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2|回复: 4

记忆深处的摇车(转载)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295

回帖

3972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972
发表于 2025-6-17 18:34: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忆深处的摇车

文/摄影 杨春生

昨日,老屯的表姐打来电话,难掩欣喜地告知我,她的儿子喜得麟儿,今日要在老屯摆孙子满月宴,热情邀我赴宴。添丁进口乃家族幸事,自是同喜同贺,我欣然应允。
   次日清晨,我驾车自省城出发。高速路上疾驰两时有余,下了高速,转入乡间林荫柏油路。初秋的阳光倾泻而下,远处草甸深处,红瓦房脊层层叠叠,恰似鱼鳞般在光影中闪烁。故园风物,桑梓情怀,车窗外的一草一木,都悄然勾起我心底绵长悠远的回忆。
    正午时分,我抵达表姐家。将车停在院门口,抬眼望去,庭院幽深静谧,唯有裹挟着落叶的秋风,轻轻扫过蜿蜒的甬道。海棠树影婆娑,枝叶间,隐约飘来轻柔的摇篮曲。那歌声似一缕温柔的春风,瞬间在我心间漾起暖意。我放轻脚步,悄悄推开半掩的房门,又屏息撩起东屋门帘,倚着门框,静静凝望表姐的背影。
   只见表姐正轻声哼着摇篮曲,双手轻轻拨动着摇车。船型的摇车悬于檩下,悠悠晃动,发出“吱吱扭扭”的声响,宛如海浪轻吻沙滩,又如铜链微微震颤,在静谧的小屋中,更添几分安宁与祥和。摇车里的小宝贝,胖乎乎的模样,好似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正香甜酣睡,鼻翼轻轻翕动。
    目光不经意间,落在那辆摇车上。赭色的车身,油漆斑驳陆离,黯淡的光泽里藏着岁月的痕迹;两侧荷叶状的铜饰却依旧油光锃亮,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悠悠往事。这古老的摇车,瞬间唤醒了我尘封多年的记忆,往事如画卷般在眼前缓缓铺陈开来……
   母亲育有我们兄妹三人,我作为家中长子,底下还有弟弟和妹妹。依着关东乡俗,女儿出嫁生子,姥姥会送上摇车。“养活孩子吊起来”,此乃关东三怪之一。婴儿安睡时,便要躺在这用绳索悬吊在空中的摇车里。
    恍惚间,儿时的画面愈发清晰:母亲一边温柔地推着摇车,一边哼唱着满含母爱的童谣:“月儿明,风儿静,树儿遮窗棂,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声……”母亲的嗓音圆润婉转,童谣韵味悠长。我躺在摇车里,听着这动人的歌声,伴着摇车轻柔的吱呀声,渐渐坠入甜美的梦乡。那歌声与摇车声交织,让小屋充满生机,温馨满溢,而我的心,也沉醉在这无比美好的时光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2321

回帖

522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25-6-19 23: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主贤一转发的杨春生的文章《记忆深处的摇车》
春生的这篇文章很有生活气息,写出了东北的一大怪。
  有句俗话不是说东北有三大怪吗:公公穿错了媳妇的鞋;窗户纸糊在外;生个孩子吊起来。
  我的三个孩子都享受到了这个待遇。记得摇车是同事送给的。在当时的条件下,帮了不少。孩子放到摇车里,摇一摇,一会就睡着了。
  现在条件好了,摇车也不再用了,成为过去时了,但记忆是美好的。
  谢谢春生的文章,谢谢贤一的转发。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295

回帖

3972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972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8:3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宛如一幅细腻动人的民俗画卷,字里行间流淌着浓厚的乡土温情与深沉的记忆乡愁。作者以表姐孙子满月席为契机,踏上归乡之路,巧妙地将沿途的风景与内心的情感交织,让“近乡之情”跃然纸上 ,为全文奠定了温暖怀旧的基调。
    文中对摇车的描写堪称精妙,“赭色摇车油漆斑驳,泛着黯淡的光泽,摇车两边镶嵌着荷叶铜饰油光锃亮”,短短几句,通过色彩与质感的对比,赋予摇车以岁月的厚重感,使其成为承载时光记忆的独特符号。而摇车摆动时“吱吱扭扭”的声响,被作者想象成“海浪拍打沙滩”“抖动铜链”,充满诗意的比喻,瞬间将读者带入静谧温馨的氛围之中。
    母亲哼唱的童谣更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月儿明,风儿静,树儿遮窗棂,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声……”,质朴的词句饱含母爱,与摇车的吱呀声相互交融,勾勒出一幅温馨美好的儿时画面,唤起读者内心深处对亲情、对童年的温暖回忆,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作者以摇车为线索,将乡土风俗、童年记忆与血脉亲情紧密串联,既展现了关东独特的民俗文化,又深情诉说着家族的传承与延续,文字如潺潺溪流,温柔而绵长,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与真挚动人的情感力量。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发表于 2025-6-18 11:0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杨春生发表在《海内与海外》杂志上的这篇文章,经贤一转载到咱们网上,并以肺腑之言附帖表明心声,的确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我反复阅读这篇文章和回复,觉得自己仿佛已经走入文中,陶醉在对乡情,童年和母爱的无限美好回忆之中,流连忘返。
春生经过自己多年的艰苦奋斗,赢得了多次在报刋和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机会,可喜可贺!
这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我们广大朝鲜归侨的光荣。
谢谢春生的文章,谢谢贤一的转发。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050

回帖

897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74
QQ
发表于 2025-6-19 15:2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主贤一弟的帖子
归侨作家春生老师的文章,读了确实有种不知不觉中带入文中境界,去分享文中描述的故乡情、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中,不愧是各大刋物纷纷登载的文章,归侨中有春生老师写作能力强作家点赞,是归侨的骄傲!
希望春生老师的文章和图片在我们华侨网上经常看到,让大家分享快乐!
谢谢春生老师的文章!
谢谢贤一弟的转发和说明的帖子,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6 02:06 , Processed in 0.04284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