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27|回复: 4

漫漫人生

[复制链接]

196

主题

1240

回帖

18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5
发表于 2011-12-1 22: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id=read_tpc mb10?>人生记忆中烙印最深、永远抹不掉的是童年时代的故事,以及兄弟姊妹般的童年朋友们。
人生不应该忘记的事情是恩惠,恩惠是来源于善良的好心人之中,有了那些善良的好心人,在困境挣扎的人才能生存下来……。
我经常怀念小学时候,同班同学以及他们的父母,和吉州所有华侨。在他们的无私帮助下,我才能上学读书,走过漫长人生到今天。
我们姊妹四人我最小,12岁的哥哥到很远很远的江原道元山市做苦工,两个姐姐在舅舅家,六岁(1948)的我,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给华侨家做针线活,做好的鞋子、衣裳就往各家送,跟着母亲到过好多华侨家,他们待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时候留我在他们家和他们孩子一起玩,一起吃饭……。
永远也忘不掉童年时代的同学家:
一、郑宝源(现住丹东),当时在朝鲜吉州,他家开磨坊(米面加工)他父亲(郑明新)是有文化的人,母亲为人善良。每当晚上收工后,郑宝源和他的两个哥哥要打扫磨坊,从机器里打扫出来的杂面粉装进小袋子,让我带回家,这就是我和母亲的口粮。 他们家兄弟五个,是吉州有名的(아들부자 집),加上我,哥们六个像亲兄弟一样。一九四九年上小学时,一起上学校,放学后还把我送到家。
二、刘克英(现住长春),在吉州华侨中有声誉,知名度较高,虽然是菜农,几间房屋组成的大宅院,在当地显得很有气派。她们家姊妹六个,也是当地闻名的(딸 부자 집)。她父亲(刘春有)待人和蔼,说话时总是笑呵呵的很风趣,记得有一次他看到绿油油的菜地说:“老佛爷慈悲呀!大白菜长得多好啊!”每当我和母亲去她家送做好的针线活时,不但留我吃饭,而且留我在她家玩,并吩咐用人(保姆),将墙上挂栏里的水果拿出来给我吃,让我母亲放心的去挨家挨户接针线活,并送做好的针线活。
三、张秀兰(现住丹东),在吉州火车站前,门前挂着《中华食堂》的饭馆就是她家。每当上下火车时,都要到她家,就像亲戚一样走动,生活上对我母子帮助很大。
四、刘宪英(现住北京),她父亲(刘家福)在吉州站前路旁,有一家门面整洁的饭馆,就是她家,有时候母亲在外奔忙时,也把我留在她家。
五、站前路还有一家姓王的中国人馆子,王凤明(现住牡丹江),他父亲(王洪章)、倪惠洁家等,当时在吉州有好多华侨家,都在帮助我们母子。现在回忆起来我的童年,进过百家门,吃过百家饭的好运儿童。
今天我只能用永远铭记、怀念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谢意。
对我们帮助最大、改变我家的处境的,是吉州华侨联合会。
一九四九年夏天,在华侨联合会的组织下,筹集了路费,母亲领着我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江原道元山市,看望在那里做苦工的哥哥,
哥哥打工的一家大饭店,在元山市唐人街,叫《中华园大酒楼》楼上是雅座,楼下是普通饭堂。老板娘特凶,每天哥哥不但要在厨房里忙碌十几个小时,而且还得听老板娘的使唤,十二岁哥哥腿肿得走路都很费劲。
当母亲看到我哥哥的样子,一下子就昏倒在地,凶狠的老板娘大喊,快抬到外面去……,这时候有一位华侨顾客,正在吃饭看到此情况,就跟老板娘吵起来:“……你是不是中国人?怎能……“争吵声惊动了正在楼上用餐的跨国大华商,华商头目下楼见到此景,赶忙叫来正在楼上用餐的一位戴眼镜的先生,命令他赶快救人,那位先生迟疑了一会,华商头目有点发火,“你还是中国人吗!……”先生只好让手下研墨,拿出了毛笔蘸了研好的墨渍,给我母亲脱下上衣,先生憋了一口气,在后背脊梁骨上写了一行大字,那位先生的脸憋得红红的才把字写完了。半个小时过去母亲苏醒过来,吸了一口气,觉得好多了。(当时我觉得这位先生医术很神奇,后来我长大了在一些资料中找到了答案,原来神奇的医术不是那几个字,而是那块墨,那块墨渍有一种奇怪的香气,据说是墨里的配料中,有麝香等,中药材。另外先生憋一口气,相当现代医生带口罩是一个道理,预防传染。)
哥哥被老板辞退了,母亲领着我哥俩乘火车回到吉州。一九四九年九月中旬,吉州华侨联合会通知,在吉州中国人小学校召开,迎接新中国建国大会,会场主席台后墙上挂着毛主席像,还有五星红旗。我们全家(母亲、哥哥、两个姐姐)五口都应邀参加了。
会上华侨领导讲话,……全国基本解放,十月一日新中国就要诞生了……特大喜讯传开,全场响起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华侨青年表演队的精彩表演结束后,大会宣布闭幕。
散会后我们全家留下,听取了华侨联合会,会议其中的一个决定:
一、安排我哥哥在吉州中国人学校工作,(勤杂工)
二、捐款买了一台缝纫机,让母亲用来给吉州华侨各家做针线活,(那个年代华侨的穿戴,仍然是传统的中国式大襟布衫和手工布鞋等)
三、我和两个姐姐都上学念书。
从那时起我家日子开始好起来了,哥哥在学校工作,全家享受朝鲜政府赐给的供应粮,妈妈在家给华侨缝衣做鞋,从此我们全家才有了安定幸福生活。一九五零年六月,朝鲜战争爆发,几个月后学校停课,哥哥也失业了,在吉州的华侨们,也同朝鲜人民一样,卷入战火纷飞的艰苦生活环境里。
直到一九五三年,停战后,朝鲜政府在明川郡,分给我家两千坪(朝鲜坪=七千平方米)菜地,我家就搬明川,我仍然在吉州上学,住宿舍。
童年时代的记忆牢牢刻在我的脑中,永远不会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1-12-2 09: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德学兄对童年的记忆非常清晰,也很有条理,难得可贵。每一位朝鲜华侨的往事都有许多甜酸苦辣,当年在异国他乡谋生虽然情况不同,但经历都是相同的。想想过去,大家都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今日!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321

回帖

522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11-12-2 17: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德同学:我们从学校分别快五十年了,今天我想郑重的再说一遍谢谢您!
          在平壤中国人高中读书时,我在社劳青分管宣传教育工作,板报和画廊是重要的宣传形式,而每次更新的时候,也是我最头痛的时候,因为我对工艺美术一窍不通,每当这时志德同学都会主动来帮助。他做事非常认真,从排版、绘画、书写都精益求精,而这些事都是用课余时间和礼拜天去完成的。每当新的一期板报出来,会有很多同学围着看,大家赞不绝口,每当这时我很高兴,心里也对志德同学充满了感激之情,今天我再郑重的说一遍:志德同学谢谢您!
  您【漫漫人生】的文章我和宪英一起看了,我们都很感动,她谢谢您还记得她们的家。
    [s:151] [s:142]                                        老同学   郭 麟 恭     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1240

回帖

18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18: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郭麟恭同学:您好!
您太客气了,在学校时您对我的帮助很大,您在班里的言行是我的楷模。并直接影响我,使我能够正确认识、对待各种问题,避免了冲动。这一点我应该感谢您。
校内宣传栏,本是我应当做的,也是锻炼的机遇。甭谢。
另外,关于凤美同学发表的《第一篇毕业留言》是在兰洪德发的帖子里,题目是《平圵高中第七届毕业留言魏凤美的留言册》  发表于: 11-19 。
你可以到〈兰洪德的个人主页〉里查找。
方法是用鼠标直接单击兰洪德头像即可,就会看到兰洪德发表的所有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321

回帖

522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11-12-19 15: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德同学:看了您写的回忆文章【漫漫人生】,知道您的童年是艰难的,但使我很受感动的是,您是怀着感恩的心来回忆童年的苦难的,使回忆苦中带甜。我想起了著名作家陈秋实的一段话,送给您:“我的人生体验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断增强承受痛苦的能力,这样才能踏过种种灾难和泥泞,走出自己的天地”。您不是就这样走过来吗!这“能力”化作一种巨大的力量,鼓舞和鞭策您前进,前进。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苦难成就了一位杰出的画家,画出来那么美丽的少女和古朴的田园风景画,苦难增加了智慧和才干,写出那么多语言优美、饱含人生哲理的文章,苦难给了我们很多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6 03:42 , Processed in 0.03854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