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市有20万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和近10万归侨侨眷。威海市通过强组织、建机制、搭平台、出政策、优服务,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努力把威海建设成为广大侨胞“感情的故乡、生活的故乡和事业发展的故乡”。 一、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坚持用心用情服务,使广大侨胞情感上贴心 (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使侨胞有“家”可依。威海市县级以上都配有专门侨务机构和人员,镇(街)成立了侨务工作领导小组,本着“哪里有归侨侨眷,哪里就有侨务组织”的原则,在归侨侨眷20户以上村(居)全部成立侨务工作小组,配备一名组长和两名组员,各村(居)都有一支由侨务小组成员、归侨侨眷参与的社区侨务志愿者队伍,每市(县)区的侨界志愿者超3000人,形成了城乡统筹、条块结合、多元开放的侨务组织网络,延伸了侨务组织的工作手臂,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影响力。全市建起了30个社区侨务工作示范点,每个点都设立了“侨之家”。同时,树立“大侨务”理念,健全了侨务部门与有关职能部门、涉侨部门、群团单位通力合作的横向工作网络,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工作的网络体系,使广大侨胞有“家”可依。 (二)坚持开展特色活动,使侨胞心有所归。多年来,以开展特色活动为载体,用真心关爱侨胞,用真情温暖侨胞,用真诚感动侨胞,用真爱感化侨胞。建立困难归侨侨眷档案,实施动态跟踪,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坚持开展重大节日“访侨户,送温暖”活动,每年走访慰问困难归侨侨眷300余户,送慰问品价值30多万元。适时开展“暖侨行动”,针对金融危机给侨资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冲击,筛选50多家侨资企业作为联系点,帮助他们破解难题,服务侨企发展壮大。坚持开展“情暖侨心—关爱空巢家庭”活动,设立关爱基金,组织志愿者与特困空巢及残障归侨侨眷结成“手拉手、侨帮侨”帮扶对子,每年为33名空巢及残障归侨侨眷送去资助金10万多元。 (三)搭建联谊平台,使侨胞情有所寄。注重加强对高科技专业社团及重点人士的联络工作。成立由海外高层次人才和著名侨商、侨领组成的海外交流协会,由60名海归博士组成的留学人员联谊会等联谊平台,指导他们定期开展活动,使协会、联谊会成为他们“精神的家园”,能够彼此相互激励,分享成功经验,坚定回国创业信心,在精神上不孤独,在感情上有寄托。 二、建立健全服务联动机制,切实维护侨胞权益,使广大侨胞生活上安心 (一)建立部门联动机制,落实惠侨安侨政策。建立侨办、人社、财政、民政等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政策落实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认真落实农村无退休待遇归侨生活补助政策,各级财政每年为全市900多名农村无退休待遇归侨发放生活补助170多万元;二是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归侨侨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因病因灾致贫的归侨侨眷得到全面救助;三是采取资金扶持、项目引导、以侨帮侨等措施,帮助困难归侨创业就业、脱贫致富。近几年,通过开展“万侨助万村”活动,侨界资助1100万元扶持64个村庄,改变村容村貌,先后帮扶归侨侨眷500余户脱贫致富,帮助200多名下岗归侨侨眷实现再就业。 (二)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做好侨务信访工作。以群众工作统揽侨务信访工作,建立村(居)、镇(办)及侨务、信访部门联动机制,从源头化解涉侨信访。按国家法律法规和《信访条例》妥善处理好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来信来访。坚持信访“首问责任制”、“有理推定”原则和信访“定期回访”制度。多年来,全市没有发生一起侨界集体上访和重大涉外信访事件。国务院侨办两次授予威海市侨办“全国侨务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威海侨办被评为“全国侨务信访工作示范单位”。 (三)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维护侨胞合法权益。全市各级政府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侨办、法制办、工商、税务、海关等职能部门参加的维护侨胞投资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侨商反映和投诉的问题;成立侨胞权益维护中心,向社会公布维权中心服务电话,实施全天候服务;成立归侨侨眷法律援助中心,聘请知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专门负责为归侨侨眷和华商投资、侨资侨属企业提供侨务政策、法律和法规咨询服务,切实维护侨胞合法权益。 三、出台政策,搭建平台,优化服务,使广大侨胞事业上顺心 (一)出台政策凝聚侨智。威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外人才工作,制订了一系列适合海外人才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出台了《威海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威海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等政策规定,对来威创业的优秀留学人员给予5—100万元的资金支持,提供不低于80平方米的生活住房,优惠提供办公场所及厂房。定居的留学创业人员子女入学、入托、家属就业等优先安排;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各类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留学人员创业项目。2007年以来,全市引进华人专家56位,海归博士63位。通过引智申请发明专利200余项,获得授权50余项,填补国内空白10余项,每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2亿多元。 (二)搭建平台促侨创业。搭建“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外学人高科技创新园”、“旅美专家威海创业园”等多个海外华侨华人创业平台。威海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先后投入资金5.2亿元建设和完善园区设施,建成近17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场地,4000平方米的专家科技公寓,建成51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为留学人员提供了高标准的办公和生活条件。争取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威海海外学人高科技创新园博士后工作站”,成为全国第一家在留学人员园区内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三角集团、曲轴集团2个留学人员合作企业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批准威高集团、成山橡胶、北洋电器、宏安集团、泰祥集团五家企业为博士后科研企业,并制定了配套管理办法,进一步增强了对海外留学人员的吸引力。 (三)优化环境助侨发展。一是优化服务环境。为侨商从洽谈项目、选址、立项、手续办理到侨商家属就业、子女上学提供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并实施常态化跟踪服务,及时了解掌握侨商生产经营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助推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强化资金支持。支持、引导侨资企业和归侨侨眷参与“创业威海、富民行动”,为其创业贷款提供财政贴息,贴息总额最高为100万元;对海外高层次人才从事符合本市重点发展领域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给予50万元至200万元的启动资金,帮扶其创业、成长,发展壮大。
(根据2013年12月27日 《侨务工作研究》资讯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