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义州是朝鲜距离中国最近的大城市,所以这里的华侨很多,大约200多户,相当于平壤华侨的数量。新义州华侨很多利用在中国的亲属关系做生意,所以生活较好。他们的子女在专为中国华侨开办的“中国人高等学校”学习,开设汉语课,所以孩子们的汉语说得很好。新义州华侨们能够收看中国的电视频道,随时了解祖国的发展变化。 说到朝鲜华侨,我倒是亲眼见过一位,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2002年4月访问朝鲜结束后回国,我们上了国际列车,发现包厢里已经坐进了一位朝鲜老人—-他大约70岁,高个儿,很瘦,朝鲜人打扮,一搭茬儿却说地道的中国话。我们聊了一路,知道老人姓王,是家住平壤的华侨。老人9岁从中国山东来到平壤,在朝鲜已经生活了60多年。他每年都要到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探望已经80多岁的哥哥,住上一段时间再回去。老人说,平壤市的华侨有200多户,在朝鲜政府和中国大使馆的关怀下生活的很好,每逢重大节日,大使馆都会邀请华侨们到使馆聚会或者聚餐。华侨们虽然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但仍然保留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比如说:逢年过节要包饺子,出行之前也要包饺子,取“顺脚”之意。说着,老人拿出早晨吃的饺子让我们品尝,我原以为那饺子肯定是“高丽咸菜”味,没曾想,那饺子真正是地道的中国饺子味。 身在异乡,历经沧桑,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国饺子却没变味,可见朝鲜华侨中国文化之积淀,民族意识之浓厚。 在朝鲜,华侨也有他们非常感人的口号:“中国是祖国,朝鲜是家乡!” 说明:本文节选吕明辉原著《朝鲜记行》,标题为帖子作者编辑。谨表谢意!
上图:2024年12月30日驻朝使馆举行“暖心包”发放仪式(网络图片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