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的长岛同学会上,作为组长,为了使聚会尽善尽美,王希德同学不遗余力,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保证了聚会的圆满成功,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因为蓬莱、牟平同属烟台,这里就相当于老家了,为了更深刻的体会祖辈所居住的老家的感觉,我们夫妻在蓬莱多呆了两天,就住在王希德家里,对他的家庭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按说一个退休教授,夫妻二人带着一个女儿,居住在一百多平米的高档住房里,享受着丰厚的退休金,加上老伴儿勤奋、能干,应该是悠闲、从容的,当然也是高品位的,但我发现事实远非如此。他并非“闲”在家里,而是时刻不停的忙着,操持着。家里的一切事情,他都是一手操办。不论电脑,还是下水道,一旦发生问题,从买零件到实际操作,都是亲力亲为。他每天清晨上网之后,主要是关心国家大事,而且联系人覆盖面广,当然也关心华侨网上动态。更有甚者,他还接手经营大舅哥家的一处庄园,从播种到除草直到收获,做到了地道的老农所应做的一切,令人叹服。 第二天,我们夫妻随着他们一家去了这个农庄,是由王希德同学驾车去的。这里距市里大约半小时车程,道路宽敞、平坦,到了农庄附近才稍窄,农庄是一处豪华三层别墅级住宅,一应家具齐全,后边建有一排平房,据介绍是当初鼎盛时期二、三十编织工人的厂房、宿舍。如今,随着编织行业的衰败,主人已经远离自己的豪宅,到城里打工去了,豪宅连同庄园的土地、果园,只能交由王希德夫妇代为管理。多亏王希德同学不但有聪慧的大脑,还有健壮的体力和多种技能,能够驾车来代为经营管理。其实这里是整整一户人家,在这里起早睡晚,辛勤劳作,才能做到精耕细作,井井有条;如今只能靠王希德夫妇从城里来代为管理,即使是再能干,也只能是粗放经营,能做到不荒芜就很不容易了。从地里小麦、玉米、地瓜、花生等庄稼的长势来看,他经营的很好。从这里获取绿色食品,当然也有其他应季瓜果、蔬菜和其他副食品,除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之外,还略有有剩余,可以用来调剂自己的生活。有了这样一个后勤供应基地,每三两天来一次,副食基本上都可以自我解决了。 上述过程说来简单,实际上每到乡下去一次都是繁重的劳动,本来需要住下来经营的农活,靠这样从城里来播种、除草、管理……,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他们夫妻来到之后,只能这里挖点地瓜,那里拔点花生,果树上采点儿水果……根本无暇按部就班地认真经营。这里还有祖上老屋,需要照看管理,当然城里自己的住房也需要经营、打理。多亏两口子都能干,否则……,简直难以想象。看来他面临的现实是当前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也提出了中国农村向何处去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