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91|回复: 5

丁雪松回忆录    三

[复制链接]

180

主题

943

回帖

283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31
发表于 2022-11-13 19: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报道国内外大事和华侨活动情况。华联总会还派人到朝鲜通讯社,协助他们编写中国新闻,使朝鲜人民和侨胞能及时了解中国解放战争的战况。
       除对华侨进行宣传教育,华联总会及各地分会还动员组织华侨支援祖国的解放战争。如帮助转运伤员和装卸战略物资。战争初期,由于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南满大部地区及交通要道,我从辽南以及山东战场上撤下的伤员,不得不从海上运至朝鲜南浦港,再由那里分流,或入住朝鲜百姓家里,或经平壤、南阳辗转运至东满和北满。每当船只入港,南浦和平壤两市的华联会,即组织华侨用担架把伤员从轮船上抬下,进行适当的护理,再运至火车上。这项工作直到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才告结束。战略物资的运输,华侨也尽了力量。如1947年,朝鲜支援山东的几百吨炸药运至南浦港,当地华联分会从华侨中挑选出可靠的青年负责警卫和装卸。
       华联总会还动员华侨出人出力支援东北解放战争。在华联总会的教育鼓动下,不少华侨青壮年回国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仅新义州市,1947年即有百余名青年华侨报名参军,回到国内。华联总会和分会还组织华侨妇女和裁缝,为解放军做鞋缝被,既支援了祖国的解放战争,也使他们有些进益使生活得到改善。 
     随着我军在东北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到1948年春,国民党军队已被我围困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城市里。北朝鲜华联总会决定这时组织华侨回国慰问。消息传出,华侨们争献礼品,纷纷赶写慰问信,制作锦旗、锦像及慰问袋。慰问团一行40余人带了四个车皮的慰问品经图们市直抵哈尔滨,受到我党政军领导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哈尔滨市政府为此召开了欢迎大会,市长朱其文亲临讲话。慰问团到医院看望了我军伤病员,并听取了解放战争的形势报告。这次慰问活动,使代表团成员受到了深刻教育,并大大激发了北朝鲜华侨的爱国热情。
       通过上术各项工作,广大华侨的政治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拥护国民党的在华侨中占优势,转变成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占优势,华侨和朝鲜人民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大多数华侨都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加朝鲜的建设事业。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不少华侨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当向导和翻译,有的还参加了志愿军。
       东北全境的解放日渐临近,华联总会的几位主要负责干部王静野、王斐、彭光涵等于1948年5月前后奉调回国,我又兼任了华侨联合总会的委员长。10月间,朱理治同志离开平壤,奉命带领部分干部回国。随着辽沈战役的结束,东北全境获得解放,东北局驻平壤办事处完成了历史使命,于当年底宣告撤销。在原办事处的基础上,留驻朝鲜的同志又奉命组建了东北行政委员会驻平壤商业代表团。主要任务是继续加强中朝友好关系,负责中朝双方经贸协定的谈判、签署和执行,接待过往人员等。
       约在1949年初,我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动,由华联总会调到我商业代表团任代表,党的关系也由朝鲜劳动党转回中国共产党。我的调动没想到对律成也发生了影响,这一点后面还会谈到。商业代表团的代表共有四人,依次是文士祯、倪蔚庭、我和齐光同志。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那时忙于培养朝文翻译。先从华侨中学中挑选一批优等生,再请朝鲜最好的一位语言学者亲自授课,对他们进行正规训练。上课地点就在我的寓所里。在这批学员中很涌现出几个人才。有的后来成了我驻朝鲜大使馆的得力翻译,有的成为新华社平壤分社的骨干,有的回国进入外交部,日后成为驻外大使。
                                                                                                                 
                                                                                                                     选自丁雪松回忆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22-11-14 05: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侯杰) 的帖子

阅读侯哥转发的全文深受教育和启发,丁雪松作为朝鲜华侨首任侨领,她为朝鲜华侨的事业鞠躬尽瘁、尽职尽着,奉献了智慧和力量。学习回顾历史,我们要坚定信念,传承先辈们奉献、敬业和奋斗精神,爱党爱国,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贡献力量。谢谢!


                     
     1943年3月10日,丁雪松(前排左四)与朝鲜第一次各道委员长联席会议全体干部合影(网络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发表于 2022-11-14 10: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侯杰) 的帖子

向丁雪松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谢谢老弟分享。
                       [s:151] [s:151] [s:151] [s:151] [s:143] [s:143] [s:143] [s:141] [s:1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主题

943

回帖

283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31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4 12: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律成(1914年8月13日~1976年12月7日),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全罗南道光州。郑律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他被誉为“军歌之父”。
       1933年,郑律成来到中国南京参加朝鲜人的抗日革命组织“义烈团”,开始了一边革命,一边学习音乐的生活。1939年,郑律成创作《延安颂》一举成名,并于1939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期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被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945年郑律成随丁雪松到朝鲜工作。谱曲了朝鲜人民军军歌等很多歌曲,被誉为军歌之父,1950年回国定居北京,1976年12月7日,郑律成因病去世。
        2009年,郑律成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郑小提
        唯一女儿,2岁时随父母到朝鲜,1950年回国,1970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创作室任创作员,其间到边防连队、少数民族地区体验生活,创作军旅作品有:舞曲《战马嘶鸣》(合作)、《周总理窗前明灯亮》、钢琴与手风琴《骑兵随想曲》、歌曲《雪花》、《巡逻车在前进》、《防化兵之歌》、配器《北京颂歌》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321

回帖

522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22-11-15 19: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主侯杰校友转载的文章
  在祖国解放战争时期,丁雪松委员长组织朝鲜华侨,为战争的胜利,做了大量工作。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辈们的努力奋斗,有些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今天读丁雪松委员长的回忆录,更加缅怀前辈,要像他们那样,为国家的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谢谢侯杰的转发。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050

回帖

897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74
QQ
发表于 2022-11-16 08: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侯杰) 的帖子

读您转发的 ”丁雪松回忆录”,很受感动和教育!不但她本人为革命奉献,家人也是革命事业的贡献者!向丁雪松前辈及家人致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谢谢您的转发!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5 20:06 , Processed in 0.04407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