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138|回复: 10

〔侨史钩沉〕朝鲜华侨第一个革命摇篮

[复制链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4-4-18 04: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被人为地分割为南北两个部分。北半部朝鲜人民在金日成同志领导下,从事国民经济恢复和人民政权的筹建工作。
       在祖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以后,蒋介石统治集团又在发动新的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
       无论是在朝鲜,还是在祖国,刚刚出现的和平局面并不平静,它蕴藏着新的战争危急。就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在平壤市诞生了朝鲜华侨的第一个革命摇篮—北朝鲜华侨教员训练班。
       中国和朝鲜战后虽然尚未正式建交,但双方均互派有代表机构。从1946年开始,就有不少中国共产党党员途径朝鲜,然后转赴中国东北解放区。有些党员因某些原因需要在朝鲜短期停留时,在朝鲜党的领导下,他们还被安排临时协助华侨建立、健全华侨总会的道(省)、市领导机构,扶助华侨办好文教、福利事业,为团结广大华侨支援祖国解放战争,做了许多开拓性的艰巨工作。
      在祖国亲人的帮助下,从1947年初,北朝鲜华侨有了自己的团结核心—北朝鲜华侨联合总会,各道(省)、市、郡(县)相继组成各自的华侨联合会。
       由于广大华侨勤劳勇敢,不畏艰苦,一般来说,生活比较富裕,只是文化水平较低。那时整个北朝鲜华侨没有一所自己的中学,仅有10所华侨小学。而这些小学,还是在侨胞认识到没有祖国文化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以后,自发地倡议兴办的。经费有各地的华侨商会和富裕华侨捐赠。从解放前就惨淡经营延续至今。但教师本身的文化程度很低。虽然侨胞中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并不乏人,有的曾回祖国上过中学或大学,有的赴日本高等学府留过学,但当他们学成返回侨居地后,选择职业首先是继承父业经商,没有人愿当小学教师。由于教师缺乏,高小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就受聘教初小,高中以上程度的教师当时仅有几名。
       在那个动乱年代,华侨中这个小小知识层的头脑里存在着两种思想、两个世界。当时南北往来跨越三八线并不难,传说南边可以自由经商,有人颇为羡慕,跃跃欲试,想去发财致富。部分人对祖国解放区不甚了解,盲目正统观念又在作崇,他们等待时机,准备回国投奔蒋管区。大多数教师对当时世界形势认识模糊,是非不清。
       在北朝鲜华侨联合总会的直接领导下,第一期华侨教员训练班于1947年1月开班。华侨总会主要负责人丁雪松同志亲临训练班作指示,并给训练班派去了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其中有班主任崔成志,指导员丁岩,大队长朱子芳。三位领导的分工是:班主任负责全班的行政领导工作;指导员着重掌握思想动态,贯彻教育方针,开展谈心活动,进行个别教育;大队长主抓正面教育,根据思想动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员中带有普遍性的思想问题。这次办班的目的是:对学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端正、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训华侨干部。训练班设在平壤市中心一所华侨小学里,一座位于丘陵半腰处的二层红砖小楼做课堂和宿舍,小楼前有个小小的院落,可供大家做体操场所。是一个很安静的学习环境。
       这次从各地抽调来平壤学习的在职学员40多名,我就是其中一名,来自咸镜北道(省)雄基港的华侨小学。
       从7月至9月暂短的两个月期间,我们学习了许多新的理论。朱子芳讲述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新民主主义论》。运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一真理,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朱子芳同志的另一堂大课,是给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剥皮,讲的极为精彩,剥得这些瘟神丑态毕露,体无完肤,报告中的字字句句敲击着学员头脑中的正统观念。
       丁岩是一位见闻广、分析力强、心胸开阔、平易近人的女同志,学员都愿意接近她,有什么话都想和她谈,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丁大姐。那时我们大多数学员正值青年时期,当我们明白了祖国正处在翻天覆地的历史大变革时期,我们坐不住了。大家想立即回国,到解放战争最前线去参加战斗。我带着这个想法和几点疑问去找丁大姐,她耐心地说:“前方打胜仗也包括后方支援的功绩,没有后方怎么会有前方,你不是承认北朝鲜是中国可靠的后方吗?到前方或到后方都是革命的需要。”她还说:“爱国不分先后,革命不分早晚,只要你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在哪里都是干革命。”在丁大姐的教育下,我完全信服了。
       班上文化生活很活跃,教唱祖国解放区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八路军进行曲》、《延安颂》、《五月的花》等,一扫黄色流行歌曲的靡靡之音,大大振奋了革命精神。
       经过短期学习,学员在思想上普遍丰收,震动极大。我们亲自与真正的共产党人共同生活了两个月,他们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有力地感染着每一位学员,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榜样,想到做人要做这样一个无私无畏、为国为人民的人。我们听到的政治理论教育课是切实可信的,老师们对世界形势和中国政局的分析,都是本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加以阐述,澄清了我们的一些糊涂认识,使我们初步树立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许多人放弃了那些不切实的幻想,重新起步,就地参加革命,为北朝鲜的恢复建设和祖国的解放战争,积极贡献力量。
       在训练班即将结束时,组织分配我到平壤北朝鲜华侨联总会宣传部工作。以后又不久,训练班的同志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各道、市、郡相继恢复起华侨小学,华侨适龄儿童较多的地方增加班级,或建立新的小学,派去了经过培训的教师。平壤在加紧筹备北朝鲜第一所华侨中学,北朝鲜华侨联合总会设立了教育科,领导所有华侨学校,逐步形成了一个华侨教育体系,开始使用祖国东北解放区的课本,从此,祖国的文化得到正常传播。所有这些功绩是和第一期华侨教员训练班老师的谆谆教诲分不开。
       华侨在国外环境中,能够参加这样一个训练班,直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哺育培养,可谓难得可贵。如果不是特定的历史条件,是不可能的。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对于朝鲜华侨来说,给他们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力量,使广大华侨看到了希望。

编后语:
       此文原作者:刘倩,朝鲜归侨,系鞍山矿山机修厂离休干部,时任鞍山市侨史研究组组长。这是一篇珍贵的朝鲜华侨史料,刊载于1999年出版的《归侨的记忆》(辽宁文史资料总第38期)。1987年11月25日,编者在沈阳市出席辽宁省首次侨史理论研讨会期间,与刘老相见并合影留念。他为人和蔼、稳重,是一位头脑清晰、学识渊博的前辈。相隔27年,编者原文打印发表,颂扬前辈们为朝鲜华侨事业鞠躬尽瘁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并向刘老先生及家人表达最诚挚的问候,恭祝这位老前辈健康、长寿!值此,也对他为朝鲜华侨宣传、教育及侨史研究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敬意!

下图:1987年11月25日编者出席辽宁省首次侨史理论研讨会期间与刘倩老前辈等合影留念。
          (左起:梁森培、刘倩、吉林省侨联秘书长张庆京、本溪市侨联秘书长杨鸿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2395

回帖

22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20
发表于 2014-4-18 06: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s:143]  [s:143]  [s:141]  [s:141]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9

主题

345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60
发表于 2014-4-18 06: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了解朝鲜华侨史,教育史,使我们这些先前生活在朝鲜华侨人来说,是我们对过去那一
段知识的极大补充,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我们的先辈为了居住在朝鲜的同胞,为了
子孙的发展,为传承祖国的文化做出少不懈的努力和工作,甚至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我
们理所当然的感谢他们。愿还健在的他们健康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774

回帖

6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
发表于 2014-4-18 09: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主(梁森培)的帖子

这段朝鲜华侨史,正是我的童年史,作者的这段回忆,恰好弥补了我的空白,感觉弥足珍贵!感谢前辈的珍贵回忆,也感谢你的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050

回帖

897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74
QQ
发表于 2014-4-18 11: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您的转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这段华侨教育史,先辈们为朝鲜华侨和子孙后代传承祖国文化不懈努力和工作,非常敬佩和感谢!谢谢!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43

回帖

30

积分

侠客

勇敢的女人,永远比懦

积分
30
QQ
发表于 2014-4-18 22: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s:141] [s:141] [s:141] [s:141] [s:141]
这些华侨历史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优良教育史啊
[s:151] [s:151] [s:151] 谢谢[s:143] [s:143]
心态改变自己的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9: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鞠保福) 的帖子

感谢您关注此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9: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王永焕) 的帖子

是啊,学习和关注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高贵品德和优良传统,让世代人永远铭记。谢谢您关注侨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9: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赵霖龄) 的帖子

吃水不忘打井人,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些为朝鲜华侨事业而鞠躬尽瘁的前辈们。没有他们的奉献,就没有全体朝鲜华侨的今天!谢谢您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4-4-20 09: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陈淑美) 的帖子

是啊,学习和了解历史,是我们事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金钱固然重要,但那些为朝鲜华侨事业贡献毕生心血前辈们的高贵品德和思想风尚更具有价值,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谢谢大姐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6 02:38 , Processed in 0.04175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