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329|回复: 4

看点历史~~网摘。

[复制链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发表于 2014-3-23 08: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林朝鲜族严格来说是外来民族,是中、日、朝三方堪界后的产物,那时已经偷越边境来到东北的朝鲜难民为数众多,为方便管理,才予以居留的权力,再后来就形成了留在中国的朝鲜人,二战胜利,朝鲜半岛恢复自由独立,根据在朝鲜人的要求,愿意回国的回国,不愿回国的中国国籍,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
扶余国,包括后来的高勾丽,按中国的史观,是在朝鲜半岛之外的,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国家之一,其存在时间是秦汉之际,当时朝鲜有自己的国家,是周、燕的属国国箕子朝鲜、其他的土著东夷系统的小民族国家-秽人、沃沮人韩人国家,但是扶余的支系建立了高勾丽,影响着中国北方和<A朝鲜半岛的历史。后来灭国后,大部融入汉族,少量归属新罗,与后来的朝鲜人关系不大,通常不反对朝鲜和韩国高句丽也视为朝鲜民族和国家的渊源之一。只是之一,不代表继承关系。
朝鲜人现代史学认为,以往只以高句丽新罗百济—新罗渤海—高丽才是朝鲜历史的正统,认为高句丽是朝鲜历史上的国家,并且汉朝四郡本来朝鲜之地,高句丽曾经抵抗过中国的侵略。
补充回答:
其实在康熙年间中朝堪界前,为了阻止朝鲜边民越境采参,清朝实行严厉的禁江措施。清廷通过咨文、敕书一再警告朝鲜“国有一定疆界岂容私越”,“盗参事小封疆事大”,强调疆界的重要性,试图阻止朝鲜边民的越境行为,要求朝鲜予以处罚。迫于清朝的压力,朝鲜对犯越罪人实行严厉惩处,一旦发现边民越江,无论是采参、打猎还是伐木,在江边枭示以警众人,地方官则远配边地。
从皇太极顺治、康熙
中朝两国虽未达成有关国界的正式协定,但是通过越境事件的频繁交涉可以看出,鸭绿江图们江已经成为两国彼此公认的、事实上的国界。康熙51年(1712长白山定界就是从这一前提出发的。到了光绪年间随着移居江北的朝鲜垦民增多,才有朝鲜(那时已经是日本殖民地了)试图图们江以北领土纳入朝鲜版图的问题,以至后来的“间岛事件”,才最终确立日据朝鲜后的这片边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9: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9: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天生适合吃素吗?
有人称吃素对健康有益,甚至说人类天生适合素食,真的如此吗?

金庸92岁生日当天与儿子查传倜合影
点击图片进入:金庸90大寿饭局捧新宠:她若演小龙女 我来导
本报讯 昨天,“金庸武侠与中国梦——百度贴吧金迷群英会”在北京举行。金庸先生亲属查台传、查传竞出席了活动。据他们透露金庸先生应该是92岁生日,而不是外界所说的90岁生日。他们还提供了一张金庸先生在92岁生日当天与儿子查传倜的合影。据介绍,金庸先生淡出公共视野,因为腿脚不便,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但身体很好。
据公开资料显示,金庸生于1924年3月10日,不久前刚好是他的90岁生日,百度贴吧“金庸吧”,一批忠实的粉丝手抄金庸全集作为祝寿方式引起关注。金庸先生亲属查台传昨日发表了“査氏家族100年”的主题讲话,谈到金庸小说对于华人的影响,称以前台湾中学生几乎人手一本金庸的书,里面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教义给学生们很多正面的影响。网络发展以后,现在20岁的孩子也受金庸小说的影响,虽然有些调皮捣蛋,但是能够遵守华人儒家的一些规范。”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说,当初研究金庸,很多人批评说北大堕落了,但是20年以后读金庸已经是非常高雅的行为,像读四大名著一样。
百度贴吧介绍,“金庸吧”目前汇聚了逾20万名吧友,在贴吧中国当代作家目录下排名第三。90后成为了贴吧金迷的主力,占据78%的份额。金庸笔下人物黄蓉和令狐冲吧最具人气。
<DIV ipad_none? page_bg>

<DIV ss_none?><DIV mar20? ipad_block ss_none>

金庸的传奇家世:

·[独家]图解金庸族谱:他是蒋英表弟 琼瑶表舅(图)
·金庸笔下表哥形象高帅富负心汉 亲表哥是徐志摩
·金庸族亲名人多 徐志摩琼瑶皆为亲戚
·金庸家族小史:一门七进士 叔侄两翰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9: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百三:做好股票 要懂得识人

2014/3/24 7:30:04      搜狐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吾师。”人的一生获得的很多知识,以及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及其思想、视野、境界、精神、胸怀有绝大部分来自自己尊敬的老师,尊崇的好友, 而个人一生能否做好股票,能否脱贫致富,投资观念的正确与否,能否累累获胜盈利,少犯错误,少亏钱,与此关系极大。
毛泽东在1946年开始的三年中,能领导200万军队打败800万国民党军队,与他的能识人用人关系极大;周恩来的政治外交能力,刘伯承,彭德怀,林彪,粟裕等高级将领的军事才华,被毛泽东一一重视,并将他们的才华发挥到了极致的程度。他说:“小平文不下少奇,武可以达到林彪,是个人才”。这都说明他识人,理解人,会用人。
刘备与曹操,都是识人之王。郭嘉在世,曹操等于多了个极好的诸葛亮似的高级参谋,累谏累听累累成功;可惜英年得病早逝,所以赤壁大战失败后,他在退到许昌后,当着众人之面失声痛哭:“如果奉孝(郭嘉)在,就不会有此大败了。”文武官员无不惭愧不已。
刘备与诸葛亮,其实诸葛亮的聪明、智慧、视野、战略思想什么都比刘备强,但在识人、用人方面刘备比诸葛亮更高一筹。刘备“桃园三结义”,交下了关羽、张飞二好友,他们终生衷心耿耿帮助他;他厌恶无忠无义的吕布,劝曹操杀之。他重用徐庶,诚恳拜他为军师,结果徐庶走马荐诸葛,最终成就了刘备的一番伟业;他第一次见到赵云,就发现他是一个年轻忠勇的将领,初次分别即依依不舍地留下了泪水,感动得赵云后来一生追随他打江山;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得了个终生的良师益友,尽管诸葛亮比他年轻十多岁。在三国的争斗中,刘备的力量原来是最弱的,但靠着“人和”,他终于成功了。刘备后来在白帝城去世前请诸葛亮从成都赶来诀别,他看着刚刚走过的马良的弟弟马谡问诸葛亮:“马谡怎么样?”诸葛亮说:“马谡博览群书,是当今的英才。”刘备轻轻摇摇头:“马谡言过其实,不堪重用。”刘备又谈到太子刘禅,对孔明说:“我出身贫寒,得到军师、丞相您的帮助才得以成功,您的人品、才华、智慧比曹丕高明十倍。刘禅,你能辅之则辅之,不能辅之则取而代之。”诸葛亮闻言大惊,表示一定会辅助刘禅,领导好蜀汉。后来,诸葛亮错用马谡,失街亭,唱空城计,差一点被司马懿俘虏。他挥泪斩马谡后大哭,说:“吾不听先帝临终之嘱,才致今天大败也。”
其实,刘备对其子刘阿斗也看得很准,可谓入木三分,他对诸葛亮讲“可辅佐亦可不辅佐刘禅”的话,也是为国家着想,发自内心肺腑之言。而诸葛亮则过于愚忠。最后刘禅以城内尚有数万大军,完全可以坚守,等姜维领兵回援,但却一意孤行地向邓艾等3000士兵投降,可见是个蠢猪愚猪---地地道道的亡国之君。
我的一生中,在华南师大、在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在复旦大学都有很多好老师、好同学、对我的帮助、教益极大。在投资理财方面,他们对我的帮助之大,可以说是高师、终生之师;说他们是终生恩师是出自内心的感激真言。
在投资理财中,我也多方寻觅好的老师和朋友,因为我感觉到我的智商是不高的,只能算中等,凭我的智商是难以战胜惊涛骇浪的股市的,我有如下几个体会供大家参考。
第一,做股票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一定要自以为非,在大量买进某一种股票或债券基金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拿不住;易跑掉好机会,一定要问个明明白白,心里十二分的踏实,才敢下单,几分之一几分之一慢慢地买。有的人水平很低,个性很强,随意任性乱买,哪有不亏的呢。
第二,在请教老师的时候,不要过分地相信权威名人,特别是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名人。他说的越满越拍胸脯,打包票,你越别信他,反而是战战兢兢的老股民可作良友。记得刚开始做股票的时候,我只有几万元,听了一个名人的话,买进一个股票,当天就亏了4800元,因为老是记着他的话,不想割,结果越亏越大;当时难过了几天,再也不敢问他了。
第三,不要随便相信周围的邻居、同学、普通朋友,他们可能是你信任的亲人,他们不会有意地捉弄你,骗你去买哪个股票,他们不是庄家要你去托盘,告诉你的也是他们的真心体会,但他们自己往往也在亏损。因为,统计资料表明,中国85%的投资者处于亏损之中,加上盈亏平衡的,真正盈利的就比例很小,你的亲戚、朋友、邻居应该说绝大部分是平常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的一个亲戚跟着她的邻居在做,我问她邻居做得怎么样,她说亏了30%,我叹了一口气说:“老师亏30%你还做得好吗?一定要跟做得好的在一起,远远避开亏损者。可以作为朋友,但投资决不请教他。”
第四,慢慢地你就会在证券市场摸爬滚打中发现为数不多的高手,他们看大势看得很准,高屋建瓴。可以长达1-2年,2-3年,甚至10年之久,他们学习勤奋,每天早晚都在看资料,看《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金融投资报》等,他们不断从网上汲取重要信息。他们洞察力很强,逻辑严谨,走一步想三步。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二错”,善于改正自己在投资中的致命缺点。我亲眼看到我们身边的某位朋友,从1400元做到6亿多元。我也亲眼见到有的朋友,从国家机关下海后,努力学习,联系实际,稳健操作,从4万元做到20多个亿。我们也亲身碰到过这样的阿姨,她为两个投资高手、专家每天买盒饭,他们手把手教她做股票,怎么组合、怎么投资,10多年过去了,这些高手都达到10亿以上,而这位阿姨也糊里糊涂地达到1亿以上。当时我带着学生去看那两位高手恩师,她奉命和先生买食品招待同学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同学们围着这位阿姨问:“不好意思,王阿姨,能告诉我们有多少资产吗?”她很谦虚地摇头说:“不行不行,我跟他们比,差得远了,多的时候1.1亿,少的时候0.9亿。”在场的复旦大学研究生、大学生,无不感叹惊讶。我也一夜没睡好,一个复旦金融学教授,理财还比不上一个买饭阿姨啊!回来后,同学们有的给父母打电话,有的找男朋友女朋友谈感想,说:“一个买饭的阿姨,初中文化,都能做到一个亿,我们为什么不行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碰到了2个好老师,他们热情地无私地帮助她,只要她买买饭而已。可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何等正确,我想,有的同学尽管会去买饭,也不会像那个阿姨一样谦虚地学习,因为人们大多个性很强,不肯在关键时候事事请教。
第五,当你发现在你生活中有几个老师出现的时候,他们往往是水平很高的传奇人物,你必须挑选,挑选与自己性格、脾气、风格相合的老师。有的老师水平很高,但不一定适合你,那你就听听,做大思路方面的参考。比如,北京的某大师,他的操作方法我是跟不上的,在5元多时买进盐湖钾肥,涨到90多元,又跌到30多元,又涨到50多元,他也不走,这种大起大落对我来说是很难承受的,我有我自己的方法,从最高点跌一定的百分比,坚决跑掉,止盈止损很坚决。慢慢我发现,上海有位高手特别适合我,他做得很小心,非常谨慎,但在安全系数高达95%-98%的时候,他会以60%的仓位买进某个证券,但一旦风险来临,他又会坚决地全身而退。有一次他明确地说:我将在很长时间不进股市,例如2008年一二月份。后来我发现,他对宏观经济的看法、对金融形势的看法都非常严谨,其水平完全不亚于好多北大、清华、复旦的金融学教授,因此我每周都向他请教一两次,受益匪浅。这些老师虽然都很有钱,都成功了,但心地依然都很善良。有一次为了劝我买进一个债券,一个挚友专门从西面的徐家汇赶到东面的复旦大学来,提醒我说可以买了,可涨10%,后来果然涨了10%。2006年10月,股市进入大牛市的初期,他们又专门赶到复旦大学来,劝我满仓买入招商银行,我当时很奇怪,为什么要买招行,而不买更便宜的工行、建行和中行呢?万一招行的行长退休了、调走了怎么办呢?他们问我:复旦大学的校长退休了、调走了,谢戏德校长去世了,复旦大学会变成普通大学吗?我听了吃了一惊,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他们的看法很有见地。第二天,满仓买入了10元钱的招行,后来它一直涨到了40多元。
第六,与这些名师智者交朋友要真心诚意,出自内心地尊重他们、佩服他们、感激他们。而不要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那样你最多听他的话买了个涨停板的股票,好像在马路上捡了个“皮夹子”。过不久又会陷入亏损的怪圈之中,不要为交朋友而交朋友。要把他们当作老师和亲人。像上海、北京的高手都是我们多年的朋友,在学习上,工作上力所能及地互相帮助,急朋友之急,想朋友之想。
第七,与名师智者交朋友,做学生,不要计较他的个性、脾气、个人习惯、风俗。如有的高手比较节约;我经常对同学们讲:这是他的特点,不是他的缺点;不要在乎,要尊重他的习惯,他爱怎样就尊重他怎样。
总之,巴菲特就在我们身边,要相信在这些名师智者的帮助下,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摆脱贫困,走向小康,自己会迅速富裕起来。
本周股市:市场分歧很大,看多的认为这个位置很低了,市盈率比任何时候都低,尤其是银行等大盘蓝筹股,再往哪里去跌呢?加之房地产不能炒了,资金会流回股市。但看空的却不敢进场,担心实体经济总体不好;房地产调控明松暗紧;美联储再缩购债规模,并暗示将加息,使人民币汇率继续大跌;新股700多家嗷嗷待哺,怎么弄,也得抽血;加上国家股、法人股兑现;等等;不敢大幅增仓。周四大跌, 周五大涨,市场扑朔迷离。此外,周五大涨的原因据说是市场盛传:香港有媒体在说,本周末中国将公布两大利多,一是准备金率会下调;二是优先股会推出。据我们分析:“准备金率下调”几乎没有可能,本周央行做了两次正回购,正在回笼资金,怎么再大放资金呢,且人民币汇率下跌严重,美国在收缩资金,我们再放大资金,这是很矛盾的,不可能。第二,优先股有可能推出,但最多搞两家试点就会失败,原因是现在债券利率这么高,09怀化债为8.1%利息,08新湖债是9%利息,优先股给买它的股东什么利息呢?高于债券,上市公司会同意吗?压力太大了。低于债券,优先股谁要呢?因此,这个改革估计最多是昙花一现,又是不了解国情,不懂股市的领导人的异想天开。中国股市最大的利空就是不懂股市的人在管股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4: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日,刘晓庆在微博晒出一组畅游美国洛杉矶的照片,并透露《风华绝代》美国巡演第一站已结束。不过,刘晓庆因身穿碎花上衣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送上“花大姐”的称号。

帖子附图:
帖子附图:
描述:4月6日一早,刘晓庆在自己的微博上晒出一组蹦高照,她写道:“今天,旧金山,传奇话剧《风华绝代》,在Flint Center (佛林中心,美国时间5日晚上7点,演出第145场。赛二爷,飞!”有网友留言道:“动作和年龄严重不符,说你40岁,我信!”也有人表示关心称“小心闪了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9 13:25 , Processed in 0.03976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