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京万象 3】
“斯大林大街”“毛泽东广场”:战斗友谊的双子座
萧 辉 政
平壤市的市区处于大同江流域,滔滔江水依傍牡丹峰从城市中心穿过,城西还有一条普通江蜿蜒流经,于是,大同江和普通江将平壤市划分为三部分:一部为“大同江”以东,称作“东平壤”;另一部为“普通江”以西,称作“西平壤”;而“大同江”以西与“普通江”以东部分则是平壤市的市中心,称之为“本平壤”。 朝鲜在解放初期,为表示对苏军和苏联政府的深厚感情,不仅在牡丹峰南麓兴建了“苏军纪念塔”,而且还将市中心最宽广的街道命名为“斯大林大街”,甚至于苏联大使馆也与朝鲜内阁官邸相毗邻,规模、形状连同围墙两者都非常相似,中间只有一条街道相隔。 “斯大林大街”是一条与大同江并行的大街,是平壤市的通衢、朝鲜的迎宾大道,它的南端是如今的“平壤大剧院”,由此直接拐向“平壤火车站”,这段路现在称之为“荣光大街”。曾几何时,在平壤就学期间经常手持纸扎的花束或国旗,迎送来访的外国领导人及贵宾,其中的1958年10月25日,就曾从斯大林大街迤逦到平壤车站的东北角欢送志愿军杨勇司令员和王平政委的归国将士(此时刚读初中二年),笔者有幸成为欢送“最可爱的人”凯旋归国的二十万平壤群众中的一份子。后来,1963年9月15日刘少奇主席率团访问朝鲜出现在平壤火车站广场那一刻,在下一直跟着检阅的车队,从列队欢迎人墙的外围一直跑步跟随至金日成广场,刘主席、金首相站在第一辆敞篷汽车接受欢迎群众的欢呼和检阅,陈叔通、叶剑英、林枫等国家领导人也同样乘坐敞篷汽车接受平壤市民的热烈欢迎,清楚地记得那时的刘少奇主席站在敞篷汽车上犹如雕塑般地何等伟岸、以及腮边银须飘然的陈叔通副委员长的深邃目光、欢声雷动的迎宾队伍都给人留下了难以泯灭的深刻印象。这次访问是朝鲜党和政府决意从苏联阵营倒戈向我党靠拢的一次重要会晤。此时在下刚读朝鲜大学一年。 现在这条承载着牢固战斗友谊使命的“斯大林大街”业已易名为现今的“胜利大街”,昔日之“斯大林”印记已荡然无存。 “毛泽东广场”则是位于西平壤、毗邻牡丹峰体育场的一个不算很大的广场。牡丹峰体育场因金日成归国首次演讲在此举行,现已被更名为“金日成体育场”。“毛泽东广场”是西平壤的交通枢纽,东面毗邻牡丹峰体育场,西傍平壤最著名的“临床病院”,设施前卫,医术高超,当年曾屡次到这里投医问药,如今已改称“平壤第一医院”了。广场南侧靠近普通江桥有后期建成的朝鲜最大的“杂技剧院”。广场北缘有一隆起的丘陵,后来于此建立了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友谊塔”,之后“毛泽东广场”的名字不再响亮。友谊塔附近还有蜚声海内外的“朝鲜华侨联合会中央委员会”的驻地。沿北去的大道不远处就能看到“中国驻朝鲜大使馆”馆邸,馆舍及围墙均以我国珍贵的琉璃瓦敷顶,典雅而壮观,在充满苏式建筑风格的平壤,别具一格,引人瞩目。其旁还有一个规模要小许多的外交馆舍,那是越南驻朝大使馆。使馆区对面则是一所电影院——“战胜电影院”,恕未忘记,中学读书时节经常列队光顾此处观看中国出品的故事影片,以期加深心目中对祖国的印象和艺术上的熏陶。 朝鲜的重大节日里都要举行隆重庆祝活动和盛大游行,在平壤读书的几年深有领会、司空见惯。每次的集会一般都是在“毛泽东广场”先行集结,再向金日成广场进发。 记得刚入学时的1957年(那时我校从初一到高三刚刚第一次满编),为参加庆祝游行上级要求平壤华侨组织一个方队,并责令华侨中学组织腰鼓队。当时一年级新生五个班级二百多人全招为腰鼓队员,一时间校园里鼙鼓阵鸣、红绸翻飞,在学校文艺部于美华、张传芝(高我们两届的学姐)的具体指导与耐心传授下,很快地掌握了动作要领。游行之前依惯例腰鼓队先到毛泽东广场集结,与华侨方队融合一起,随着游行大部队沿牡丹峰下的坡道向金日成广场开拔。坡道最高处当时还没有建“千里马铜像”,坡顶路旁有两处官邸令人瞩目,一是朝鲜女性同盟中央朴正爱委员长的住宅,另一处为朝鲜文学艺术同盟韩雪野委员长的私邸。从这里正式进入市中心,腰鼓队一路上并未停歇,来到金日成广场就更卖力气,这是平生首次以腰鼓队游行的方式经过庄重的金日成广场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平壤的建设日新月异,如今这里又矗立起来了雄伟的“凯旋门”,昔日之“毛泽东广场”风光不再,就此遁入历史,销声匿迹了。 2018年01月22日
作于北京·泛海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