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0|回复: 2

老井,那清澈甘甜的水(转载)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295

回帖

3972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972
发表于 2025-6-25 11:0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井,那清澈甘甜的水

杨春生

草甸深处,一棵老榆树虬枝如盖。树下,一口老井静默守望,七八十栋土坯房以它为圆心,呈放射状铺展,勾勒出古朴村落的轮廓。听屯里老人讲,解放前,几户从山东逃荒而来的人家在此落脚,挖下这口三丈多深的水井。岁月悠悠,如今它已走过百年春秋。井沿与井壁由大青石砌成,经年累月被井水浸润,青石变得圆润腻滑。缝隙间,纤细的绿茵茵苔藓悄然生长,为老井添了一抹生机。井水清澈透明,宛如一面明镜,将太阳的炽热、月亮的温柔、蓝天的澄澈、云朵的飘逸一一映照其中。冬来,井水暖意微漾,在凛冽寒风中给予人们别样慰藉;夏至,清冽水汽袅袅升腾,驱散暑热,带来丝丝清凉。

井沿,是村里人的情感纽带。在这里,乡亲们相遇相知,家长里短、喜乐哀愁,在四季更迭中交织成一段段难忘的乡情故事。挑水,不只是体力劳动,更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责任。扁担吱呀,辘轳哗啦,与鸡鸣犬吠相融,奏响欢快的乡村乐章。人们还会在水井轱辘头或支架贴上“泉水兴旺”“青龙大吉”的红贴,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俗话说“井淘三遍吃甜水”,淘井既能清除杂质,让井水愈发澄澈,又能加固井身,延续老井的生命。井水经层层沙石岩层过滤,纯净如泉,从未干涸,恰似一条永不枯竭的小河,滋养着代代村民。

三三两两的大姑娘小媳妇,轻施淡妆,来到老榆树下浣衣。光洁圆润的青石上,棒槌起落,歌声笑语与辘轳转动声、棒槌敲击声交织。洗净的衣裳搭在榆树枝杈间,微风拂过,衣袂飘飘,花朵图案更显缤纷,芬芳四溢。这幅村姑浣纱图,为村屯增添了无尽风韵。看着眼前的景象,我不禁想起王昌龄笔下“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的浣纱女。而家乡老井边的姑娘们,饮着这清澈甘甜的井水,更显灵秀动人。

冬日,挑水时洒在井沿的水结成小山般的冰堆。我家离井沿近,站在门口就能望见井口的辘轳。兰兰家与我家相隔两栋房,每到这时,我常倚门凝望。见她小心翼翼走向结冰的井台,吃力地摇动滞重的辘轳,艰难地将装满水的柳罐提上井沿、倒入水桶,再颤巍巍地挑着水桶离开,我心中满是怜惜。此后,我总会算准时间,佯装偶遇,实则抢先帮她打水。我的动作娴熟流畅,兰兰会感激地瞥我一眼,脸颊泛起娇羞红晕。就这样,老井的水灌溉着爱情的种子,五年后,兰兰成了我的妻。同事好奇我们的姻缘,我总会骄傲地说:“水为媒!”

难忘那个为出远门拉化肥而半夜挑水的夜晚。高中毕业回乡劳动的我,在队长安排下,要赶早随马车去县里。夜半时分,草甸星空璀璨,繁星如永不凋零的花朵簇拥着明月。月光如水,洒在静谧沉睡的小屯。我挑着水桶来到井沿,俯身望去,明月在井水间闪烁。因无人打水,井水充盈,从井底、井壁缝隙汩汩上冒,泛起层层涟漪。柳罐坠入水中,“扑通”一声,水花四溅,井底光斑闪烁,柳罐咕嘟咕嘟地喝饱了水。我缓缓摇起辘轳,盛满水的水桶随着步伐晃动,扁担吱呀作响。不经意间,我发现一轮明月在桶中跳跃,它照亮了归途,也照亮了我的心与未来之路。

离开老屯后,异乡偶遇相似的老井,那熟悉的辘轳声总会勾起思乡之情。四十年后重返故土,一切已物是人非。合村并镇,村民迁走,老屯变得空寂颓唐。唯有老榆树依旧挺拔,老井还在。摇摇欲坠的辘轳架、斑驳的辘轳头,诉说着岁月沧桑。井口被木板胡乱封住,透过缝隙望去,井壁青石摇摇欲坠,苔藓干枯,井底仅存薄薄一层水,似垂泪作别。我坐在井沿青石上,抚去尘土,青石依旧光滑如昔,恍惚间,仿佛又看到当年浣衣的姑娘,听到那熟悉的声响,感受到井水的清凉。

水,生命之源,它铭记着这里的一切。即便老井不再喷涌,那清澈甘甜的井水,仍在泥土深处流淌,伴随着我的足音,奔向远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295

回帖

3972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972
 楼主| 发表于 2025-6-25 17:01: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乡村画卷,以细腻笔触与真挚情感,勾勒出老井承载的岁月记忆与乡土情怀,令人动容。作者对老井的描写极具画面感,从百年历史的沧桑底蕴,到井壁青石、苔藓、澄澈井水的细致刻画,再到冬暖夏凉的独特质感,将老井的形与魂生动展现,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触摸到那温润的井壁,品尝到清冽的井水。
    文中叙事抒情自然交融。挑水劳作、村姑浣纱、月下汲水等场景,既充满生活气息,又饱含诗意。尤其是“水为媒”的爱情故事,以老井为纽带,将青涩情愫与甜蜜姻缘娓娓道来,质朴中透着浪漫,让人为之倾心。而文章结尾对故地重游的描写,今昔对比强烈,老井的破败与往昔的热闹形成巨大反差,那份对故土变迁的怅惘、对老井的眷恋,如涓涓细流,缓缓流入读者心间,引发深深共鸣 ,堪称一篇充满乡土温度与人文情怀的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050

回帖

897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74
QQ
发表于 2025-6-30 15:3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主贤一弟的帖子
老井,为这里的人们带来欢乐,带来美好时光,带来爱情,多少年后再回到这里,依然是满满回忆,难以忘记!
愿这美好时光的记忆永远铭记在向往幸福生活的人们心中!
谢谢您的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6 03:27 , Processed in 0.0399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