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33|回复: 12

扎根延边 乐育英才(2)

[复制链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3-4-14 06: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扎根延边 乐育英才(2)

                                                                             慕德政

       1953年3月,我回到国内,在大连读书。当时从海外回国升学的侨生非常多,仅在旅大,就有三所中学接纳了200多名侨生,大多数是东南亚的华侨;朝侨生不多,只有五六个。我在旅顺中学读到了高中毕业,   其间还转入了朝鲜团的关系。1956年,我顺利地考上东北师大物理系。在那里,我认识了后来的爱人王发美,与她建立了恋爱关系。
       朝鲜族学生汉语很差,而我汉语也讲不好,于是,我干脆就用朝鲜语讲课,结果大受学生欢迎。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然而好景不长,1966年,“文革”开始。我被关在学校办公室里,不许回家吃饭。这一关,就是7个月。
       当时是工宣队、军宣队掌握学校的大权。他们审问我:“你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到外国去?”我回答:“我也不愿意去,但我在那里出生,没有办法。”他们不懂侨史。
      1969年发生珍宝岛事件后,我被送往山上采石场采石料,以供砌防空洞之用。
      1972年,延边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第二年,学校让我出来给他们授课。上午上课时间,我上台讲课,教物理和数学;下午和晚上,则下厂接受审查和教育。
       政治待遇上,就更不必多说了。我很早就在朝鲜新义州入了团,1954年在旅顺转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但无论团龄多少,就是迟迟不能入党。主要原因,一个是海外关系,一个是家庭成分。前者无法调查;但对于后者,专案组还真跑到我的老家调查去了。一查才知道,我们家的成分是中农(后来还改为下中农),是党的依靠对象。
       1976年,“文革”终于结束了。1978年9月至1980年9月,我被学校派到北大物理系理论物理进修班深造,还当了助教。在此期间,我数次给延大朴奎灿校长和李羲一书记写信,建议加大学校走出去的力度,不仅要向国内兄弟院校学习,还要寻找机会设法联络国外大学,以学习他们成功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表示,自己愿意利用本人“归国华侨”的身份和“海外关系”,为学校的发展做些贡献。
       回到延边大学物理系后,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理论物理(高能物理)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中,成为业务骨干。1985年、1986年,我和我爱人王发美先后入了党,后来还都当上支部书记了。这是党对我的信任,我也由此增加了一份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此更加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了。据说现在有人提出要退党,退什么党呀!我不能理解。
       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中,我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赵光达教授处获悉,美国东部地区的布朗大学物理系美籍教授姜庆植先生一家曾在中国居住过,现正设法寻找其失散的亲属。我主动联系姜教授,设法为他寻找到了亲人,并邀约他于1987年7月到延大和中国各地访问、游览,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就在这次陪同姜教授访问途中,我向他提出能否在延边召开一次理论物理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想法,得到姜教授的积极响应。那时候,东北地区还没有举办过此一领域的类似会议,因此也得到学校的支持。经中美双方反复沟通、长期酝酿,会议定在1989年暑假召开,地点为延边,筹备工作由中方负责,经费由美方提供,规模为100人左右。
       然而,筹备工作的艰辛,却是我始料不及的。因为当时通讯不便,双方的联络多用信函,因此时间较长;即使有急事要用我校唯一的一部可打国外长途的电话机,那也要费上几个小时才能接通。有时,我们只好在晚上去市内州侨联办公室通电话。当时送出一份资料要用电传机(Telex),我们学校那时候还没有这种设备,便只好去市内的外贸公司求助。
       1988年9月,我赴美国依阿华大学参加粒子物理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去布朗大学访问,与姜教授讨论了即将在延边大学召开的会议的详细情况和具体安排,并起草了协议。会议日期定在1989年暑期(后因“六四风波”延期到第二年7月召开),会议筹备工作遂正式启动。
       可是,困难接踵而来。这下不是硬件上的问题了,而是学校有关领导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举办学术会议的申请报告写好送到学校后,校科研处很快通过了,并表示会全力支持会议的召开。但负责理科的领导却以我们学校的理论物理研究的水平、能力有限为由,担心开不好这样的国际会议,不同意在我校举办。针对领导的担心,我们拟订了应对措施:邀请国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出席大会并做专题报告,借以提高中方学者的知名度;组织我系的教师和研究生刻苦钻研业务,并撰写论文总结我们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这些措施得到校一把手朴文一校长的首肯,他最终批准了报告。此后,我们把申请报告呈送到吉林省科委,经省政府有关领导审查批准后报到北京。最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下发“国科外审字075号文件”的批件,同意在延吉举办“理论物理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拿到批件后,我们即刻通知美方负责筹措资金并通知参加会议的国外学者。
       一个困难克服了,另一个障碍又冒了出来。按照协议,姜庆植教授将国外参会学者名单传真过来后,便由我们根据名单发出邀请函,以便办理来华签证。可是,当时中韩尚未建交,持大韩民国护照的学者来华遇到了困难。即使他们能从香港入境,但因当时我们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韩国人不让进入东北、特别是延边。另外,参加会议的人员中还有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学者,鉴于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对立关系,两国学者相遇时会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给会议顺利开幕带来麻烦,我们也没有把握。为此,我们请示省外办并向外交部亚洲司汇报,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并作了具体的指示:持韩国护照的学者及夫人可经香港,在中国外交部驻港办事处签证入境后进入延边;为了避免朝鲜方面的误解,会议期间参会者佩戴的名签上只写学校名而不标国名;会议的召开不做宣传,不在各种媒体上报导。我们严格地按照上级指示办,终使这些麻烦和顾虑得以顺利解决。在其后的会议中,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相反,还起到增进朝韩双方学者相互了解的好效果。第一次来华的韩国学者,对于我国外交部驻港办事处为其提供签证便利,尤为感激。
       现在看来,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于我校理论物理的专业建设之成效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学校的物理系在全国排名中上,理论物理专业是全国第一批硕士点,研究生的课程是我最先开的。现在,延边大学已经是全国第一批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的博士生也正在培养之中。
       因为专业的关系,我有幸结识了许多国际著名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等。杨振宁是我们学校的客座教授,曾经应邀来校访问过两次;但李政道没有来过。我们欢迎他光临延边,这里的各族人民定会给他留下美好记忆。
       延吉是个中小城市,地处祖国边陲,各方面条件并不是太理想。“四人帮”倒台后,国家允许我们调到内地条件较好的地区,山东、安徽的大学和华大、暨大都曾要调我过去工作,有几次机会可以离开延边的,但我最终都没有离开。一是习惯了。从朝鲜半岛回来多年,语言、生活习俗及人际关系都通,已经适应了这边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领导不让走。人大领导找我谈话,说:“别人可以走,但你不能走,你跟我们是一样的。”那时候我还是副教授兼延边州侨联主席,组织上就打算让我做专职的侨办主任兼侨联主席,我谢绝了。多年来,我一直是这里的州人大代表、州人大民族外事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78—1990年)。九几年的时候,我还得过全国侨联颁发的“爱国奉献先进个人”奖项呢!组织上信任我,还给了我许多荣誉,这对我无疑是莫大的欣慰和鞭策。
       最让我难忘的,是我曾有幸获得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1992年的一天,江泽民视察延边大学。当时我正在上课,忽接学校通知,让中午下课后到化学楼会议室去一趟。到那一看,齐刷刷来了七八个教授,才知道要跟江总书记见面,大家都很兴奋。江总书记到校看了实验室后,便过来跟我们握手、问话。我说,我是归国华侨,从朝鲜回来的,已经在这里工作几十年了。后来,新华社记者还给我寄来了江总书记和我握手的照片。(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06: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慕德政教授回忆,体会深刻,他作为朝鲜华侨中的佼佼者,在他身上不仅体现了人格的魅力,而且体现了学识的魅力、崇高的思想品德和人生的价值,感谢他为朝鲜华侨所做出的贡献和所赢得的殊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1240

回帖

18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5
发表于 2013-4-14 07: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德政老教授是朝鲜华侨的骄傲,给朝鲜归侨增添了自豪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08: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志德兄贴:希望朝鲜华侨英雄辈出,多多涌现出慕德政教授这样有影响力的杰出人物!谢谢您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295

回帖

3972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972
发表于 2013-4-14 09: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荣辱与共,特殊年代造就了特殊人才。上个世纪80年代的干部,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050

回帖

897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74
QQ
发表于 2013-4-14 11: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读了慕老师的回忆录,体会深刻。深深感受到他全心全意为工作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风格。向慕老师致敬!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616

回帖

5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58
发表于 2013-4-14 13: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慕德政教授是华侨的佼佼者,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最崇敬的学习榜样。 [s:143]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3046

回帖

7002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002
发表于 2013-4-14 20: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德政教授是延边州侨联的创始人,长期兼任州侨联主席,现任名誉主席。学识渊博,品格高尚。他几十年如一日,和王发美老师一道,不仅在本职工作中业绩突出,而且默默为朝鲜华侨和归侨做出了重大贡献。
       慕德政教授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20: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贤一弟贴:谢谢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2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淑美大姐贴:谢谢您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6 02:36 , Processed in 0.0460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