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记抗美援朝教师在朝鲜支教华侨教育事迹》转载(一)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295

回帖

3970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970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记抗美援朝教师在朝鲜支教华侨教育事迹

杨春生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展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为保卫朝鲜人民的革命成果,保卫中国的安全和支援朝鲜做出了极大牺牲,中朝人民十分珍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深厚的战斗友谊。因此华侨教育事业得到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大力支持,并给予华侨学校超出同等朝鲜学校的优厚待遇。在朝鲜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毁于战火之中的各级华侨学校恢复起来,新建和恢复53所华侨小学,4所中学即:平壤中国人中学,咸镜北道清津中国人中学、慈江道江界中国人中学、平安北道新义州中国人中学。4所中学教职员工约180人,在校生约1300人。1955年8月,在平壤中国人中学,教育基础上,把平壤中国人中学升格为平壤中国人高级中学,成立了平壤中国人高级中学,(简称:高级中学)高级中学成为北朝鲜唯一一所华侨教育的最高学府,朝鲜华侨教育的摇篮。二由于中小学日益增多,师资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祖国没有忘记朝鲜华侨子女求学愿望,祖国数次分批次选派30优秀师范毕业生,大学生以及优秀初中,高中教师,(俗称抗美援朝教师,以下简称:援朝教师)赴朝鲜到华侨学校任教。除少数援朝教师派往朝鲜道、郡、市华侨学校任教外,大多数安排在平壤中国人高级中学任教。其中崔承志、邹乃慎、王建智、王恒敏先后任平壤中国人高级中学校长,卢振琪派往咸镜北道清津市,组建了清津中国人中学校并任该校校长,张启昌派往平安北道新义州市,组建了新义州中国人中学校并任该校校长。这一时期华侨教育事业发展如此之快,与援朝教师和华侨教师的辛勤努力分不开。援朝教师为朝鲜华侨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为朝鲜华侨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援朝教师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展现出了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们克服战后资源匮乏,条件艰苦等种种困难,发扬团结奋进,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精神,取得了辉煌成绩,为朝鲜华侨教事业可持续发展做了很多打基础利长远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朝鲜华侨网上联谊会

GMT+8, 2025-8-25 04:12 , Processed in 0.0361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