应该恢复他们的党籍。不解决这些同志的问题,很不得人心。三、陶铸、王鹤寿等同志现在或者被定为叛徒,或者留着一个“尾巴”,应重新复查。四、彭德怀同志对党的贡献很大,他的骨灰应该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五、“天安门事件”是北京几百万人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不同意批邓小平同志的一次伟大的群众运动,而且在全国许多大城市也有同样的运动。中央应该肯定这次运动。六、康生的错误很严重,应当给予批评。
“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陈云的发言,可谓“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浓重的吴语普通话盖过了会场所有的杂音,代表们诧异、惊愕、兴奋,心情随着陈云抛出的一个比一个更有力量的炸弹而跌宕起伏。鉴于陈云的发言反响强烈,得到众多的与会者的支持,11月25日,华国锋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会上表态接受了陈云提出的意见。其中,尤其是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另外,在1978年12月10日,陈云在东北小组,还就经济工作作了一次发言。[详细]
陈云(左)与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思想解放”之会——代表们发言踊跃讨论热烈

1978年12月18日,古老的北京城瑞雪飞舞。上午10时,开启改革开放大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西宾馆召开。有了中央工作会议的充分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各项议题已经顺理成章。此次会议仅仅开了5天。
出席三中全会的中委169人
“铃铃……”清晨5时,闹钟刚响两声,张丽华也爬了起来,随后和一帮姐妹们赶往京西宾馆第一会议室布置会场——摆茶具、叠毛巾。张丽华今年54岁,30年前,她是京西宾馆会议科服务二组的一名服务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主要负责给主席台的领导续茶水。“会场里面的人坐得满满的,人和人挨得很近,从后面倒水还真得讲究点技巧,主席台也特别长,领导的表情也都很庄重。”张丽华当天留着齐耳的短发,身着白衬衣蓝裤子的她拎着5磅的大暖瓶守候在第一会议室外。“实际出席三中全会的中委169人,占中委201人的84%”、“列席的有9人”。
代表挑灯夜读文件
在张丽华的眼中,当时的邓小平总是在思考的样子。“他爱抽烟,出于健康的考虑,他的随员已经限制他的烟量了,每天也就两三颗。”但是在会议休息室,张丽华却看到,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却避着随员偷偷相互递烟,“或许有助于思考吧!”和邓小平一样,与会其他领导和代表都在为中国发展之计而努力着。夜深人静,寒风料峭,京西宾馆几层楼的房间仍灯火通明。那是与会领导正在挑灯夜读,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
代表们发言踊跃讨论热烈
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好充分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提出“摆开了讲,免得背后讲”,并对邓小平进行了鼎力支持。他更是提出“勤奋学习,解放思想”——“有的同志还是前怕狼后怕虎,墨守陈规,因循守旧,就是思想不解放,不敢往前迈出一步。怕什么?……如果讲怕,不怕中国贫穷落后,不怕中国人民不答应这样的现状?”
的确,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是以1978年前后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那时的会场,每个代表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啊,记啊。在小组讨论会上,代表们更是畅所欲言。在会议休息期间,与会代表三三两两走出宾馆,结伴在院子里散步。有的边走边讨论,有的边说边用手比划着,有的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显然还在思考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精神焕发,面容里透着兴奋”。[详细]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7: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变中国”之会——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立春” 后来发表的三中全会公报说:会议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12月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这一天是冬至,却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立春”。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走出了1957年下半年以来长达21年的“左”的阴影;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走上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腾飞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完成了这次华丽转身后,改革开放大幕开启,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详细]
人民日报刊发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DIV clearfix? clear>中国共产党勇敢的自我改变,适时的正确抉择,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前途未来。三十余年过去,这次抉择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源源不绝,泽被后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616

回帖

5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58
发表于 2013-11-14 19: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鞠保福) 的帖子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人心,现在的新闻联播也有看头了,我们每天都按时看新闻节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9: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丹东历史悠久,1982年在东沟县(现丹东东港市)发现的“前阳人”洞穴遗址证明,早在1.8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了。东沟县的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五六千年前,丹东地区就出现了农业、捕鱼业和较高水平的手工业。   据史料记载,丹东在唐尧时,归属看州领域,虞舜时属营州管辖,战国时是燕国的东部边疆要塞。秦朝时,丹东属辽东郡,一直延续到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时期,丹东是前燕,前秦、后燕的势力范围,除东部地区曾被高句丽割剧外,仍属辽东郡管治,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丹东地区全部被高句丽割剧。唐总章元年(公元608年),收复辽东,设置安东都护府,丹东地区属安东都护府,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靺鞨(mohe)族所建立的渤海国,曾以今丹东市区一半为鸭绿府。辽代,丹东为熟女真辖地。在今丹东所辖的东港、凤城 境内分别置寅州和开州,并在今丹东市郊的九连城设来远城。金代,丹东属婆速府路。   元朝,丹东属婆速府,后改巡检司,西部兼有盖州建安县地域。明朝,丹东地区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建汤站堡,次年建锘城。明万历四十六年,在有名的“尔浒”之战之后,后金乘胜攻取辽宁各地,从此丹东属后金势力范围。后金为加强边境统治,将沿江居民全部内迁,以今东港市十字街以西为禁区。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政府宣布“东边地带全部开禁”。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设凤凰厅和安东县,次年设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统辖全境。1876年安东设县治以后,随着鸭绿江水运的开发,最先在今市区的沙河镇一带形成人口比较集中的城镇。安奉(丹沈)铁路建成后,由于开埠通商,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形成带状格局。   1937年,伪满洲国始设安东市。当时,安东市与安东县(今东港市)并存,同属安东省管辖,为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统治辽东的中心。抗日战争胜利后,丹东先后经历了两次解放 。1945年9月丹东首次解放,成立安东市民主政府,隶属安东省,丹东是省民主政府所在地。1946年10月后,安东省大部分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占领。1947年6月丹东市第二次解放 ,安东省和安东市民主政府迁回丹东。1949年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对东北各省重新划分,撤销安东省建制,其所辖地区与原辽宁省合并,成立辽东省,省会为安东市。   1954年,辽西、辽东两省合并成立辽宁省,安东为省辖市。1959年,安东、凤城、岫岩、宽甸四县为安东市所辖, 1966年增辖庄河、桓仁两县,1969年划出。1965年安东市改称丹东市,取“红色东方之城 ”之意。成为辽宁省的省辖市。1985年,国务院批准丹东市为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88年丹东被国家列为沿海开放城市,丹东口岸被列为国家一级口岸。
<DIV js-added-are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9: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丹东历史悠久,1982年在东沟县(现丹东东港市)发现的“前阳人”洞穴遗址证明,早在1.8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了。东沟县的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五六千年前,丹东地区就出现了农业、捕鱼业和较高水平的手工业。   据史料记载,丹东在唐尧时,归属看州领域,虞舜时属营州管辖,战国时是燕国的东部边疆要塞。秦朝时,丹东属辽东郡,一直延续到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时期,丹东是前燕,前秦、后燕的势力范围,除东部地区曾被高句丽割剧外,仍属辽东郡管治,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丹东地区全部被高句丽割剧。唐总章元年(公元608年),收复辽东,设置安东都护府,丹东地区属安东都护府,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靺鞨(mohe)族所建立的渤海国,曾以今丹东市区一半为鸭绿府。辽代,丹东为熟女真辖地。在今丹东所辖的东港、凤城 境内分别置寅州和开州,并在今丹东市郊的九连城设来远城。金代,丹东属婆速府路。   元朝,丹东属婆速府,后改巡检司,西部兼有盖州建安县地域。明朝,丹东地区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建汤站堡,次年建锘城。明万历四十六年,在有名的“尔浒”之战之后,后金乘胜攻取辽宁各地,从此丹东属后金势力范围。后金为加强边境统治,将沿江居民全部内迁,以今东港市十字街以西为禁区。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政府宣布“东边地带全部开禁”。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设凤凰厅和安东县,次年设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统辖全境。1876年安东设县治以后,随着鸭绿江水运的开发,最先在今市区的沙河镇一带形成人口比较集中的城镇。安奉(丹沈)铁路建成后,由于开埠通商,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形成带状格局。   1937年,伪满洲国始设安东市。当时,安东市与安东县(今东港市)并存,同属安东省管辖,为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统治辽东的中心。抗日战争胜利后,丹东先后经历了两次解放 。1945年9月丹东首次解放,成立安东市民主政府,隶属安东省,丹东是省民主政府所在地。1946年10月后,安东省大部分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占领。1947年6月丹东市第二次解放 ,安东省和安东市民主政府迁回丹东。1949年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对东北各省重新划分,撤销安东省建制,其所辖地区与原辽宁省合并,成立辽东省,省会为安东市。   1954年,辽西、辽东两省合并成立辽宁省,安东为省辖市。1959年,安东、凤城、岫岩、宽甸四县为安东市所辖, 1966年增辖庄河、桓仁两县,1969年划出。1965年安东市改称丹东市,取“红色东方之城 ”之意。成为辽宁省的省辖市。1985年,国务院批准丹东市为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88年丹东被国家列为沿海开放城市,丹东口岸被列为国家一级口岸。
<DIV js-added-area?>
朝鲜华侨
      
     20世纪中期有华侨15万人,其中90%以上是山东人。山东与朝鲜半岛隔水相望,
水上交通极为方便;陆上,辽宁、吉林与朝鲜山水相连,许多山东人通过水上、陆上
两条渠道到达朝鲜。
  中朝两国人民彼此侨居的现象,虽然从殷商时期起,一直绵延不断,但在清政府
实行海禁期间,则明显减少。从清末开始,流入朝鲜的山东人才逐渐多起来。朝鲜华
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是汉城、仁川,其次是新义州、平壤、镇南浦、元山、清津、釜
山、大丘、群山、木浦等地。1910年山东籍华侨约1万人。
  日本吞并朝鲜后,朝鲜农村的劳动力不能满足其需要。时值中国动乱,自然灾害
连年不断,人祸天灾,迫使大批山东农民和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流入朝鲜谋生。1922年
朝鲜全境已有山东华侨10万人左右。此后,直到1931年“万宝山惨案”前仍有10余万
山东华侨。“万宝山惨案”后,朝鲜国内掀起反华排华浪潮,许多华侨被迫回国,华
侨锐减至三四万人。但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战争的需要,加紧掠夺朝鲜人民的资源
,仍需要大批劳动力。因此,日本侵略者以骗募和强抓的方式搜求华工。到1945年日
本投降时,在朝鲜的山东华侨、华工达5万人。
  朝鲜在抗美救国战争期间,由于祖国号召华侨回国,到1960年,华侨人数下降到
2万人。70年代只有六七千人。目前又增到22133人。

朝鲜华侨的职业  
  
  旅居朝鲜华侨的职业,有三种类型:一类是业主,包括经营商业、饮食业、工业
、农业和运输业的合股、独资企业与小商小贩、小手工业等;一类是华侨工人,包括
自谋工作和被招募从事职员、店员和各种劳动工人;一类是自由职业者,包括教师、
医生、艺人。这三种类型人中,以华工为多,占总人数70%左右。其次为自由职业者


一、业主  
  
  他们手中都有为数不多的资金,开始作小本生意,如开杂货店、小商店、馒头铺
、火烧铺、碾坊、豆腐坊等。自家经营或雇佣华侨作店员、职员。待有了一定的积蓄
后,即扩大经营,开设贸易行、饭店餐馆、绸缎布庄、茶庄、首饰店、药房、洋服店
、理发店、工厂等。20世纪20年代,为朝鲜华侨经济鼎盛时期,那时华侨经济实力甚
强。设在汉城、仁川、釜山等通商口岸的贸易商行,从中国进口大宗绸缎、布料、棉
花、成衣、粮食、盐、蒜、辣椒以及土产品,而后批发给各道、郡的集镇华侨小商店
、小商贩销售。1920年前后,朝鲜共有华侨饭店400余家,汉城、仁川等地,华侨已开始
开设餐馆。当时华侨开设绸缎布庄很多。1923年华侨在朝鲜总收入为2260余万元,其
中730余万元为绸缎布庄收入。1893年,华侨商人出巨资与清政府驻朝鲜使馆合办华
侨轮船公司,营京(汉城)仁(仁川)间的水上运输,后开办上海──山东(烟台)-仁川
定期航运。同时开办马车公司(40辆马车),经营京仁间陆上运输。华侨经营工业者为
数不多,1912年为1919人。主要有缫丝、纺织、织袜、造纸、砖瓦、铸造、机械、石
器、木器、服装、仪器、油脂、烟、酒等种类。大多为中型企业。但它在当时朝鲜工
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比重。如1927年朝鲜工业总产值为1.9415亿元;日本人在朝鲜的
工业总产值为1.3133亿元;华侨工业总产值为1759.0978万元。华侨农业主要是种植
蔬菜。1929年发展到3039户、11080人。主要种植白菜、黄瓜、韭菜、芹菜、葱等。
1923年,仁川、富平等地销售额达10万日元。
  
二、华侨工人
  
  朝鲜华侨工人基本上是三种:一种是城市工人,一种是矿场工人,一种是被日军
骗募、强征修机场、铁路、公路的工人。
  华侨城市工人,指在城市各种行业做工的工人,其中有建筑工人,各类工厂工人
,商店店员、职员,码头工人,烧窑工人,石匠,木匠,铁匠,瓦匠,车夫,厨师,
佣人,杂工等。华侨城市工人,在华侨城市人口中占很大比重。如1911年,汉城华侨
人口约为1400-1500人,而其中500名为石匠、木匠、烧窑工、杂工、佣人。华侨城市
工人以木器、金属、纺织、机械、窑工、仪器等行业为主。以1931年为例,纺织261
名,金属508名,机械113名,窑业400名,化学70名,木器1595名,印刷9名,仪器35名,
电气15名,其他108名。他们分布状况是北部多,南部少。仍以1931年为例,京畿60
名,忠南52名,全北27名,全南72,庆北50名,庆南57名,黄海190名,平南143名,平
北1819名,咸南150名,咸北50名。
  华侨矿场工人,主要是早年在美、日、英、德等国在朝鲜开设的矿场劳动的华侨
。后来这些矿全为日本帝国主义垄断。据统计,1918年9月末,朝鲜154个矿中,华侨
矿工为5135名,占总矿工人数的14.47%。另外,还有一些人,是日本侵华战争
期间从山东和朝鲜强抓的山东人和在朝鲜的山东华侨,被强迫投入到它在朝鲜的煤矿
、铁矿、金矿里做奴隶劳动。
  有的华侨工人,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从山东骗募、强征来朝鲜修机场、铁路、
公路的。
  
三、华侨自由职业者
  
  朝鲜在日本统治时,华侨在中、小学任教职员的较少,当时在朝鲜北部只有42名
。中医师、艺人的人数亦较少。日本投降后,1947年一次就调200名华侨青年进行培
训,充当教师。南部华侨中医中药业发展得较快,增加了许多中医师。
  朝鲜四五万名华侨在朝鲜劳动党和政府领导下,生活得到初步改善。他们和朝鲜
人民共同劳动,建设新朝鲜。

朝鲜华侨社团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7年上半年,在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领导
下,成立了全国华侨联合会(简称华联会)总会和各道郡华联总会的分支机构。它是新
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华侨团体。
  华联会总会常设机构为中央委员会,设正副委员长和组织、宣传、总务三个部。
各道华联会设委员长、指导员;市、郡(县)华联会设委员长,下设支部、小组。华联
会的任务是:在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联系侨众,动员教育华侨遵守并实施朝
鲜政府各项政策法令;以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精神热爱朝鲜;参加朝鲜的社
会主义建设;支援祖国的解放战争,宣传祖国的建设成绩;教育华侨团结友爱,促进
华侨同朝鲜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朝鲜华联会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华侨组织,其领导机构不是由侨众选举产生,而是
直接由中国驻朝机构或朝鲜劳动党委派干部组成的。1945年“八一五”后不久,苏联
红军司令部就成立了一个临时性的“华侨会”,推举刘得厚等3人办理华侨的一切事
务。华侨会建立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朝鲜劳动党委托中国驻朝办事处直接
领导;中朝建交后,由中国驻朝使馆直接领导。1958年交朝方领导后,朝方指定朝鲜
劳动党中央组织部统战科(相当于司局级)负责,直至中国“文化大革命”而中止。华
侨会的实际工作,由中国驻朝使馆负责指导。1983年5月,平壤市外事处委派新的委
员长赛宗恒、指导员贾广陆、副委员长安秉焕负责华侨会的工作。
  朝鲜解放前,华侨中华会馆于1894年成立于汉城。在这之前已有汉城山东同乡会
、仁川山东同乡会和北邦会馆、南邦会馆、广东会馆等组织。1910年创立了“中华商
务总会”,其后改为“中华总商会”。
  1930年,除汉城中华商会外,主要城市新义州、仁川、平壤、元山、镇南浦、釜
山、大丘、群山、木浦、城津(今金策)、清津、咸兴等都有商会组织。新义州商会还
在义州、楚山、江界、定州等处分别设事务所。据1936年统计,朝鲜全境共有华侨团
体31个,其中商会13个,会馆7个,商业组织5个,工会1个,农业会1个,慈善会1个
,帮会2个。除了南邦会馆、广东会馆外,其它社团组织的会员90%以上是山东籍的
华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08: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7名华侨被朝鲜政府授予3级国旗勋表彰对朝贡献

2003年03月18日 16:35

  中新网3月18日电 旅居朝鲜平壤的7名华侨日前被朝鲜政府授予3级国旗勋章,以表彰他们在支持朝鲜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贡献。
  据新华社发自平壤的报道指出,朝鲜华侨联合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李春茂今日介绍,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已发布了向这7名华侨授勋的政令,表彰他们为支持革命事迹地址建设所作的工作。平壤市人民委员会向他们颁发了勋章。
  据悉,受到表彰的7人中,李春茂、梁作军和于国利3人是侨联工作人员,而梁作田、陈广盛、贾德富和贾德钟等4人是普通工人。
  目前,旅朝华侨共有5000多人,其中2000多人居住在平壤。旅朝华侨一向把朝鲜当作第二祖国,不仅在工厂和企业里与朝鲜人民一起工作,平时也与朝鲜人民一起生活,为增进两国友谊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作出了贡献。旅朝华侨积极参加朝鲜社会主义建设,一起度过了前几年的“苦难的行军”。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风貌多次得到朝鲜党和政府的高度评价。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年曾向旅朝华侨的奉献精神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9-2 01:31 , Processed in 0.0434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