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专列 牵系侨心 一九六七年夏天,接到敦化民政局通知;“龙井至扶余的华侨专列经过时将在敦化停留三十分钟,敦化的朝鲜归侨可以到车站去看望。”
这一天有几十名敦化的朝鲜归侨,都集中在火车站等候,火车进站了,大家分头登上各个车厢,我从前一节车厢往后走,忽然有人喊住了我,原来是我的同学彭银堂,我刚停下很多认识我的陈香兰、吴守玉等都围上来了,七嘴八舌聊起来……。
当时我很羡慕他们,他们不但享受祖国的关怀,承专列奔向扶余农场。特别是在车厢里那些随华侨婚嫁来的朝鲜妇女,掩盖不住喜悦的心情,又说又笑,有的还哼起欢乐的歌曲……。这是朝鲜人特有的性格吧!她们把接待站分发的新衣服都穿在身上,那种幸福自豪感真是无法形容。
我们敦化归侨是六六年回国的,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分配前不但享受不到同他们一样的待遇,也不敢想向到农场去,而是分配在艰苦的农村。因为太苦,一九六七年大部分归侨,都来到县城要求从新分配。这期间在县(党校)接待站里,集中学习,为了改善生活和解决零花钱,县民政局还组织我们到建筑工地劳动,但是唯有我没参加工地劳动,文化大革命要我配合宣传,让我帮助各单位、机关画毛主席画像,当然收入比别人高一点,而且酒肉不断,当时也算得上高级打工吧,几位年纪大的老华侨经常羡慕的夸我:“这手艺谁能比的过啊!……”
到了一九六八年一月,我们得到了从新安置,大部分华侨都分别到九台、农安、新站等地,有的自己又要求再返回敦化农村,实际上敦化的农村条件比较外地还是不错的,其他独身(光棍)的分配到敦化林场,我就留在县里文化艺术部门工作了。
为了让很多孩子们都能学到绘画技术,我办了好多期美术培训班。 其中有考入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的扑xx,省艺术学院的朱xxx, 延边艺校的, 还有南京师范美术系的朱xx等。 具体名字都记不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