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的悠闲时光依然美妙,大家如同当年学生时代一般,亲切自如,在房间聊家常……三人五人漫步走在羊肠树荫下……谈起五十年的过往……还有的同学在房间自备酒菜喝起酒来,把酒言欢,人生几何……...
从小在咸兴长大的姚永贵和于秀珍竟玩起儿时的游戏——罡大家,仿佛回到童年的欢愉时光。下午大家又去享受了一番兴城的温泉,瑞气升腾温泉和碧波荡漾的大海,也是我们将聚会地点定在这美丽的城市的理由之一,此地从辽金时期就已负盛名,温泉水水温可达70度,含有多种化学元素,依水养人,可治疗几十种疾病。不同的地方温泉各有特色,兴城的温泉泉水为弱碱性食盐泉,无色无臭,澄清透明,实在是享受温泉的极佳场所,泡一泡自然也是一大乐事,身心愉悦阿!王春英和王春萍还有几名同学,她们所住的房间没有独立卫生间,所以在房间不能洗浴,姐俩牵着手,顶着烈日去公用浴室,然后再走回她们住处,直到给她们调了房间后,才能享受独立浴室.不抱怨。在活动安排、房间安排上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但是同学们本着理解万岁的初衷去面对、去包容,这让我们协调小组倍感欣慰。晚上同学们吃完晚饭,开始文艺活动,很多同学随身带来了朝鲜的民族服饰,换了服装跳起来童年时跳舞蹈,跳呀,唱呀,好不热闹。
13日我们集体到了第二浴场,因交通不便,有的男同学选择步行,有的同学选择乘车。当我们到时海边已经人头攒动,往远处望去大海一望无际,海风轻轻吹来,我们迫不及待换上泳衣,奔向大海,享受海水的清凉。朝鲜金策的同学童年在一起度过的,他们在海里玩起打水仗,张太公同学在学校时是年龄最小、最任学、老实的同学,可如今的他却顽皮地把一些不会水的同学拉进海里,站在那儿幸灾乐祸……中午回到住处吃完饭,再次享受温泉。
14日是自由活动时间,有的同学选择了去古城,古城这里是每个来兴城旅游人必到的景点之一,兴城古城是中国十佳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这座古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末在这里经历过宁远大战,宁锦大战,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城,古韵十足给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镇平添了几许神韵。现如今古城里街路两侧商铺林立,许多商店仍然采用幅式雕嵌的金字匾额作为招牌,雍容典雅,古色古香。还有去龙回头的,龙回头这个地方可以俯瞰龙湾海滨,依山面海,风光秀美,景色旖旎,这里也是葫芦岛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关于龙回头名称的来由,还有一段传说。相传乾隆皇帝出来游玩时,回京途中曾路过此处,见此美景不止一次地回头观望,后人便称此地“龙回头”。龙回头的一处景点景观台也很有特色,这里依山临海,松涛起伏,高于海平面陡峭的悬崖下是浩瀚的大海,眼前是美丽的海岸线,举目远望,在这里能真正体会大海的广阔,祖国的一片大好河山,山峦海景尽收眼底,不愧称为“观景台”。不少游玩同学们用照片定格住了这些永久的记忆。
次日,我们去了山海关景区。15日我们吃完早饭,带着接待中心准备的午餐,乘坐大巴出发了,沿着我国最长的沿海公路,听着导游讲解的一路风土人情和地方经济发展。导游向我们介绍兴城还是泳装制造城,全国各地销售泳装大部分都是这里生产,有些还远销到国外为祖国创汇。此外农业、养殖业的发展也相得益彰,玉米、花生、黑豆是本地的主要农作物,连年高产,同时也是海水,淡水水产养殖基地。走到绥中县时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是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家乡,到此一游我们也倍感荣幸。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九门口长城,这里古称一片石,上有长城九门,下走九江河水,可谓别具一格,独具历史风采,九门口长城沿山势蜿蜒逶迤,防御体系中建有敌楼,哨楼,战台,信台,便民楼,烽火台等二十余处,九门城关秘密进出隧道。根据指示牌我们先去参观长城隧道。隧道里非常凉快,全长一公里,出口直通长城外,是由明朝大将徐达督建的,目的是让士兵秘密绕到敌后去袭击。如今在隧道里还能见到练兵房、伙房、指挥室、兵器房等石室设施,景区还在内布置了一些铜人士兵,还原了古时的场景。走出隧道,我们来到孟姜女庙,孟姜女庙来源于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庙内有前后量殿,分别设有孟姜女石像和观音像。后殿有石名曰“望夫石”,石上有坑,相传是孟姜女望夫的足迹。庙东南有两块礁石,相传是孟姜女的坟墓。整个景区四周林木蓊郁,掩映着青砖红瓦,显得格外古朴清幽,这便是杞梁妻哭夫的故事发生的地方,也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原型,漫长的历史积淀和演绎,将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塑造了成了一个忠于爱情、反抗暴政的妇女,展现出了一场由战争苦役所造成的爱情悲剧。接着坐大巴来到东带海滨,沿着海边公路走了一圈,观赏海滨景色。随后我们到了有“天下第一关”的美名的山海关。它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所以对于整个万里长城来说具有不言的重大意义。山海关景区内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区内有开发和观赏价值的名胜古迹达90多处,形成了六大风景区。其中山海关长城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其中明代城墙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样,特别是保存众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朴,使古城增加色彩。因为去山海关安排在最后一天,有的同学买了下午回家票,未能去上,这里我们也对此表示遗憾。
这次同学会是历届聚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这里人人有故事——自由活动期间口口相传着自家或身边同学的故事,人人事业有成——不少同学把子女们攻读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有的还送出国门在国外深造,有的还在打拼自己事业,还有拿着退休金帮助儿女们带孙男弟女。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生,每一件听完令人感触颇深。
聚会是大家的事,大家合起手来,展现文明与风彩。这次聚会的成功,也得意于很多同学鼎力支持,第一天发起人单福敏和夫人就摆了四桌酒席,打响同学会开门红。陈爱珠从家带来两箱白酒,张太公带来一箱习水酒,将结束的晚餐大家还都抢着买单,有王素行600元,郑玉陵200元,李传举150元,于治泉抢着买啤酒等等……
王素行带着制作好的(朝鲜清津中国人中学校第六届毕业五十周年同学联谊会)横幅,聚会中她特别关注着同学们的身体健康,问寒问暖。为了五十年同学会留下纪念,我为同学们定制了胸前印有“동창회”的纪念服装,大家着装拍了集体合影,为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回忆。这次我们能去山海关游玩,邵泽菊同学做了很大努力。她说聚会就要结束了,来到兴城一定要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看看!但是时值旅游旺季,而且之前两天也张罗过,由于去的人太多,车根本没租着,也就没去成。但是邵泽菊利用自有活动的机会,联系去山海关。在晚上八九点了还积极协调,就在条件不具备情况下将游玩“天下第一关”的行程协调成功,还取得了大家满意的结果。这让我们对她虽年逾花甲但依然雷厉风行的做事风范十分佩服。还有很多同学默默无闻地做着细小让人不注意的工作。也有我没看到的,理解吧。姚永贵在辽宁兴城挥笔作了一首归侨第六六届五十周年同学联谊会有感:桑榆未晚霞满天,弹指一挥五十年。同窗古稀再聚首,鬓发如霜把梦圆。这诗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60多岁,同学聚会加深了我们之间同学情,圆了我们回忆历史经历的梦想。谢谢大家的努力,圆满结束了《相聚兴城》同学会。在此我还要向魂牵梦绕没能来聚会的同学,相告来年相聚,一定来吆。
每次聚会地方不同,处处看到祖国大好河山壮美景色和国家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这是我们同学的福气,也是每个人在聚会中从中得到的收获,也体现了举办活动另一层意义和价值。
这次同学会有邵泽菊,王秀芬,赵玉风,相玉贵,王素行,王桂香,商惠萍,王庆香,程玉珍,闫素兰,于秀珍,王春英,王春萍,王来福,姚永贵,苏莲,于治泉,林桂兰,郎永锋,杨太平,尹相根,申作兴,李传举,王秀英,林丽,单福敏,陈洪娟,张守荣,王桂莲,郭守峰,王素兰,曲彩緒,郑玉陵,陈爱珠,张太功,于洪顺,吴守春,刘福明,王翠英,于泽帮。
此文发在朝鲜华侨网上,敬请同学们补充、指出不足。同时送给生活在隔海相望,异国他乡日本的孙国华同学惠阅,在这里也祝愿孙氏家族全家幸福吉祥安康。
写于2016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