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79|回复: 4

朝鲜华侨五十年(一)

[复制链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发表于 2014-7-5 04: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朝鲜华侨爱国、勤劳、朴实,在历史的长河里,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在一个特殊的生活环境里,历经风风雨雨,走过了一条创业、发展、繁荣到全面衰落的不寻常之路。辩证地看目前的现状,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几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群体要发展,就要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开拓进取,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
       有“朝鲜华侨网”这个平台,本人将陆续发表此文,与大家切磋交流,以表达对这个群体的敬仰和期待。

                                                                 脆弱的经济基础

      
       中朝两国一衣带水、山相连,为国人移居海外创造了便利条件。时值国内动乱、天灾人祸,迫使大批山东人为了谋取生存流落朝鲜,因而朝鲜华侨多为山东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境内有华侨约8万人,其中北半部有144351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北半部华侨人口约2万人,大多集中于平壤地区、咸镜北道、平安北道、平安南道等地,大部分居住在市区、城郊,少数人居住在偏远山区。旅居在朝鲜华侨保持了中华民族“勤俭持家、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靠自己双手打拼闯天下创造财富,求得与生存。鉴于朝鲜华侨的人员成份构成,职业多以园田务农为主,这些人占华侨总人数的70%左右。职员、企业工人、个体经营者占极少数。
      
       朝鲜解放以后是奉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1945年“8.15”解放,1946年实行了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无偿地分给农民耕种。1947年随着朝鲜土地改革形势的发展,在各级华联会的组织实施下,在华侨农民中也进行了土地改革,将华侨园主的土地分给华侨农户耕种,土地改革调动了广大华侨农户的积极性,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有了好的收成,使得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1957年朝鲜华侨响应朝鲜政府关于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号召,在朝鲜境内组建了114个华侨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均由华侨担任。华侨农户组建合作社,以种植园田农作物为主导,体现了华侨园田经济的优势,华侨农户踊跃入社,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增强了经济实力,农业生产也连年获得了较好的收成。1958年朝鲜政府深化社会主义改造步伐,决定组建农业协同组合。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境内114个华侨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朝鲜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融为一体,组成农业协同组合,朝鲜各地许多原华侨合作社成为朝鲜农业协同组合的一个作业班,以种植园田蔬菜为主业,主导朝鲜境内的蔬菜市场。
     
       解放初期,朝鲜的工业经济不发达、实力也不雄厚。由于华侨中文化层次的差异,加之入朝前大多为生活所迫的农民,因此,华侨中务工人员不多,且多为手工业者,经营店铺、作坊、小型铸造厂、玻璃制造、粉条加工等等,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也很薄弱,经济总量不占比重。朝鲜华侨中只有少数人在煤矿、铁路、机械厂、纺织厂、印刷厂等企业单位工作。1955年朝鲜对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华侨个体业者也组成了各类生产合作社、协同组合经济实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1958年随着朝鲜社会主义改造的不断深入,这些合作社、协同组合形式的华侨企业全部被转入朝鲜国营企业,原业者均成为朝鲜企业的职工。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加之政策制度上的约束,华侨商人大多经营小型餐饮及商品零售业,而且规模很小,不成“气候”。1958年随着朝鲜合作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华侨私营业者全部转入国营单位,成为朝鲜商业部门的一员工。
      
       经济基础决定一个群体的兴旺发达,鉴于居住地国情及社会制度的制约,朝鲜华侨经济基础和实力都比较薄弱。1958年朝鲜对各类私营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后,“暂露头脚”的华侨经济受到冲击,各类华侨企业全部被实行国有化,原私营业者成为朝鲜国营企业的员工,华侨已无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这也是朝鲜华侨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华侨经济状况的一大特色。六十年代初期“华侨入籍”事件,加速了华侨生存的艰难,没入籍的华侨不允许在朝鲜的机关和企业单位工作,处处受到排斥,这也是许多华侨要求回国的重要因素。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国情,决定了朝鲜华侨的命运,大家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同甘苦、共患难”,共享社会主义“幸福生活”,使一个本不强势的群体,拉大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侨胞的差距,五、六十年代曾两度沦为“难侨”,这些事实大家有目共睹。
   
         (参考资料:杨昭全、孙玉梅著《朝鲜华侨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1453

回帖

8313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8313
发表于 2014-7-5 1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近五十年的朝鲜华侨史是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确立国体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朝鲜华侨经济地位的变化,我们曾是侨居那里的一代侨民,对于那个国家、那个民族我们都身历其境,感同身受,毋庸置喙,也只能说站在人家屋檐下,不可能去顶天立地,在韩国也是一样。华侨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国际政治环境的大气候,受制于侨居国的国情和法规,而且当国家之间产生摩擦,则华侨的命运可想而知。现在很多人纷纷移民国外,这是我等之流所难以理解的。谢您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050

回帖

897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74
QQ
发表于 2014-7-5 16: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楼主(梁森培) 的帖子

朝鲜华侨在几个时间点上,命运都有所改变。如:1945年的"8.15"、1950年朝鲜战爭、1955年对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等等。您陆续发表此文,对大家了解华侨史有很大帮助。谢谢!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s: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05: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萧辉政) 的帖子

是啊,一国侨民,往往是两国之间和国际环境动荡的受害者,这也是无奈的。谢谢您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9

主题

5184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114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05: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陈淑美) 的帖子

朝鲜华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遭遇的不公待遇是难以理解的,这可能是时局所造成的恶果。谢谢大姐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6 02:35 , Processed in 0.0414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