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623|回复: 12

心中的歌系列---《风范长存  师魂永生》

[复制链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发表于 2015-1-16 00: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中的歌系列之十一】
          风范长存  师魂永生
                ——平壤中国人高中第六届全体同学深切悼念王恒敏老校长
                                                                  
             麻衣布道大驼岭,师魂永驻西章洞。
        2015年1月11日——新年伊始的第二个礼拜天——凌晨四时,
我们敬爱的王恒敏老校长离我们而去了,享年八十六岁。1月13日
上午于八宝山公墓举行了老校长的遗体告别仪式, 我们尊敬的校
友郭麟恭副主席、马敏会长等人代表平壤中国人高级中学的全体
同学肃穆前往,为敬爱的老校长送上最后一程,并以平壤中国人
高级中学全体同学的名义呈献了凝聚着全校同学无尽哀思的硕大
花圈,寄托对因病不幸辞世的王恒敏老校长无比哀悼思念之情,
表达我们对逝者的崇敬及爱戴之心。
       草木枯零,天地含悲。往昔在平壤中高中同学聚会时频频闪
现的身影不见了,平日里寄语学子们意味深长的话语再也听不到
——敬爱的王恒敏老校长撇开了无限敬仰和眷恋他的我们毅然
西行,奔向极乐世界去了。
       没有了喧嚣,没有了雾霾,祈愿王校长一路走好!
       杜鹃啼血,百灵哀鸣。老校长溘然长逝的噩耗不啻晴天霹雳,
让我们第六届同学们错愕惊呆,不胜哀婉,一起沉浸在悲痛的海
洋之中……一代风范空留影,欲闻教诲杳无声。平壤中国人高级
中学校最具标志性的人物、德高望重为人师表的一代巨擘就这样
凌空而去,消失在茫茫云海天际之中……
       上个世纪中期,我们第六届同学有幸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享
受到王校长的荫蔽,聆听他的谆谆教诲,直到高中一年他奉召归
国。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切身体验和感受到了王校长及其麾下
的精英团队给予的如浴春风般的温暖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想
见,在战争废墟上、在战后恢复建设百废待举状况下,针对小小
少年离家求学、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所面临的管、教层面上的
重重困难,并非举手之劳。老校长励精图治、从严治学,率领教
学教育管理团队,不仅贯彻教学计划的全面实施,还因地制宜扩
展教学内容、编写乡土教材;不但关心学子们的日常起居,还坚
持出早操、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不仅提倡互助友
爱、团结一致的优良校风,还注重塑造我们乐于奉献的人生价值
观;虽然学业繁重,也没有将我们禁锢于校园,而是让学生们走
出去,接触社会、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譬如,响应当地政
府的号召,积极参加春季插秧和首都平壤的工地建设,很好地锻
炼了我们的意志,丰富了我们人生阅历;不仅注意兴趣培养,还
力荐学生到牡丹峰青少年宫学习器乐、音乐、绘画和舞蹈,并经
常组织旅游远足、参加夏令营接触大自然;同时不失时机地开展
校际的体育交流,记得当时就曾与中央的贵族学校“南山高中”进
行过足球、篮球友谊比赛,参与普通江区的田径比赛、平壤市的
乒乓球比赛,甚至于假期将学校篮球队拉出去跟志愿军部队的球
员切磋技艺……在王恒敏校长独具匠心地辛勤培育下,在全校教
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身心得到了很好地熏陶和滋润,将
我校建设成为令家长和华侨社会放心满意的旅朝华侨最高学府,
俨然成为坐落在大驼岭山麓、普通江畔、一座富有鲜明色彩的著
名地标,成为华侨莘莘学子一心向往的朝圣之地。
       我们曾是一群嗷嗷待哺的懵懂学子,是一批渴望获取知识和
营养的无知少年,是王校长为首的辛勤园丁们无私地奉献出他们
的青春年华,为我们呕心沥血浇灌理想之花,为我们插上自由翱
翔的翅膀……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甲子,可是那段时间里所结下
的师生情谊并未有因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而是早已深深地固
化在每个人的记忆元素里,深深埋藏在每个人的心里。校长的身
影,老师的恩泽,光昭日月,没齿不忘。
       公元一九九八年,平壤中高中的同学们在边境丹东举办了一
次继往开来的全校聚会,开启了平壤华侨中学聚会的先声。神采
奕奕的老校长和风流倜傥的老师们时隔半个世纪后与他的学生们
又重聚一起,重温大驼岭那段难忘时光,再现了一段不可复制的
历史史诗,一次扣人心扉的全校师生大团圆……
       二〇〇〇千禧年,我们第六届同学在长春聚会,特别隆重地
邀请了王校长莅临大会指导,共同回忆学校的光辉历程,缅怀大
驼岭下结成的师生情谊,表达不忘师长的舔犊之情……
       二〇〇七年秋季的一天,我们去北京医院看医生,在挂号大
厅里竟能与王校长不期而遇!当时他正坐在圆椅上休息,我们几
乎在同一时刻认出了对方。钦佩他惊人的记忆力,能在茫茫人海
中认出他的学生,并能准确地一一道出我们的名字!当时不免一
些寒暄,互道珍重。他因月前乘地铁下楼梯时不慎一脚踩空,腿
部摔伤,经治疗好转,前来复查……
       二〇一一年长春,七月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同学聚会,朝
鲜所有四所中学的师生共聚一起,同襄盛举。会上老校长感慨万
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的激情演讲,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在
居处、在会场,在休息室、在过道上,周围总是围满了敬慕他的
人群。在“七一大厦”门前,他对我们反复表明:你们学生代表的
发言太好了,太动情了,老师们没有像在“一封信”中说的那样好,
我们做得还不够。王校长他老人家总是这样虚怀若谷、豁达不羁,
总是那样柔情似水、如饮甘霖……
       岁月如烟似梦,飘荡在大驼岭上空的歌谣早已远逝,无法回
溯流年往事,不可替换生命轮回,面对老校长的故去,我们怅然、
惊愕、失落,难道说曾经鼎盛的华侨中学一代就这样悄然逝去?
于是突发奇想,应该为哺育过我们的老校长、老师们树立一座历
史丰碑——“师魂碑”。可是建在哪儿?应该建在我们曾经朝夕相
处的校园里。校园在哪儿?在异国他乡,且已早无踪迹……
       仰望星空,凝望视屏,矗立大驼岭之上的百层柳京大厦不正
好是我们心中的“师魂”丰碑吗?顶天立地,直插云霄……
       敬爱的王恒敏校长安息吧!

             平壤中国人高级中学校第六届全体同学   敬挽
                                                                                                  2015.01.15  泣成于北京寓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5-1-16 06: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是啊,王恒敏校长作为原一校之长,德高望重,教书育人,为培养朝鲜华侨学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的奉献和业绩像一座丰碑,平壤中高中全体师生们不会忘记!永远怀念他!在此,也感谢郭麟恭主席、马敏会长等,辛苦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774

回帖

6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
发表于 2015-1-16 14: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的帖子

是的,当年正是平壤中高中的鼎盛时期,记得当时流行的校园歌曲里有“……师生哟,七百余,团结友爱笑呵呵,笑呵呵……自从跨上了千里马,革命干劲冲云霄,冲云霄,……”这样的唱词,记录了当时的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050

回帖

897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74
QQ
发表于 2015-1-16 16: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正是有以王恒敏校长为首的华侨中高中的老师,他们德高望重、勤奋工作,为朝鲜华侨培育出合格学子,迎来学校的鼎盛时期。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不朽功绩!
感谢郭麟恭等同学代表我们敬献花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发表于 2015-1-16 17: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萧辉政) 的帖子

衷心感谢郭麟恭老同学和马敏学姐代表我们平壤中高中全体学子为我们敬爱的老校长送行。也感谢辉政学兄在网上道出了我们大家的共同心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主题

2298

回帖

5611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5611
发表于 2015-1-16 23: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肖輝政》的帖子
      如你所述,王校长对咱们学校所做的貢献,我们都铭记于心,我们所接受的教育,
   不但自身受惠,而且也影响了第=代和第三代,真是功徳无量,得知校长故去的消息,
   同学们之间传递及悼念,就是对校长的敬重和永远的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梁森培) 的帖子

音容宛在影远行,梨花落英谢无痕。曾是平壤中高中的领军人物就这样离开了他所热爱和战斗过的舞台,老校长的骤然离世,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万分悲痛和惋惜。希望老校长的家人顺哀节变,愿老校长一路走好。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赵霖龄) 的帖子

钦佩您惊人的记忆力!我们一起共同经历和享受到了那段鼎盛时期的欢乐和乐趣。我们年级是5个班,您们更是6个班,学校已经饱和,几乎容纳不下了,住在平壤市内的学生不管多远都得走读,无法住校。待到我们要上初三时,不得不将咸北道和两江道的学生拉出去,在清津另立中学。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始终得到王校长和老师们的教育和熏陶,感到十分幸运。老校长的离世无疑给了我们心灵上以重创,是不是那段历史即将翻过去?谢谢您的惠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陈淑美) 的帖子

先哲已过蓬莱阁,德范犹荣启后人。我们十分庆幸能够在王校长和国内派遣来的优秀教师队伍的教育和培养下,得到了高素质的教育和人生历练,正如五届王从渤学姐在秦皇岛聚会上的讲话,在老师们含辛茹苦地培养下,我们的精神境界、我们的学识水平,丝毫不亚于国内同一时代的年轻人,甚至于我们表现得更为痴情。基于此,我们就更加想念和怀念他们,不忘他们的恩泽。谢谢您的惠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6: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于贤淑) 的帖子

春蚕丝尽,蜡烛成灰。王校长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我们,应该怀念他、纪念他。按常规理应为校长和老师们建一座“师魂纪念塔”,可是目前只能是在每个人的心底建立起一座丰碑,他们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我们的成长与他们的谆谆教诲密不可分。风范长存,师魂永在。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6 03:34 , Processed in 0.03865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