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28|回复: 6

大家这些年

[复制链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4-5-31 08: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今年5月,我和家人回归整整48个年头,人生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几十年今昔对比,大家经过辛勤努力,感到现在生活很充实。
       盘锦市是我国安置朝鲜归侨比较集中的重点地区,六七十年代是安置的高峰期,八十年代末期全市有归侨578户、1,483人,侨眷429户、702人,归侨人数在全省位居第三位,是辽宁省重点侨乡。
       六十年代,鉴于回国时的历史背景,大家放弃了在侨居国所有的资产,依然奔向祖国,回国后一贫如洗、一无所有。为了安置好这些朝鲜华侨,使得大家能够安居乐业,国家调拔了大批专项资金、人力和物质,新建了归侨住房。组建了农业生产单位,添置了生产设备,为归侨提供了必要的生产条件。朝鲜归侨大多山东籍,擅长园田种植,为了使归侨种好稻田,农场选派了技术人员指导和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帮助归侨加强稻田管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了广大朝鲜归侨爱国热情和建设祖国的积极性,他们发扬朝鲜华侨勤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在生活环境艰苦、生产设备简陋、不懂稻田生产技术的情况下,怀着满腔热情,艰苦奋斗,开荒造田,修筑水利工程,当年水稻生产喜获丰收,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创造了奇迹。
       几十年来,各级党和政府对朝鲜归侨关怀备至,关心归侨的冷暖和疾苦,为归侨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别是本地区1985-1986年连续两年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时,许多居住在乡村的归侨房屋倒塌、半倒塌,土地被淹,农业生产绝收。灾情发生后,引起了各级政府和侨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扶持归侨侨眷恢复生产,上级侨务部门拨付了大量木材、水泥等建材,扶持受灾归侨重建住房,并拨付了化肥等大量农用物资,支持分布在农村的归侨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并对一些重点贫困户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使得他们能够尽快脱贫致富。大洼县东方红华侨村,是辽宁省唯一以“华侨村”命名的侨乡。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和部门投入了600多万元专项资金帮助华侨村实施农村秸秆工程、修筑村路、环境整治、亮化工程、村屯绿化、文化广场建设、文化中心等项目建设,使华侨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华侨村已经成为盘锦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联系点,远近闻名的朝鲜归侨、侨眷生活示范村。
       这些年来,大家团结、携手,互相支持、关爱,犹如一个“大家庭”,逢年过节、谁家有啥事,大家经常聚一聚,唠唠家常,叙叙旧,体现了朝鲜华侨“亲如一家”的亲情。四十六年风风雨雨,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勤俭持家、艰苦创业,开发建设盘锦,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许多老一代朝鲜归侨长眠在这块土地上,他们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勤劳朴实的精神境界,永远是我们学习和继承的榜样,他们的风范将永载史册、千古流芳。
       这些年来,由于国内归侨安置政策的调整,安置来盘锦市的朝鲜归侨寥寥无几。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归侨安享晚年,人数逐年减少,并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晚辈们继承和发扬了朝鲜华侨勤奋、刻苦、敬业的优良传统,不少孩子们学业有成,考上各类高等学府,毕业之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他们为朝鲜华侨挣得了殊荣,他们是朝鲜华侨未来的希望!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想念离去的家人、亲朋好友和乡亲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日,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我们都老了,再过些年,大家都要同走一条。让我们站好最后“一班岗”,携起手来,把我们自己的网站办好,让社会各界多多了解朝鲜华侨的过去和今天,以及未来的愿景,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把朝鲜华侨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好的品德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继续发扬光大,坚定政治信念,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针,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各条战线上发奋努力,为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值此,端午节来临之际,借“朝鲜华侨网”这个平台,向盘锦市的乡亲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并祝愿大家身体安康、家庭幸福、节日快乐!     
      “朝鲜华侨网”是我们的快乐家园,祝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及其朋友们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图、1996年9月27日庆祝东方红华侨村建村30周年庆典期间原华侨村老归侨合影留念



说明:照片中的王洪顺(前排左1、张洪利(前排左3)、丁立德、秦玉山、宋光亭(前排左6-8)、王希英(中排左5)、张传荣(中排右3)、梁林培(后排左2)、任修伦(后排右5)、候宝玉(后排右1)10位老归侨已经辞世,在此表达悼念之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9

主题

34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62
发表于 2014-5-31 10: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老一代朝鲜华侨是具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在异国他乡创下了家业。我们这一代继承父辈的
光荣传统,归国后又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我们的
下一代,下下一代是否传承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不能希望他们什么了,更不能按我们的思维方
式去要求他们了。但希望有志青年华侨,不忘自己血脉流淌着几代父辈闯关东的热血。把传统
美德和品质传下去,为实现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655

回帖

7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
发表于 2014-5-31 13: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人间的常情,我们这里不过这个节日,可也经不住思念的心情,只有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与大家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地度过佳节!!!
[s:141] [s:141] [s:141] [s:141] [s:1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053

回帖

898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86
QQ
发表于 2014-6-1 16: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通过侨网这-平台,大家了解了辽宁省重点侨乡的故事。他们自尊、自重、自爱、自强,艰苦创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19: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王永焕) 的帖子

是啊,我们的长辈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它是我们事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它像座右铭,教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事,为事业而奋斗!祝您和家人节日好!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19: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孙国华) 的帖子

是啊,过节了,念旧是年长人的习惯,“每逢佳节倍思亲”人之常情,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祝您和家人节日好!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19: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陈淑美) 的帖子

是啊,六十年代朝鲜归侨,代表了一代老朝鲜归侨的风范,那一段人生经历大家永远不会忘记,对每一位老朝鲜归侨来讲,是一块永远抹不去的烙印。谢谢您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9 05:52 , Processed in 0.04016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